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外国语学校近三年高考成绩为啥断崖式下滑?
笔者将16所外国语学校划分为弱势学校、较强学校和强势学校三个阵营。今天谈谈第二阵营较强学校中的厦门外国语学校。
厦门外国语学校(简称厦外),1981年,厦门二中创办外语试点班(英语实验班),又称厦门市英语中学(1985年开始独立办学),1990年改名为厦门外国语学校,2005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具有保送资格的16所外国语学校之一。目前设有滨北(初中)、海沧(高中)两个校区,新增在建集美校区(厦外独自新建的公办初高中,今年高中已招生,高中享受同样的保送政策),此外还和一些地方联办办有7所初中分校,包括:海沧附校(海沧区合办公立九年一贯制)、翔安附校(翔安区实验学校冠名合作公立九年一贯制)、湖里分校(湖里区寨上中学冠名合作办学,公立初中)、集美分校(非集美校区,集美区西亭学校冠名合作国学,公立小学和初中)、瑞景分校(思明区瑞景中学托管办学,公办初中)、石狮分校(石狮市直公办完中)、鼓浪屿合作校(与厦门二中合作英语实验班)。学校从2005年起还办有新疆内高班(每年一个班50人)。
厦外初中部开设有法、德、日、西小语种,进行“英语+小语种”的复语教学。
自2014年起,初中招生每年除面向全市招收90名多语种生外,均实行就近划片,官网上自豪地称“是全国唯一一所实行就近入学的外国语学校理事校”(笔者发现部分有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还不是理事校)。据2020年厦门小升初方案,90名小语种生分配:面向思明和湖里区招生60人,面向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招收30人。学校从报名学生中随机抽取思明和湖里区学生480人,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学生240人参加语言类素质能力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录取,实际录取了96人。另外招收315名划片生。多语种生分2个班,划片生分7个班。另外厦外还招收台生35人。厦外源出自厦门二中,近年来厦外又与厦门二中(鼓浪屿校区)合作办起英语实验班,2020年面向思明和湖里区招生小学毕业生160人,由学校组织语言类素质能力测试。
高中部2020年中招35%指标面向集美、海沧招收定向生,15%指标面向思明、湖里招收定向生。集美校区(高一暂在海沧校区办学,计划6个班)20%指标面向集美、海沧招收定向生,10%指标面向思明、湖里招收定向生。厦外(含厦外瑞景分校多语种实验班)本校初中生符合条件可以保送本校高中。据2021届厦外直升高中选拔办法,2021届厦外在籍初三学生567人,按综合测评排序选拔198人,免于中考直升高中。笔者注意到,厦外高中不对外招收小语种班,小语种生都是通过初中直升进来的。据厦外官网上显示的2019年招生情况数据:钱学森班50人,普通生258人,定向生254人,台生30人。另据媒体报道,2020年厦外定向生219人(思湖片区67人+集海片区152人),根据推算,普通生人数应与定向生比例相同,因此也应约为219人左右,另外钱学森班应该仍是50人。此外还有台生30人,再加上内高班50人。集美校区招生300人,其中定向生77人(思湖片区26人+集海片区51人),钱学森班50人,普通生173人。总计,2020年厦外高一有22个班(其中16个海沧校区、6个集美校区),约近1100人。总的来看,因为集美校区的加入,厦外的招生人数有了大幅增加。
2020年厦外有117人通过外语保送到国内各大学,其中北大5人(阿拉伯语、俄语、朝鲜语、英语、日语)、清华1人(日语),清北保送录取的6人均为女生。从北大保送语种来看,都还是竞争较强的较大语种,没有奇奇怪怪的垃圾语言。30人被保送到上交、复旦、浙大、南大、人大。证明厦大的保送生成绩还是相当不错。另外高考还有1人裸分考上清华(691分,全省前50名),1人通过高水平运动队统测(100米自由泳)获降分被清华大学录取。文科最高分仅排名全省124位,可见厦外文科高考成绩并不理想。无论是从中招录取分数线还是从高考成绩来看,厦外在厦门都只能居于第三,前两位分别是厦门双十中学和厦门一中。而在整个福建省来看,前三强的学校除了厦门双雄外,还有福州一中(福建省教育厅唯一直属学校)。不得不说,整个福建的教育比较均衡化,没有出现明显超强的中学。考虑到保送成绩,厦外在全省也可以算是仅次于三强的高中了。厦外官网宣称近年来高考成绩常年位居全省前三,有些吹牛了。
笔者发现,自2018年后,厦外的高考成绩呈现直线下滑趋势。据了解,这是因为自2012年小升初,小学生三优抽签入学。2014年取消三优,实行直接派位,小语种生也得先抽再考,初中生源从此就崩了。另据厦外毕业学生说,厦外的作业非常少,社团活动非常多,学习比较轻松,这也许是高考成绩不佳的一个原因。
图表来自网络
厦外保送办法中特别对小语种生有加5分的优惠(要求6年都在本校学习),不要小看这5分,要知道厦外保送加分优惠中拿到竞赛全国一等奖也才加5分(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英语希望之星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五大学科奥赛,问题是拿到奥赛金牌的同学肯定也不会走外语保送了),拿到省一的才奖3分。可见厦外对小语种生的支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厦外没有专门的国际部(以前有中美班),但是想出国的话,高二就会确定意向出国,厦外与多伦多大学、法国鲁昂工程师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日本立命馆大学签订“绿色通道”或“直通车”项目。2020年有52人被海外名校录取。
总的来看,厦门是个人口不多的城市,厦外在生源基数少,初中仅有90个小语种生可以先抽签再考试(如此掐尖效果也不佳),同城又有两所强校在中招招生中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了。对比一下其他16所外国语学校,以成绩比较接近的石外、重外为例,石外2020年共有127人被保送到国内大学,其中5人被保送至北大(德语、法语、葡语、日语、蒙古语),1人被保送至清华(英语世文班)。另有26人被上交、浙大、南大、人大录取。重外2020年有91人被保送到国内大学,其中清华1人(英语专业)、北大3人(朝鲜语、俄语、菲律宾语),28人被保送到上交、复旦、浙大、南大、人大等学校。厦外的保送成绩稍好于石外、重外,而这两个地方都是生源大市,并且在招生时都有一定优势。这也看出来厦外的师资力量是比较强的,加工能力较好。从高考成绩来看,石外的尖子生高考成绩略好于厦外,这也与河北激烈的高考环境有关。
笔者将厦外列入到较强学校,是因为以下几点:
1.厦外整体排名能够进入到全省前列,尽管福建整体是个高考弱省,但中国高考就是分省自己比。石外虽然高考成绩还不错,但在河北比就很不够看。
2.保送成绩在16所外国语学校中居于前8。
3.在所在城市排名进入前三。
4.深受当地政府认可,在当地的扩张很迅速,集团化办学越来越多。
笔者了解到,2021年,厦外将只有105个外语保送指标,比去年少了12个。而厦外集美校区的建成,人数又在扩招,因此未来走保送的竞争会越来越难。因此厦外及时转型,全力拼高考才是势所必然。
总的来看,厦外的现状也昭示出了,政府如果严格执行均衡化政策,初中生源如果没法掐尖了,6年后将会对外国语学校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