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说明一下,这里说的大明眼镜店,是天津医药集团旗下的大明眼镜,因为北京还有个大明眼镜,关于这两家老字号的渊源,网上可以查到一些信息,不在此啰嗦了。
昨天(6月30日)下午去滨江道附近办事,大概五点钟完事儿后,顺着滨江道往外走,看到一家大明眼镜店,门头上标注的是“滨江道店”(附近还有几家店),我的两个眼镜腿儿的胶皮套被孩子掰坏好久了,因为不影响戴,所以一直没工夫修。既然都到了门口了,想着就修修吧,顺便把眼镜片洗洗。
店面规模不大,店里总共三名穿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我要往里走的时候,服务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扫码(津门战疫码),嗯,疫情防控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毕竟是国有企业,意识比较强。小程序码打印的不是很清楚,大概花了10秒钟才扫成功。
我进去的时候柜台处一位工作人员,另外两名在里侧服务台(收银台)坐着,我把情况说明以后,服务台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我们没有原装的(我是在宝岛配的),我看看我们这个能不能装上,可能会有点儿细。”我表示同意。然后她就开始用专业热熔软化工具(专业名称我不知道)更换两个胶皮套,大概五六分钟就换好了,然后用超声波清洗机开始清洗眼镜片。“你这个有点脏,多洗会儿吧”,我心想,挺好的,不应付事儿。
维修过的眼镜
总体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比预期要略高,但是有三个点需要改善提高,这三个点涉及用户体验:
1、从我进店,三名工作人员就在聊跟工作无关的事情,关于店里的绿植,关于孩子上学……
2、眼镜片清洗结束后,给我更换眼镜零件的工作人员喊收银员过来结账(我进店的时候收银台坐着两名工作人员,其中一名在给我修眼镜,另外一名中途离开了收银台),得到的回复是“我手湿,结不了啊”。工作期间,而且有顾客在店里,为什么不是各司其职,而是收拾绿植去了呢?过了大概一两分钟,过来一名工作人员拿着手机,我问她“我扫您还是您扫我”,回复“你扫我”,支付的时候发现是一个个人的微信收款账户,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个问题。
3、店面收银用个人收款账户,极不规范,而且存在风险,这是监管漏洞,这不是一个规范化管理的企业应该有的情况。
“百年光明使者”是天津大明眼镜店公众号的名称,确实,创始于1922年的品牌,马上就100年了,能存活将近100年的品牌,一定有他深厚的原因,但是能不能存活第二个100年,第三个100年,还真不好说。如果真的哪天不存在了,还确实挺可惜挺遗憾的,但愿不会发生这一幕吧。
我们知道,现在是买方市场,行业竞争也非常之激烈,在老一辈消费者心里,国营品牌、老字号品牌,那都是品质的象征,可现在呢,一提到国企,一提到老字号,大家都认为观念落后,服务态度差,东西贵,产品没创新……以前是卖方市场,民营企业还不是很繁荣,市场经济还不是很发达,可如今,不比当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