
书中这样主角本身没有错,叶藏也只是没学会接受宽容、融入和自洽这一切,无法与他们一般同流合污,最终在不断来回的内心折磨拉扯中,扭曲了自我。我们能从这本书里面看到的,应该是意识到自己是这样的,或者世界上确实有很多人是这样的,不是就我们敏感。觉知之后才能去改变。大多数说这本书不好的,都是些无法理解叶藏这类人群的人,也不指望他们懂。因为确实有人一辈子都是看不穿面具背后的。
就像心理学一样,很多心理学研究者,看一些人的习惯和微表情动作,再简单闲聊一下,都知道这个人可能有什么样的性格,大概是个什么样的人,甚至知道他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这些,就像是理智学者版的叶藏,但被观察者,大多不会承认自己内心潜在的龌龊,因为那样的潜意识,还不需要在脑海里生成具象思维,就已经让你做出选择了。这又是扯到话题之外了,但确实是这样。
就像有些家暴、虐待行为者,他们都会有很多共同特征,但是你去问他们,很多时候根本不是理智驱使他们的行为,所以他们总会在理智的时候会告诉你,他们不会那样做。上面是大概说一下,确实存在叶藏世界里,眼里,看到的那些人。而大多不理解的,觉得叶藏恶意满满的,大多是比较不敏感的。虽然很不想提“钝感力”(这个是渡边淳一提的概念,但书不太好),但确实这个是个好东西。人活得太透彻,不好。
时常感慨,难得糊涂。我也曾经是这样敏感又看透别人的人,无法自洽的时候,真的相当难受,但是我逐渐学会跟世界和解,也学会跟自己和解,自洽,培养自己的钝感,看破不说破,也不去纠结,对不该悲天悯人的部分放开,放过自己,难得糊涂。曾经我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不会拒绝,很好相处,就是怕以为拒绝了对方,而心生嫌隙,即使很不愿意也不会当面拒绝,就好比跟人吵架一样,不论孰是孰非,最后都是自己心里难受的要死!
正视另外一个并不完美的自己,没什么可怕的!拥有正确三观,对世俗保持敬畏的主体人格更应该好好地保护好在暗处的那个不为人知的自己!因为他是最了解你内心的人,没必要对自己掩藏亦或是排斥!主人公叶藏他的人生给我的感觉是自知是什么却又不知什么,最后丧尸为人的资格都是自己的选择吗?有可能是开始就注定了这样子的结局,亦或是他自己走的路。最后酒吧老板娘说的即使喝了酒的他,依旧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