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用英文不是洋盘,因为如果用中文就是雀巢五亿美刀收购了小蓝瓶咖啡,如果这样写小啊担心大家以为是那个蓝杯咖啡(就是汤唯做广告的那个),雀巢收购的是源于美国红在日本的小蓝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5亿美元买了68%股份。
作为轻度咖啡上瘾的小啊,地球表面逛吃逛吃的咖啡列表里是有Blue Bottle的,而且如果有可能,会去日本和美国都喝上一杯。 Blue Bottle在亚洲的6家店都在日本。
↓东京的中目黑,它是这样的↓
↓清澄白河店是这样的↓
我怀疑是这个店面让它赢得了咖啡界的“苹果”这一美学意义上极大的赞美
↓纽约布鲁克林它是这样的↓
↓旧金山它是这样的↓
↓它的周边产品是这样的↓
就是这样一家除了LOGO外并不要求统一,却显示了高度品牌管理能力的咖啡厂牌。 虐点来了,它的咖啡有以下特点:
自烘焙咖啡豆,但烘焙后超过48小时的就绝不做咖啡了
豆子研磨后45秒内要使用
意式浓缩不给外带,因为它觉得纸杯简直就是给espresso来捣蛋的
买了豆子店家不帮磨粉
店里没得WIFI
Blue Bottle也不是很差钱,它此前一轮募资instagram创始人和Twitter创始人都有份参与,一度被称为互联网咖啡(虽然我觉得咱土创的那个烧钱猛搞网络拉新但口味cry惹的小某杯才是互联网咖啡),但它的期待的扩张的确需要豪门支撑,看了被并购后Blue Bottle创始人James Freeman的采访,拣要紧的如下:
1、拥有绝对自主权
2、Blue Bottle是特殊的品牌,但特殊并不等于小众
3、亚洲的拓展包括韩国,中国
4、雀巢不会要求Blue Bottle使用雀巢产品或原材料
作为咖啡粉,小啊倒是觉得雀巢的出现并不突然,手冲精品的Blue Bottle在做罐子咖啡,可见它真不是一家打算走小众的咖啡厂牌,它的高冷的背后是对市场渴啦啦的欲望呢。
再换一个角度,此次收购里面的雀巢也是真让人开眼界,全球40多家门店的Blue Bottle被它控股,但鸟窝吃下蓝瓶子这个消息放出前一个月,豪门雀巢还干了一件大事,花了大价钱买了星巴克,注意不是门店,是星家除咖啡店以外的零售和餐饮(如果搞不懂这是啥意思,想一想商超货架的瓶装星巴克,以及雀巢已经拓了市场的胶囊咖啡机),最后,问题来了,猜猜这笔生意雀巢花了多少钱?
71.5亿美元!
真想将一罐雀巢咖啡倒在Blue Bottle的杯子里带到星巴克的外摆场地, 让我品一品咖啡杯里的金钱之浪
文字 | 可颂 来源 | 扬子晚报微信公众号“啊是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