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众号 屋有之乡
昨天,龙湖集团开了公司内部年会,在年会上老板吴亚军宣布把房屋租售和装修提升至战略业务,即C5、C6赛道。
这是继恒大、万科之后,又一家房地产企业官宣进入中介领域。
中介这个市场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和前一段大房率先报道的恒大走资本、平台路线,万科走线上、渠道路线不同,龙湖的核心信息透露了两点:
1、坚持直营模式,并且以线下为主。
2、暂时没有分拆上市计划。
如果说恒大对标的是贝壳,龙湖中介业务“塘鹅”对标的就是链家。
龙湖选择“塘鹅”这个名字,非常有深意。
“塘鹅”并不是鹅,实际上它是鹈鹕的一种,这种鸟的捕食方式非常独特,它们不是像家禽一样四处抛食物,而是经常停在悬崖上,望向大海,一旦从山崖上起飞,塘鹅会在距海面不远的空中向海里侦察,一旦发现猎物,塘鹅就从15米高的空中象炮弹一样直射进水里抓捕猎物。
这种鸟还会成群结队、相互配合。塘鹅还是极富感情的飞禽,配对之后如无意外是终身政不移的“俪影双双,同宿同飞”。
总结一下特点:目标精确、行动迅速、善于配合,分别喻示着龙湖“塘鹅”业务的定位非常清晰,接下来会迅速扩张,并且和地产开发、物业、冠寓等业务打协同配合。
这就是龙湖的“错车”理论,认清自我,找准自身优势,在适当时机,将优势发挥至极致,对目标一击即中。同时坚持多航道并行。
相对于恒大的资本引诱和霸道,中介公司可能对“塘鹅”不会有大的反应,因为“塘鹅”更多是线下商圈的竞争,只不过对于龙湖重点布局的城市来说,龙湖项目及周边二手房小区会率先感受到压力。因为龙湖物业的服务和口碑还是不错的,“塘鹅”是从龙湖物业上成长起来的。
目前,塘鹅的租售中心以线下门店为主,依托于龙湖物业,已经布局了30多个城市,百余家门店。
从规模来看,塘鹅的体量不大,但在地产公司的直营模式门类中能排到第二(仅次于万科)。成为单独赛道之后,应该会获得资源倾斜,加速发展,将来的目标是瞄准行业前三,仅次于链家、我爱我家,以2000家门店为门槛。
龙湖的自信来自于龙湖的“基本盘”地产开发和物业。目前,地产开发布局超过50个城市,物业业务进入了超过100个城市,对比一下,说明龙湖物业这几年也在大力进行外拓,外拓到非龙湖开发的小区之后,联动做中介业务也顺理成章了。
但推测龙湖塘鹅还在整合中,之前这块业务主要集中在物业公司名下。比如,比如重庆、上海、厦门、常州的经纪公司都是由城市物业公司控股。也有少部分在地产开发业务下面,接下来应该会把这部分资产和业务转交给一个独立的公司,进行运营。
“塘鹅”业务的负责人目前还不清晰,大房猜测会不会是王光建搭伙崔恒忠。
图为王光建
在龙湖官宣C5、C6赛道的前两天,龙湖物业悄悄更换了法人代表,龙湖物业总经理曾益明从王光建手上接班。
而崔恒忠也在一个月前刚刚从重庆龙湖总经理的位置上退下来,还没有新的任命。
崔恒忠卸任时的官方说辞是“退休”,因为龙湖有一项长期合伙人计划,合伙人只需司龄与年龄相加达到一定条件即可退休,而崔恒忠已经为龙湖工作14年,条件达到了。
但崔掌管重庆公司九年间业绩非常好,从不足百亿做到超300亿,还善于多业务协同,在集团的级别又是副总裁级别。
如果曾经坐镇龙湖物业、冠寓的王光建带队,经验丰富的老人崔恒忠负责具体业务,“塘鹅”这块新业务的规格和重视程度都会显得足够。
再者,他们和龙湖物业总经理曾益明也是非常熟悉的老搭档,配合起来轻车熟路。
吴亚军对“塘鹅”这块业务的期待值应该蛮高的,年会上她有一段话,“不好过当中,比的是谁能过得下去。把不好的日子当成机会过起来,或者在过程当中实现独特的增长,这反而是我们的机会。”
而也许中介、装修就是龙湖“实现独特增长”的落脚点之一。
另外不排除未来龙湖有出现C7、C8赛道的可能。但新赛道是什么,还需要猜测。
比如,投资。在圈内默默无闻的龙湖资本,实际上已经大手笔的投了很多就公司,除了地产圈内的绿城物业,还有元気森林、火花思维、灵动科技这类创业公司。
再比如,产城、教育等版块实际上龙湖也都有涉及,将来是否作为独立赛道运营,也都在边走边看,以及猜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