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的文章我们介绍过上海滩著名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故居,这次我们来到了出自邬达克之手的上海基督教沐恩堂。沐恩堂位于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其前身为美国教会监理公会设的监理会堂,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1890年美国堪萨斯州信徒慕尔为纪念早夭的女儿捐助了一笔钱,于是监理会堂改名为慕尔堂。到了20世纪末,由于信众增多,旧建筑容积已然不够,开始筹建新堂,并且聘请邬达克担任建筑设计,主体建筑于1929年开工,1931年落成。
教堂坐东朝西,占地面积为134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38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教堂外部为学院派哥特式建筑风格,大堂则是仿哥特式,建筑外墙以凹凸红砖相拼,体现了建筑师的设计的特性。教堂建成后,因为其建筑雄伟考究,成为基督教远东著名的教堂。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慕尔堂被日军占领,作养马场之用。1958年,慕尔堂成为黄浦区联合礼拜场所,改名“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
大堂有嵌铅条的彩绘玻璃窗,内容为圣经中的人物故事,以黄色调为主,天阴时看去似有淡淡的阳光透过,增加了堂内的神秘气氛。
现在教堂内宗教活动正常,教堂内还设有华东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