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揭秘福建博物院馆藏抹香鲸标本的前世今生(厦门抹香鲸标本资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1 14:52:4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827    评论:0
导读

鲸生于海 归于海 长于海 隐于海 一鲸落万物生让生命自由地绽放色彩 吴志跃 王乾坤 / 文福建,在大地构造上临近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动物地理的划分归属东洋界。自古以来,这里就以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吸引了各种各样动物在此长


鲸生于海

归于海

长于海

隐于海

鲸落万物生



让生命自由地绽放色彩

吴志跃 王乾坤 / 文


福建,在大地构造上临近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动物地理的划分归属东洋界。自古以来,这里就以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吸引了各种各样动物在此长期安家落户,构成了繁杂的类别和庞大的种群,它们用异彩纷呈的生命之光,与人类的发展进步构成了共同的世界。


本期院长讲文物,将带领大家走进哺乳动物的世界。第一期从珍藏在福建博物院自然馆的八千余件自然标本中介绍抹香鲸



馆藏抹香鲸标本的来源



1985年12月22日,渔民在福鼎县秦屿湾捕鱼作业时发现有一头抹香鲸闯入,被渔网围住。就在它吼叫挣扎期间,远处波涛翻滚,一群抹香鲸凶猛而来,游弋在那头被渔网缠住的抹香鲸周围,并用身体隔网摩擦被缠的同伴,以示安慰,同时横冲直撞,攻击渔船。渔船在鲸群的攻击下,几乎倾覆。


在人鲸相持三四小时后,海水退落,共有12头抹香鲸的鲸群也因此全部搁浅,横卧海滩。其中最大的一头约有14.6m,最小的约有11m。


这是我国有记录的第一次抹香鲸集体搁浅事件。


由于当时信息传递较慢,当专家赶到现场,多数鲸鱼已被渔民肢解,因此未能掌握其全部资料,仅福建博物院和厦门水产学院各得1头较完整的雄性个体(体长分别为13.5m和13m),制成标本。目前省博收藏的抹香鲸骨骼标本陈列在《闽海蔚蓝》展厅,而皮张标本由于空间因素没有展开。


由于抹香鲸的块头过于庞大,皮张标本的制作只能将其分解成几段,经过脱脂、鞣制等程序后再将其补好并固定在一个形似抹香鲸的模型上。而骨制标本要挖坑掩埋1年左右再脱脂漂白固定制作。




趣味小知识——抹香鲸名称的由来


由于抹香鲸对巨乌贼的嗜好,能够产出一种最珍贵的海产品——“龙涎香”。抹香鲸把巨乌贼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乌贼的口腔内的颚片,抹香鲸的大肠末端或直肠始端由于受到刺激,引起病变而产生一种灰色或微黑色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逐渐在小肠里形成一种粘稠的深色物质呈块状,重 100-1000g,也曾有420kg的。其最大直径为165cm,这种物质即为“龙涎香”。它储存在结肠和直肠内,一般为灰色或微黑色的蜡状物,刚从体内取出时非常难闻,干燥后呈琥珀色,带甜酸味。龙涎香本身无多大香味,但燃烧时却香气四溢,酷似麝香,又比麝香幽远,被它熏过的东西,芳香持久不散,抹香鲸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龙涎香内含25%的龙涎素,是珍贵香料的原料,是使香水保持芬芳的最好物质,用于香水固定剂。同时也是名贵的中药,有化痰、散结、利气、活血之功效。


巨乌贼和龙涎香


“海底巨兽”——抹香鲸



抹香鲸 Physeter macrocephalus

中文别名:巨头鲸、真甲鲸、鲸鱼

英文名:Sperm whale

同物异名:Physeter catodon


分类地位:隶属于鲸目 (CETACEA)抹香鲸科 (Physeteridae)抹香鲸属 (Physeter)。


外形特征:体长18-25m,体重20-25t。身体粗短,行动缓慢笨拙,易于捕杀。身体背面为暗黑色,腹面为银灰或白色。头部特别大,约占体长1/4-1/3。上颌和吻部呈方桶形,下颌较细而薄,前窄后宽,与上颌极不相称。有20-28对圆锥形的狭长大齿,每枚齿的直径可达10cm,长约20 cm。喷水孔在头部前端左侧,只与左鼻孔通连,右鼻孔阻塞,但与肺相通,可作为空气储存箱使用,呼吸时喷出的雾柱以45°角向左前方倾斜。无背鳍,鳍肢较短。尾鳍宽大,宽360-450cm。著名的龙涎香就是抹香鲸肠内所产,历来就是异常名贵的香料安定剂和中药材。


生活习性:喜在热带、亚热带的温暖海域活动,抹香鲸通常是一雄多雌的家族生活,每个家族的成员数量不等,有的是几头,有的甚至几十头。抹香鲸性情凶猛,喜欢吞吃章鱼、乌贼、锁管等动物,且食量极大,日食一吨不在话下。


生长繁殖:妊娠期12-16个月。每胎仅产1仔,偶见2仔,幼仔体长4-5m,哺乳期1-2年,7-8岁时性成熟,最长寿命可达75年。

地理分布:在我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台湾海域和南海。


保护级别:该物种属于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在CITES中属于附录Ⅰ,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评估等级为“濒危”,在IUCN红色名录中评估等级为“易危”。


标本收藏情况:共2件,于1985年12月采集于福鼎秦屿,分别制作成骨骼标本和皮张标本各一件。


(注:作者吴志跃系福建博物院院长 王乾坤系福建博物院研究员)


《文化生活报》版面


—END—


文化生活报社出品

国内统一刊号 / CN35-0042

新媒体责编 / 汪明权

新媒体主编 / 邹璐

 
关键词: 抹香鲸科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4025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