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闲了噶?”
中午12点,和福香热络地招呼着进店的老朋友,在她的休闲店没有加入小吃门类之前,只是在售卖蛋糕、小甜品,中午一般都是空档期。从去年10月正式开始售卖米线面条鸡爪等小吃后,中午时段变成了和福香和店员们“忙得害怕”的时间。
“别人都说我怎么那么可怜,在这里一瘸一拐的上菜。”和福香一头短发,说话时总会爽朗地大笑。她不避讳谈起身体的残疾,她说自己的腿不能久站,但自从创业之后,就完全违背了这项原则。
和福香的蛋糕店休闲店在玉龙县新县城一隅,车辆来来往往,却鲜少有人停留。常人看来人流量和曝光度都严重不足的地段,和福香却开起了300多平米的大店。再此之前,她的蛋糕工作室面积仅有这里的十分之一。
店名参月印在一块纯白色的背景板上,仅与一个《魔女宅急便》的简单图案作伴。和福香的人生经历和这场宫崎骏动画中的主人公琪琪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他们有一定的天赋,却在人生旅途中处处碰壁,可是哪怕遇到困难,他们也没有忘记鼓足勇气前行。
和福香,1984年出生于丽江。她的腿因高中时的一次意外造成股骨头坏死,四处求医之后,依然落下了终生残疾。但在她身上,看不到半点的哀怨。
和福香说话时左手喜欢在胸前比划,右手臂则一直搭在沙发一角,一个话题起码能侃侃而谈半小时以上。
创业之前,她是丽江市残联的一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因为自己也同样存在着身体不便的问题,她在处理起工作来更能感同身受。
要离开工作了11年的稳定岗位去创业,毋庸置疑会伴随着质疑和否定,可她死死地捂住了耳朵。“每天都在教残疾人怎么创业、就业,这次,我想教教自己。”和福香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走上了布满荆棘的创业路。
2020年,疫情之下,和福香与侄女合伙,拿下了象山东路上一间28多平米的铺面,那时候在海棠巷落下叁月.cake的一个小店。
为了这个承载着自己梦想的小店,看起来“粗线条”的和福香远赴上海学习细致的蛋糕活,从最简单的烤面包胚、抹面入手到韩式裱花踏踏实实地进入了这个行业。
十多年工作中的人脉积累加上蛋糕的好品质,和福香创业起来一直顺风顺水。28平的小店被她和侄女装饰得非常温馨,就连门口的花坛也被改头换面。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小店,一天可以售卖出10多个生日蛋糕,宴请甜品台还有许多切块蛋糕。
当然,和福香明白光靠熟人是做不成生意的,她必须用良好的品质将客人心甘情愿地留住,让客人口口相传,吸引更多客户。为了做到这点,蛋糕胚从不冷冻,用料也尽可能保证最好。时间一长,越来越多的顾客不再是为了人情买单,也会给出自己的建议。
生意越做越红火,但由于场地的限制和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局限性依然很大,不如扩店!
选址玉龙县,店铺面积300多平,比之前的工作室扩大了十倍,直接开干!这一次,和福香又遭到了质疑。
“那个位置有点偏,你是怕别人知道你在做生意噶?”
“那么大的店,压力那么大,没人会来的!”
和福香再一次紧紧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店铺顺利开张,顾客纷至沓来,但都是些从北到南来照顾生意的老面孔。“一个老顾客住在束河那边,有天过来买蛋糕,跟我说是顺路路过这里。”和福香明白,一个常年生活工作在北边的顾客怎么会一次次顺路来到店里呢?但前期积累下的客户,早就成为了朋友,他们得知和福香开了新店后,千方百计地制造了一次又一次地“刚好”“顺路”。
和福香遇到了和创业初期同样的瓶颈,光靠老顾客支撑门店,三百多平的超大空间大多数时候都处于空置的状态,怎么办?
她和合伙人们商议后决定,增加DIY项目,教顾客做蛋糕。有互动性的项目很受欢迎,但耗时也很长。很多时候小朋友在DIY途中就会感觉肚子饿,家长总是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要求:“能不能帮忙煮一碗米线?炸个洋芋或者炒个饭”
随即团队人员茅塞顿开,何不如直接加入小吃门类?不仅满足客户需要,也能将大面积的店面合理利用起来。
米线、饵块、鸡爪、凉面……和福香卖的都是丽江人爱吃的家乡味道。“我们都是跟自己家煮米线时候一样的做法,一开始没想着做小吃,厨房也像自己家里的一样。”
产出小吃的厨房确实和普通人家里的别无二致,无论是橱柜还是灶台,都能看出不是专业的后厨,但干净和敞亮却是很多人对厨房的评价。到了灶台前,和福香与聊天时又是两个状态,她熟悉每种调料的摆放位置,大大咧咧的性格突然转为严谨,要放多少盐、多少酱油她都确认过后才下手。
采访过程中,参月玉龙店店员大和姐一刻也没停下手里的活,扫地、擦桌子、洗碗……大和姐眼里有活,工作时间一刻都停不下来。疫情之下,她还主动提出了减薪,延长上班时间,每天与店主同步8点半到晚上9点,和福香感动,又惭愧。
这些年来,她不单单在顾客身上感受到温暖,左膀右臂一样的合伙人和店员,也一次次地用实际行动让她折服。“你是什么样的人,做生意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和福香始终相信,人与人的感情是想通的,以真心相对,一定能换来真心。
靠着美味的小吃和老产品蛋糕,参月又红火起来了。
上午,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向参月休闲吧里的蓝绿色沙发,店内透亮,干净。和福香捏着衣服一角,多次提到“囊中羞涩”这个词。为了这个店,她和合伙人几乎倾其所有,就连好看的餐具,也是货比三家后才下单的,二楼工作室和休闲区域也是极简风格。
和福香说,跟人合伙做生意,就意味着不能再肆意妄为,合伙人们需要相互负责、谦让、包容,背负着的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和信任,所以她也和自己暗暗较劲着、坚持着。
一个市场可以买齐的菜,她要跑几个市场,几个超市。她要亲自把关菜品质量,保证上桌食材的新鲜。现在,她已经不是跻身在28平米工作室里的创业者了,她要和合伙人和店员们一起努力,赚钱。
一个个真实的个体组成了参月,厨师姐姐会因为害怕人多时做不出好味道而胆怯,保洁阿姨会因为客人少而心慌,而藏在幕后的蛋糕师们,用灵巧的双手产出着一块又一块奶香馥郁的蛋糕。不单单是和福香在和自己较劲,店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了把参月做得更好较劲。
但也正是这种要把店做好的念头,让和福香忽略了家人。刚上幼儿园的女儿正是最需要妈妈陪伴的年纪,可因为她从早到晚都要顾店,陪女儿的时间少之又少。顾客都喜欢参月,女儿却害怕参月。
“她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要花那么多时间陪其他小朋友DIY,给小朋友聊天拍照却不多陪陪她。”和福香有些无奈,却又无可奈何。她想起,最初开蛋糕店的另一个原因是疫情期间买不到蛋糕,母女俩和侄女在家里DIY了一个小小甜品台,和福香将她分享到社交平台后,意外收获了500多的点赞。
无论是在残联还是创业期间,她都尽心尽力地完成好自己工作,但做妈妈这项工作,她只能达到及格分。
疫情之下,和福香不敢断定自己是否能够创业成功,但她说,如果有天失败了,她肯定也已经拼尽全力了。可是无论如何,从一块小小的蛋糕到300多平的店铺,和福香都不甘于自己的命运轨迹,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