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2022房产行业新常态#
长租房,通俗叫长租公寓,是由原来房地产中介代客服务演变而来的,2015年,随着政策的提倡进入快车道。主要模式就是信息中介取得差价收入。
但后来,在资本的推动下,长租房进入资本发展阶段,不少企业为了迎合资本高回报,利用资金在手上的时间差,做起了租金贷等金融生意,在2018年P2P整体暴雷的情况下,不少长租公司发生了暴雷事件。
长租房暴雷事件本质上是资本恶性发展的产物
2020年开始,一些投资公司、房地产企业开始进行房地产市场长租领域的探讨,一些有国字号背景的资产管理公司,也逐步进入市场。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资源上也开始探索租赁住房土地标准。长租房市场出现了“自持阶段”的前奏。
同时,随着资本的退潮,熬过来的长租房企业,深耕市场,在长租房上不断推进包括装配型装修、服务一体化研究,为代租型长租房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在政策上,国家各部门反复强调“租住同权”,一系列诸如保护城市租房者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权益,放开租房提取公积金等措施落实,在政策层面上为长租房提供保证。
2021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强调“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
租住同权
那么2022年能否成为长租房发展的新元年?
答案:很难。
存在两个障碍。
第一,租房市场的混乱。两个方面说。
一个方面,根据《2020中国青年租住生活蓝皮书》显示,全国待租可租已租的房屋数量为0.9亿套,但需求租房人口达到2.4亿,这样在市场上,出租者属于强势,私改乱搭、一套多租等频出,安全等要求难以达标,对租房者很不友好。出租者强势地位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使其对手上房源进入长租市场不积极。
另一方面,租房者对房屋也有改善的需求,但在当前条件下,市场上的房源多数属于老破小,设施差,配套少。租房者对长期租住这些地方也兴趣乏乏。而自持房源投入还尚待时日。
市场上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可租房源大都是老小区
第二、房地产企业等投资企业,对长租房投资兴趣不大。
房地产的开发模式意味着其资金流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近几年,动不动收紧房地产资金,让房企资金更加紧张,近期某知名房企资金紧张就是一个例子。这样,长租房公寓这种高投入,低回报的发展,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针对以上两个障碍,需要在老小区配套改造方面加速投入,同时,积极开展包括REITs在内的新的融资模式带动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