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评图书:
书名:《培育未来的智造者:高校创客空间的理念逻辑与运行机制》
作者:王志强 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4月
创客运动兴起以来,不仅成为了延续上世纪后期出现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革命所代表的创新活力的重要承载,而且也成为了变革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浪潮。
创客文化在本质上推崇实现自我,以“玩”的方式实现,倡导惬意、深度沉浸、知行合一,更值得一提的是,创客文化还形成了与他人共同创造、共享快乐、共享发展成果的分享精神,鼓励合作、接受变化、允许失败和批评,这些正是创客教育在较短时间内在不同政治、文化、经济背景下的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群体所接受的原因。
要让野马奔腾式的、分散涌现的创客被有效复制、扩大,不能脱离大学。事实上,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学也仿效欧美名校建立了高校创客空间,以期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融合多学科知识与新技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出版了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强所著的《培育未来的智造者:高校创客空间的理念逻辑与运行机制》一书。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创客教育的内在价值及其核心理念,梳理了国内外学界、科技界、产业界有关创客研究的文献,继而从空间、技术、结构、课程等视角分析了全球科技创新强国、创客教育领导国家美国的教育创客空间的内在逻辑与和新特征,以几所代表性高校为例深入分析了美国高校创客空间的课程形态与学习机制,也谈到了美国教育创客空间的相关问题所在,据此提出对中国高校创客教育的提升、改进建议。
创客(Maker)的原型是黑客(Hacker),美国互联网技术革命期间涌现出的许多创业家、创新人才,均有黑客背景。“创客是非线性思维的思考者、具有好奇心的发明者和问题解决者”。正如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创客运动的兴起,和近年来3D打印技术与开源硬件平台为创客提供更便宜、更便捷的原型设计和产品制造元素,再加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分别提供了不同水平的激励政策有关。
美国是全球创客运动的发源地,在美国,各种类型的创客竞赛、创客社区及创客项目层出不穷。究其原因,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出现过雏形化的创客热潮,21世纪初以来的创客运动可谓复归。而且,创客运动本身基于“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空间布局,与美国社会推崇的价值观念相合——当然,并不是说其他经济、文化特征的社会,就无法很好地引入创客运动。二战战后的20多年里,日本涌现出一大批震惊全球的消费电子产品知名企业,恰恰很好地诠释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创客精神。
书中提到的美国教育创客空间,指的是美国K-12教育体系(K指幼儿园,12年指的是12年基础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与创客运动的融合。通过在K-12教育体系中建构教育创客空间,有益于培养创客思维与心智,也有利于带动学校、教师接纳开放式的学习空间策略,使得学校、教师更好地更新知识体系、改善教法和内容,并为中小学各门课程的融合创造了整合工具(这完全不同于中小学传统课程中的手工课、技术实验室)。
当然,书作者也指出,尽管美国教育创客空间覆盖相对普遍,引领了K-12教育体系实现变革,带来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但创客教育与现有的学校教育体系的接受程度还不够。并且,创客教育的内容以个性化、开放式、非线性为导向,目前难以进行量化评估。更棘手的是,创客教育需要一批本身就是创客或者具有创客精神的教师,对技术有着天然狂热的兴趣爱好,但符合这些条件的人未必愿意进入校园做专职或兼职教师。书中还提到,美国的教育创客空间存在公平性不足、包容性不强的问题,比如默认将男生称为极客、建筑师、设计师和工程师,却将女生称为女孩、助手——这样的潜在歧视观念,其实也正出于硅谷文化。
《培育未来的智造者:高校创客空间的理念逻辑与运行机制》书中以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为样本,分析了这些高校如何有效地将现有的空间、资金、人才资源投入到创客空间的建设和运行,推动创客运动在大学的深化、内化。耶鲁大学在2012年就成立了工程创新与设计中心,允许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入职培训和安全培训后随时进入空间,展开各种尝试、练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全美高校中,最为广泛而彻底对课程进行了整合,专注于设计与创新开设了许多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和新兴技术课程,比如柔性混合结构、人体设计、关键制造、生物灵感设计、新产品开发等;新开设了一些可以帮助低年级大学生理解核心概念课题并提高实用设计技能的课程,包括从最简单的原型制作到跨学科团队解决问题的高级课程;此外还包括学生主导的课程。
这本书指出,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美国名校在创客空间的课程设计中,深化非工程课程的学习体验,使得未来的企业家、程序员、工程师能够在保持工程思维的同时,注重审美意识、艺术思维;还与学校周边社区、企业建立合作,推动学校、城市、企业的相关设施、设备、技术成果以及智力资源的共享,也能让学生获得的创客教育更符合真实的市场环境,
书作者认为,作为创客教育实施的领先者,美国高校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创客教育实施机制,对于我国高校改进和提升创客教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尽管两国国情不同,市场特征也有区别,但创客教育中优化课程和活动体系,构建创客教育资源的合作共享机制等美国名校的经验,在我国仍具复制意义。此外,参照美国创客教育开展较好的大学,我国高校在师资人才引进中,也要将引入高水平创客人才作为重要的引智目标;因地制宜完善创客教育教学,推进相关课程改革;转变认知,将培养高阶思维能力而非短期的创客项目回报作为创客教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