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白瓜是很古老的水果,始种于何时已不可考。隋唐或者五代十国开始种植现代西瓜,三白瓜就退出了水果圈。到明朝又开始种植了,并且明清两代都被定为宫廷贡品。
这些信息来源于网络链接,至于宫廷档案里有没有记载,就不得而知了,只是人云亦云姑妄言之姑妄信之吧。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现在三白瓜已经演化成为我们运城当地的特产,外乡人几乎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瓜种,遑论知道它的好处和妙处了。
我们小时候就都吃过这样的“笨瓜”,皮白瓤白籽也白,首先是其皮厚而结实,非猛砍一刀是等闲切不开的,竟然厚度可以有一寸许。
有好事者就把这瓜皮清炒,或用它腌制咸菜,也都清脆可口略有趣致。
三白瓜的瓤子略黄而白,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质地,吃起来意趣大不相同。
质密者脆而富含水分,久放就会lou,从秋天一直放到三九天肯定lou了,我们就将瓜横放如枕头,用刀挖一圆盖如茶壶,取汤匙数只,弟兄姊妹围其一圈一勺一勺喝起来,瓜汤滑爽微甜,多草木香。
有另一种质地的瓤子,可以放心地一切两半,因为它是沙瓤没汤。其状如雪之绵软,其质似霜之晶莹,贪口腹之欲者食之太急,难免因噎废食抻直脖子如斗鸡状,所以也是用勺子慢慢舀着吃。
两种瓤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味淡无奇。
三白瓜不适合秋天吃,刚享受了西瓜的甜爽痛快,吃它就觉得未免清淡了一些。它就像地里长出来的一个水瓜,无色无味貌不惊人,土得掉渣。
我们晋南人可能吃它的缘故,在总体性格都靠近它了。喜欢过平常的日子,喜欢不太艳丽的颜色,喜欢含蓄低调的表达,喜欢略带自谦的礼节,不喜欢张扬和喧哗。
它作为水果肯定有它最得时最得意的时候,你如果真有耐心把它放到三九天,那就好了,它就适合三九天吃!
三白瓜微甜的甜度,也是随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
采后贮藏期间甜度会因双糖水解为单糖而降低,同时味道虽淡却很厚实。如果这时候下雪了,最适合切开一个去过瘾。
小时候我们经常喝得肚子放不下了才罢手,经常被凉气逼的牙关子打架,得、得、得!不过根本不怕着凉感冒,没听说吃瓜感冒的。
瓜子可食用,也是白色微黄,有的带点黑边。如果切开碰巧是红瓜子那是更喜人的,乡亲们送它一个好名字叫“雪里红”。
三白瓜恐是世上最土气的水果,我们只是亲戚之间互相赠送,外乡人很难吃到,我们也认为他们不屑于吃这东西。
所以,我们切开三白瓜,就像打开了乡情的闸门,总是萌生“月是故乡明”的得意。
作者简介
苏彬,一九六十年代生人,九十年代末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河津工作,是王勃王绩王通的老乡,皮蛋金蛋的爷爷,会写字会画画,胡乱读书不成体系,偶然发表自己的想法,大家常说好。
编辑:虫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投稿邮箱:laojiashanx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