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高祖刘邦,字季,父亲刘煓,母亲温氏(一说为王含始),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生于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街道)。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刘邦率三千乡民攻占沛县,后又投奔名将项梁,受封武安侯。前207年,率军占领灞上,迫使秦王子婴投降。因功被封为汉王。
经过几年的楚汉相争,最终打败强大的西楚霸天项羽,统一了天下,登基称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为西汉开国皇帝,在位八年,前195年6月1日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葬于长陵。

汉惠帝刘盈,汉高祖与吕后嫡长子,前210年生于沛郡丰邑。在位七年,前188年去世,年仅二十三岁,葬于安陵。

前少帝刘恭,汉惠帝刘盈长子,前192年生于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西安),西汉第三位皇帝,在位四年,因口出怨言,冒犯了太后吕雉,被吕雉废黜并暗中杀害。

汉后少帝刘弘,原名刘义。汉惠帝刘盈第四子,在位四年。吕雉死后,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刘恒即位,汉文帝下令杀死刘弘及其四个兄弟,汉惠帝刘盈一脉绝后。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前203年生于河南荥阳县。前180年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拥立为帝,在位二十四年,统治期间,国家强盛,百姓小康,史称“文景之治”。前157年去世,年四十七岁,葬于霸陵。
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嫡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88年十二月初五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前157年继位,在位十六年,开创文景之治,承前启后,造福于民,维护统一,平定七国之乱。前141年正月去世,年四十八岁,葬于阳陵。

汉武帝刘彻,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所生嫡长子,十六岁继承大位,在位五十四年,废除百家,独尊儒术,颁行推恩令,裁抑丞相职权,加强皇帝手中的权力。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北击匈奴,迫其匈奴远迁漠北;派张骞出使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南征闽越、南越等地,设置郡县,加强大汉东南和西南地区的管控。

前87年汉武帝去世,享年七十岁,葬于茂陵。

汉昭帝刘弗陵,汉武帝刘彻幼子,因宫廷发生“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汉武帝临终前“杀母立子”,刘弗陵被立为太子。前87年继位,在位十三年,开启“昭宣中兴”的良好局面,前74年四月十七日去世,年仅二十一岁,葬于平陵。

汉废帝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因汉昭帝刘弗陵去世,无有子嗣,刘贺被征召入朝,继承皇位,在位二十七天,被权臣霍光、张安世等废黜,降为山阳郡。前63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釆食于豫章郡海昏县,前59年去世,葬在江西新建县大塘坪观西村墎墩墓。

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悼皇考刘进之子。权臣霍光、张安世废刘贺后,拥立刘病已为帝,在位二十六年,综合国力达到鼎盛,史称“孝宣之治”或“孝宣中兴”。前48年去世,年四十三岁,葬于杜陵。

汉元帝刘奭,汉宣帝刘询长子,前75年生于京兆郡长安县,前48年继位,在位十六年。前33年去世,年四十二岁,葬于渭陵。

汉成帝刘骜,字太孙,又字俊。西汉第十二位皇帝,前51年生于京兆郡长安县,在位二十五年,沉湎酒色,荒于政事。前7年去世,年四十四岁,葬于延陵。

孝成许皇后,汉成帝刘骜第一位皇后,汉元帝刘奭的表妹,失宠被废,服毒自杀。

赵飞燕,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与妹妹赵合德同侍皇帝,宠冠后宫。因汉成帝刘骜四个儿子都夭折,赵飞燕拥立养子刘欣为皇太子,被汉哀帝刘欣尊为皇太后,汉哀帝去世后,汉平帝即位,赵飞燕被贬为孝成皇后,一个月后又被贬为庶人,当日自杀身亡。

赵合德,汉成帝刘骜宠妃,赵飞燕的妹妹,汉成帝去世后饮毒自尽。

汉哀帝刘欣,汉元帝刘奭之孙,刘成帝刘骜的侄子,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出嗣汉成帝刘骜为子。在位七年,前1年去世,年二十五岁,葬于义陵。

汉平帝刘衎,原名刘箕子,刘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汉哀帝去世后,王莽弄权,拥立刘衎为帝,在位七年,传说被王莽毒杀,年仅十四岁,葬于康陵。

刘婴,即孺子婴,汉平帝去世后,王莽专权,立两岁的刘婴做了皇太子,刘婴做了三年皇太子后,被王莽废黜。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刘婴长期被囚,变成了一个傻子。因王莽呼之为“孺子”,史称孺子婴。

汉更始帝刘玄,字圣公,南阳郡蔡阳县人,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王莽纂位,建立“新”。统治期间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玄在绿林军的拥戴下,登基做了皇帝,后被赤眉军所杀,葬于霸陵。

汉更始帝刘玄世系。
建始帝刘盆子,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
刘章——刘喜——刘延——刘义——刘武——刘顺——刘宪——刘萌——刘盆子

公元23年,赤眉军过式县,将刘盆子兄弟三人抢入军营,刘盆子负责割草喂牛,25年正月被赤眉军拥立称帝,改年号建始(有些史书把年号写成建世)。27年兵败,投降汉光武帝刘秀,刘秀对这位族侄孙赏赐甚厚,奉养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