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格电子(NQ:873610)成立于2011年8月,总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公司主要从事薄膜电容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下游广泛应用于机电产品、家用电器、通讯产品、节能灯具、开关电源和仪器仪表、新能源等行业中。从收入构成上看,目前公司99%的营收都来自于薄膜电容器。
分市场来看,公司目前营收主要来自于国内市场,根据公司披露信息:预计未来外销收入将呈上升趋势并保持稳定。
薄膜电容,如果按材质来区分,使用最多的就是金属化聚酯薄膜电容器和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
金属化薄膜电容是以有机塑料薄膜做介质,以金属化薄膜做电极,通过卷绕方式制成(叠片结构除外)制成的电容。金属化薄膜电容是在薄膜的表面蒸镀一层金属膜代替金属箔做为电极,因为金属化膜层的厚度远小于金属箔的厚度,因此卷绕后体积也比金属箔式电容体积小很多。
金属化膜电容的优点是“自愈”特性。所谓自愈特性就是假如薄膜介质由于在某点存在缺陷以及在过电压作用下出现击穿短路,而击穿点的金属化层可在电弧作用下瞬间熔化蒸发而形成一个很小的无金属区,使电容的两个极片重新相互绝缘而仍能继续工作,因此加强了电容器工作的可靠性。
金属化薄膜这种型态的电容器具有一种所谓的自我复原作用,即假设电极的微小部份因为电界质脆弱而引起短路时,引起短路部份周围的电极金属,会因当时电容器所带的静电能量或短路电流,而引发更大面积的溶融和蒸发而恢复绝缘,使电容器再恢复电容器的作用。
金属化聚酯薄膜电容,也就是CL电容器,常用的有CL21、CL21X、校正电容(CL71/CL23B)、CL11涤纶电容,其中CL21基本上被CBB22电容替代了,使用越来越少,但CL21X电容、CL11涤纶电容和校正电容使用量还是极大的。金属化聚酯薄膜电容器的作用:它主要用在隔直和耦合、退耦、滤波、定时、低脉冲电路中。
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BB电容,它的种类更多,使用更广泛,常见的CBB电容有,CBB20轴向电容、CBB21/22电容、CBB13电容、CBB81高压电容、MMKP82双面金属化电容器、CBB60启动电容器等。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的作用:高频脉冲应用、大电流场合、交流场合、高稳定的定时场合、开关电源系统、照明行业、工控行业等领域。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协会数据,2019 年全球薄膜电容市场约为150亿元左右,国内市场约为90.4亿元。2010年至2019年,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3%,远高于全球薄膜电容器市场8%的复合增长率。
传统薄膜电容器市场增长缓慢,但是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使得行业增速明显。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汽车电源部分的设计中,需要采用高耐压的电容器进行平滑和滤波的应用,汽车内部通常工作环境恶劣,要求电容器耐高温、性能强、可靠性高、寿命长,薄膜电容相比铝电解电容具备较大的优势。
风机市场,风机目前还是以铝电解电容器为主,与铝电解电容器相比,薄膜电容器有可靠性好、性能稳定等优点,更适用于户外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
因此,伴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薄膜电容器凭借寿命、温度和电压上的优势有望逐步替代铝电解电容,实现较快的增长。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外知名薄膜电容器制造商如日本 NISSEI-ARCOTRONICS、英国 BC Components、德国 EPCOS、日本松下等公司纷纷来华投资组建合资或独资公司,台湾华容电子、茂一电子、智实电子等在大陆的工厂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外资企业的大规模进入加剧国内原本已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目前美国、德国、日本厂商和国内龙头厂商在高端薄膜电容器市场占据主要地位,高端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工控等领域,其技术壁垒高、附加值高。中低端薄膜电容器市场主要由台湾和大陆厂商占据。
在薄膜电容器的供给上,中国内地成规模的薄膜电容器生产企业有100多家,每年的总生产能力约120亿只,其中有六成产品出口。这些企业年生产能力差异较大,从几百万只到十余亿只均有。
整体上看,目前全球以及国内薄膜市场较为分散,集中度低。2020年国内龙头厂商法拉电子占比约为19.88%,第二大国产厂商江海股份占比约为0.2%。
2018 年 5 月 23 日,申格电子取得黄山市环境保护局出具的黄环函[2018]136 号《关于黄山申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薄膜电容器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批复》,项目在原有生产设施的基础上改造使聚乙烯薄膜电容器生产线,产能从 1000 万只扩大到 1600 万只。
2021 年 3 月公司完成《薄膜电容器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项目阶段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目前已阶段性建成生产,已将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生产线产能扩大到 1300 万只。
所以现阶段,公司计划最大产能为1600万只,目前实际产能为1300万只,在行业内属于规模较小的厂商。
公司下游主要客户是以电机制造、汽车电子、信息技术、消费电子等代表的制造企业。包括 The Chamberlain Group Inc.、微光股份(SZ:002801)、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江西百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其中睿智电子为公司的关联方,睿智电子系公司董事部荣娇在台湾设立的公司,其持有睿智电子 100%的股权。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信息披露中,部荣娇承诺在黄山申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新三板后,寻合适机会将睿智电子全部股权转让给申格电子。”
但是由于大陆与台湾两岸的形势较为复杂,同时台湾受疫情的影响,申格电子将来收购睿智电子需要台湾当局有权部门的批准,收购事项可能存在客观上的障碍。在此之前,由于睿智电子掌握台湾地区的客户资源,因此为避免销售成本的增加,申格电子选择与睿智电子进行合作。
此外,部荣娇还做出承诺:在申格电挂牌后, 2024年12月31日前将睿智电子出售给申格电子,如申格电子不能如期完成对睿智电子的收购,则于2024年 12 月31 日前将睿智电子转让给其他非关联方。
2019年公司关联交易方还有上海申格。在2020年之前,公司主要通过上海申格将产品销售给第一大客户The ChamberlainGroup Inc(盛柏林)。2019年9月,盛柏林将其业务转移至申格电子。业务转移前,申格电子通过上海申格销售给盛柏林,其中申格电子销售给上海申格环节的毛利率为39.40%,上海申格在此基础上加价10%销售给盛柏林。所以上海申格在原来的业务模式中仅仅是作为一个贸易商的角色。
为避免同业竞争,2018 年10月,上海申格将生产设备及相关材料出售给了申格电子,自此,上海申格不再从事电容器生产,2019 年 9 月之后上海申格也不再销售电容器。
2020 年 12 月,申格电子设立了上海分公司,2021 年 2 月起陆续将上海申格从事研发、销售、管理等相关人员转入申格电子上海分公司。目前除因申请落户需要暂时不能变更劳动关系的两名公司普通员工,其余人员劳动关系均已转移至申格电子上海分公司。目前上海申格无实质经营业务。
从营收占比上看,公司对第一大客户盛柏林存在一定的依赖性。盛柏林自 2019 年起开始与公司合作,2020 年 5 月 14 日与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框架协议。盛柏林成立于1906年,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经过11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世界第一的开门机制造供应商。公司是全球住宅和商业物业智能接入解决方案的知名提供商。主要产品有家用车库门开门机、商用车库门开门机、庭院门开门机、卷帘门马达等。
杭州微光电子为A股上市公司微光股份,该公司主要从事电机、风机、微特电机、驱动与控制器、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泵、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2021年扣非净利同比增长30.67%。
益而益(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2004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集团企业,主要产品为漏电保护器、开关插座、电线电缆、LED照明、冰箱保湿杀菌系列、水泵类,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
乔山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乔山健康集团子公司。乔山健康科技集团成立于1975年,是专业从事健身设备及按摩舒压产品的研发、制造及行销的跨国企业,总公司设立于中国台湾。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披露,公司客户还有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家居及门窗电机制造商。
江西百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百胜智能(SZ:301083),主要从事各种出入口控制与管理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1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19%。
可见,公司下游客户质量较高,但是主要客户是电机相关企业,新能源市场覆盖很少。
公司上游主要采购的有基膜,金属箔,导线以及外包装树脂等材料。其中基膜即电工级聚丙烯薄膜,作为薄膜电容器的电介质是最为重要的上游原料,决定薄膜电容器的性能,占据材料成本的60%-70%。
公司电容薄膜主要供应商是:余姚润兴电子有限公司、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年生产金属化薄膜产品1500吨)、安徽赛福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2月,生产电容器用金属化膜及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浙江南洋科技有限公司(电容器用聚丙烯电子薄膜拥有两大类、七个品种,产品厚度规格涵盖了2.8—18微米的范围)等。
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高端薄膜电容的原材料日系厂商占有较明显的领先优势,日本东丽,三菱株式会社和美国杜邦是全球优质的基膜供应商。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的数据,国内主要的聚丙烯薄膜生产企业有铜峰电子(SH:600237)、大东南(SZ:002263)、佛塑科技(SZ:000973)、东材科技(SH:601208)、航天彩虹(SZ:002389)旗下的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百正新材(NQ:831519)、龙辰科技(NQ:833243)、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江门润田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前6 家企业占据了市场的60%-70%的份额。
由此可见,行业上游集中度较高,具有相对更强的议价权。2020年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48.36%,适度集中。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宏远、陈雯郁、部荣娇三人,陈雯郁系张宏远配偶,部荣娇系张宏远母亲。可见公司是一家家族控股的企业,而且是三人均为台湾人,不过要说明的实控人为台湾籍并不影响在国内上市。
除黄山生产基地外,公司在上海和苏州各设有一个办事处。办公场所均系租赁实控人自己的,租赁价格与市价接近,较为公允。
由于公司2021年7月刚挂牌,只有近两年的财务数据,从营收净利上看,公司的规模较小,营收尚不足5000万元。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20.8%,扣非净利同比增长107.49%,扣非之所以比营收增速快很多系当年度公司直接向第一大客户销售,减少了上海申格的中间环节,毛利率净利率大幅提升。
公司目前没有任何有息负债,净资产收益率近两年都在20%以上,反映了盈利能力较强。
与同行相比,公司毛利率高于部分同行公司,原因系公司很大一部分产品出口国外,海外地区电容器生产商材料、人工等成本较高,电容器产品的海外市场定价一般高于国内市场。
公司拥有多个国际认证资质,如:UL 认证、TUV 认证、SGS 认证等,产品品质符合国外客户要求,国内其他无国际认证资质的电容器生产商无法与公司在海外市场中竞争,而国内行业竞争相对国外更加激烈,材料、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竞争中普遍定价水平偏低。
与海外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在国内生产具有一定成本优势,公司定价低于海外竞争对手,但仍高于公司对境内市场的产品定价。
在研发费用投入上,与行业内公司相比,申格电子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处于较高水平,反映了公司对于研发的重视。但由于规模小,公司在专利积累上并不占据优势。
从当地政府的网站上看,公司近期正在招聘,共计12人,公司目前员工共计162人。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未来发展是保持向好趋势的。
总的来看,申格电子虽然处于薄膜电容行业,行业近年来增速较快,但是公司的业务国外占比较高,而且下游客户多不处于新能源行业,所以公司短期内难以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增长。
目前公司规模较小,在行业内竞争力相对弱,且存在单一客户集中的问题。但是公司下游客户较为优质,随着公司2021年产能的提升,未来业绩有望实现稳步增长。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报告、企业官网、公众号、百度百科等公开资料,本人力求报告文章的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