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互联网,认识大运河最好的方式是“走读”(京杭大运河形成了我国古代沟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1 12:40:4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387    评论:0
导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5月31日,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大运河阅读城市接力活动,抵达京杭大运河南端城市杭州。杭州站活动在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莲美术馆举办。 “你不仅仅是一条河流,你是书写四大名著的生动文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5月31日,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大运河阅读城市接力活动,抵达京杭大运河南端城市杭州。杭州站活动在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莲美术馆举办。

“你不仅仅是一条河流,你是书写四大名著的生动文脉。你不仅仅是一条河流,你,是代表中国精神的东方龙脉……”云会小学的同学们,在图书馆、博物馆寻找着大运河文化,翻开书本,在笔墨间仿佛看到了大运河的波澜壮阔。

“读懂了大运河,你就真正读懂了中国。”2021年,余杭区作协主席张海龙导演兼撰稿的纪录片《我与大运河》在央视播出。他认为,大运河是一条传播的河流、迁徙的河流、连接的河流。“我们走遍大运河会发现,大运河不只是一条河,而是由若干河段连接而成的,是一个水网密布的系统。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互联网,也是中国今天的‘大河唱’。”在张海龙看来,认识大运河一定要通过走读的方式,“你只要踏上这条河流,就可以通向更广阔的世界”。

余阅书吧·鑫藏修书屋创办人金旸,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她家就在苕溪边,她是运河边长大的孩子。她发现孩子的教育与运河文化息息相关——倡导沟通、创新、连接。她组织贵州毕节山区的孩子到杭州游读运河时,孩子告诉她,觉得与这条流淌千年的运河相比,自己太渺小了,要更加努力才好。

活动当天,《大运河沿线城市文保点》主题展览,展出并介绍了24个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文物保护点的历史;现场还有余杭蓝染技艺、五常龙舟胜会、仁和烘青豆茶、端午香囊制作等余杭非遗项目体验。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关键词: 中国十大河流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3891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