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旱烟_毛主席和群众一起抽旱烟,压力大时一天50根,革命胜利后戒掉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3 00:47:2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418    评论:0
导读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一支部队,因为受到国民军的围堵到了黄河边上。黄河汹涌澎湃,水势不容乐观,渡江的风险很大,解放军前有黄河,后有追击的逃兵,陷入一个危机的两难选择中。 此时望着汹涌的江水,毛泽东表情平静,转头对警卫说:“别慌,给我拿支烟来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一支部队,因为受到国民军的围堵到了黄河边上。黄河汹涌澎湃,水势不容乐观,渡江的风险很大,解放军前有黄河,后有追击的逃兵,陷入一个危机的两难选择中。

此时望着汹涌的江水,毛泽东表情平静,转头对警卫说:“别慌,给我拿支烟来。”警卫员手中没有烟,连忙挨个问周围的战士们:“哪个同志有烟啊,得胜同志要抽烟。”当时毛主席化名李得胜,取“旗开得胜”的寓意。

在要到烟后,警卫立即将手中的烟递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利落地点上了烟,一根烟抽完之后,他望着江水,立马下令:“不过黄河,立即回头!”

抽烟的毛主席

这个判断果然是正确的,国民党军队早就设好了包围圈,而毛主席一根烟时间中做的这决定,正好出乎国民党的意料,成功突围。

毛主席嗜烟如命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了,但是在重庆谈判的时候,因为蒋介石不抽烟,毛主席为了表示自己的风度和谈判的诚意,在谈判期间居然一根烟的都没有抽。抽烟的朋友一定都知道,连续43天不抽烟,对于一个烟瘾很大的人来说是多么困难!由此可见,毛主席的定力着实令人佩服!

重庆谈判之后,蒋介石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他私下里对陈布雷说:

“毛泽东这个人不可小觑啊,他之前的嗜烟如命是人尽皆知的,但这次会谈,因为我不抽烟,他也不抽,一个多月,他一根烟都没碰,一点也没有焦躁,看着就像不抽烟的的人一样,这种精神和决心,我见所未见,我们可不能小看了他。”

其实,毛主席的烟瘾大人尽皆知,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抽烟是他在革命事业的重压下养成的解压习惯。因此,他为了革命胜利而不吸烟,这也很容易理解了。但他嗜烟到底有多严重?乃至连蒋介石都对此有所耳闻!

毛主席和蒋介石

  • 革命时期形成烟瘾

毛主席是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已经无法追溯了,但据记载,早在井冈山时期,毛主席就有相当严重的烟瘾。当时由于我党的革命事业才刚刚起步,条件又十分艰苦,连饭都吃不好,因此香烟更是稀缺品,毛主席当然不可能搞特殊。但他由于革命事业的压力和革命理论研究,需要动用很多的脑力,于是他自然就把烟当成了一种清醒剂,让他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思考。

在物资紧缺的时候,他的烟从哪里来呢?答案是跟着老乡们一起抽旱烟!这种烟是当地人自己种的,没有经过加工,烟叶子摘下来晒干之后,把它碾碎,用纸卷裹起来,一根烟就做好了。

这种烟跟用烟斗抽的感觉差不多,没有滤嘴,烟雾直接就进入人的口腔,对身体危害很大,但也非常提神,对于毛主席来说倒是很合适。知道了毛主席好抽烟,很多老乡都会主动送烟给毛主席。

毛主席在井冈山/绘画

毛主席吸烟是为了提神和帮助思考,自然也就对烟的好坏没有什么要求,一般就是有什么抽什么,什么劲儿大抽什么。

毛主席抽旱烟也就成为一段佳话,他后来回忆时还打趣说:

“我吃的是百家饭,抽的是百家烟。”

毛主席和群众交流

毛主席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熬夜思考和工作。因为晚上很安静,而且思维活跃,总是能够有所突破,他的很多革命理论都是在晚上写成的,比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等。

虽然晚上思维活跃,常常会产生很多新的想法,但这样的作息毕竟还是违背了人的正常生物钟,难免有犯困的时候。于是毛主席就一直用这种旱烟提神,他每晚都伏案工作,在微弱的油灯和烟雾缭绕的环境中工作,伟大的思想就是这样产生的。主席为了中国的革命道路付出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才有了我党的革命成就。

延安的窑洞中写《论持久战》,是毛主席抽烟最严重的时候,他一天就要抽50、60根。这样不要命的吸烟当然也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医生多次劝他戒烟,告诉他抽烟的危害,毛主席每次听到这话就回答说:“还是等革命成功再戒吧!”

  • 不管好坏,烟不离手

毛主席吸烟是为了提神和帮助思考,自然也就对烟的好坏没有什么要求,一般就是有什么抽什么,什么劲儿大抽什么。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的烟除了从老乡送的旱烟和供给的国产卷烟,更多的还是来自于战争中的缴获,所以他偶尔也能弄到好烟抽。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接受着美国的资助,他们抽的香烟都是进口的“555”。当时我军经常缴获国民党的物资,蒋介石还被戏称为“供给部长”,这些缴获的物资中,就包括“555”。这种烟深得毛主席喜爱,因为它劲儿大,烟足,非常提神。

555香烟

在抗战的后期,毛主席染上了肺炎,白求恩医生勒令他戒烟,他这才被迫戒烟。但是,随着抗战的结束,国民党挑起解放战争,毛主席由于巨大的革命压力又复吸了。

这也是开头所讲的毛主席在重大战略决策时的习惯——必点一根烟。那时候警卫员手里没有烟,可能就是因为毛主席戒烟了一段时间的缘故。在他那次戒烟之前,毛主席的警卫员的职责内,有三样东西绝对是他们的主要任务:“首先是文件,其次是书报,第三就是烟。”无论好烟坏烟,都绝对不能断。

复吸后的毛主席抽烟更严重了,因为他知道这次战争的结果,是决定革命是否成功的关键。在指挥三大战役时,毛主席的指挥室里常常是烟雾缭绕,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着了火。在高压下,毛主席只能借助烟的来使自己达到一个清醒和思维敏捷的状态,他必须时时刻刻“全副武装”,因为他知道,前线战士的生命和革命的前途都在自己的肩膀上。

建国之后,革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时候毛主席可以担子轻些,慢慢戒烟了吧?但是他觉得还不行,中国的革命事业才刚刚开始,他仍然在根据现实情况改进自己的革命理论。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革命成果还需要进步一巩固和突破,毛主席先后写出了《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等重要著作。

这些著作的背后,当然还是离不开烟。这时候经济条件好了许多,毛主席也开始尝试了不同牌子的烟。原本他抽惯了“555”,但是他觉得“555”太贵了,而且是外国货,进口麻烦,于是开始在国产的烟当中物色。

在1961年的时候,毛主席在医生的介绍下了解到了一种可以过滤尼古丁的烟嘴,可以减轻吸烟对身体的危害,于是便委托外交部购买。外交部将过滤嘴送到中南海,还交给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往来款项结算通知书》。管理员本来准备将这个费用报销在招待费中,结果被毛主席发现了。

得知情况的毛主席非常生气,严肃地批评了他,坚持要自己付钱,让管理员从他的工资中支取。但他的工资哪里够,建国时他的工资五百多,后来由于财政困难,他自己申请降薪降到了四百多。平时除去开支后,基本没有多少盈余,最后还是从他的稿费中支取的。

毛主席的烟瘾极大,中南海几乎是随处都可以看到摆放的烟,方便他随时都能找到。出门的时候,工作人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帮毛主席带足了烟,不仅要考虑量的问题,还要注意烟的保存。因为天气原因烟很容易湿润,口感就差了,为此工作人员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个金属烟盒。

  • 以烟会友

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在松山一号公寓开会的时候,他便用中华烟来招待客人。他对客人们说:“要抽烟的自己拿。”说完,他自己却在身上摸了半天,摸出半截烟来:“我自己有。”然后对周围的人说:“大家不要客气,这是招待所招待你们这些客人的,我可不揩油咯。”

大家看主席抽着半截烟,心里都被毛主席的节俭给打动了,愣是不愿意抽摆在桌上的那些中华烟。但他们全程都和毛主席聊得非常开心,一番交流下来,大家也对这位平易近人的主席心生敬意!

1961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毛主席接见了他。在两人的交流中,蒙哥马利得知了毛主席喜欢抽烟,于是拿出一盒“555”牌香烟:“主席先生,送您一盒英国的香烟。”毛主席接过这盒熟悉的“555”香烟,虽然这个烟已经换了包装,但他还是从中回忆起了自己的革命岁月,心里感慨万千!他一边接过烟,一边感谢,并转身就叫自己的警卫员,拿来了自己收藏的名茶回赠给他。

回赠了礼品还不够,第二天,毛主席就写了一首《水调歌头·游泳》送给蒙哥马利,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蒙哥马利没有想到,自己的举手之劳,居然用一盒“555”,得到了毛主席的书法来回赠,他不禁惊讶于毛主席的风度。这份礼物,也是毛主席送给英国人唯一一件书法作品。

水调歌头·游泳临摹版

  • 离不了烟,戒不了愁

当然还有一点,“555”还承载着毛主席的私人情结!在战争年代,“555”是作为战利品从敌军中缴获,而现在却成了外国友人送给中国的礼物,这本身就激起了毛主席的无限感慨,这何尝又不是意味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呢?

  • 离不了烟,戒不了愁

毛主席嗜烟如命,其实还跟他一直以来的都靠烟解闷和消愁有关。朝鲜战争的时候,得知毛岸英去世的消息,毛主席一言也不发,而是安安静静地坐着抽烟。他抽完一根之后,突然找不到火柴盒了,浑身上下摸了个遍,警卫员连忙把火柴递过去。火柴就在毛主席面前的桌子上,但是他恍惚间却连眼前的火柴盒都没有看到。

警卫员后来回忆的时候还忍不住落泪,说毛主席当时抽了五六根烟,然后说出一句:

“战争嘛,都是要有牺牲的,不会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特殊对待。”

作为一个老年丧子的父亲,他只能用烟来消愁,他周围人回忆道,那段日子,他抽烟格外厉害,一方面是因为要指挥朝鲜战场,一方面是消解丧子的苦闷。

毛主席和毛岸英

毛主席从来不将自己的情绪留给他人,而是用抽烟来缓解,他在别人面前一直都是笑着的。毛岸英牺牲后,因为怕儿媳刘思齐难过,他隐瞒了她足足三年。这期间他还笑着和她聊了毛岸英小时候的事,但背地里他常常为儿子的死难过,烟也抽得多了。吸烟何尝不是毛主席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法宝呢?几根烟燃完,好像烦恼也就随风消逝了。

毛主席何尝不清楚烟的危害,但烟已经陪了他半辈子,实在是戒不掉了。他自己抽烟很严重,但是却一直告诫周围的年轻人不要抽烟:

“别学抽烟,烟里有尼古丁,害人得很,我是想沾上了瘾,戒又戒不掉。”

医生多次劝他戒烟,他要么是说自己实在戒不了,要么嘴上答应,实际上又控制不住。医生为了他的健康,多次让他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去劝谏,都没有成功。

毛泽东和女儿

有一次秦基伟在上甘岭战役后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在交谈过程中,毛主席习惯性地递烟给他。但秦基伟因为觉得在毛主席面前抽烟不好,而且他早有戒烟的念头,于是干脆就对毛主席说:“报告主席,我不抽烟的!”毛主席面露惊讶,但是很快心领神会,没有再劝。

秦基伟

秦基伟回去之后,就果真再没有抽烟,他的部下都很惊讶,怎么去见了主席之后就不抽烟了,难道是主席勒令他戒烟?但是毛主席自己也是老烟民啊,于是他们忍不住直接问了秦基伟其中缘由。秦基伟回答说:

“我在毛主席面前说了自己不抽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怎么能出尔反尔?”

部下们见他这样说,对他的敬意也油然而生。果然,他说到做到,从此之后真的戒掉了烟,这种毅力着实令人佩服。

秦基伟

陈毅戒烟,是连毛主席都没有想到的。有一次陈毅坐车,两个小时的车程中,抽了不下十根烟。司机师傅看他抽烟这么厉害,就问:“陈老总,抽烟有什么好处吗,你一下抽这么多?”陈毅立刻羞愧地说:

“抽烟没有任何的好处,我看它在燃,感觉自己也被烧了似的,但是上瘾了就控制不住啊,等我闲下来,一定戒了。”

1954年的时候,陈毅得了支气管炎,每天咳嗽不停,医生勒令他戒烟,他也连声答应。在回去车上,陈毅愣是没有抽一根烟,司机见此,都忍不住好奇地问他:“今天陈老总再怎么不抽烟了啊?”陈毅说:“医生让我戒烟嘞,我再也不抽了。”司机师傅早就知道他的烟瘾,听到这话笑出声来,答了一句:“我不信您坚持得下去,怕又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吧。”陈毅被他这话刺激了:

“我原名叫世俊,后来觉得要成大事必要有毅力,才给自己取了陈毅这个名字,我这就拿出点毅力给你瞧瞧!”

陈毅

果然这句话一出,陈毅真的不再抽烟了,不仅自己不抽,别人抽的时候他也忍得住。后来和毛主席见面,主席顺手就递给他一支烟,他连忙摆手拒绝:“我早戒了!以后都不抽。”毛主席一惊,老烟友陈毅居然都戒烟了,随即感叹道:“还是你有毅力呀,我戒不掉啊!”

这么多烟友戒烟,有刺激到毛主席表现自己的毅力吗?结果还是没有。毛主席一直把烟当成自己的“精神安慰”,只要他肩上的担子一天不减轻,他就一天离不开烟。即使是新中国不断进步,人民生活逐渐改善,毛主席也还是想着在怎么把中国建设得更好,从来不愿松懈。

陈毅和毛主席

  • 晚年多次戒烟

毛主席是最擅长听取别人意见的,只要是合理的,他从来都采纳。但他唯独不听一个人的意见,那就是他的保健医生。医生一直都在劝他戒烟,甚至还设法让周围的同志们把毛主席的烟藏起来。但毛主席总是有人给他递烟抽,根本不愁没有吸烟的机会,这让医生十分无奈,但也拿他没办法。

后来医生只能设法为他买进口的过滤烟嘴,希望能减轻对身体的伤害,毛主席也希望既能过烟瘾,又少伤身。但烟嘴买回来,他试着用了几次,发现过滤过的烟抽着始终不是那个味,所以用得不多。

这种雪茄来自四川的什邡烟卷厂,包装很简陋,就是普通的一张纸。但是这个烟叶却极其特殊,抽起来既过瘾又不会咳嗽,对身体的伤害要小很多,这种烟很快成为了中央采购的“毛主席特供”,他对这种烟爱不释手。

但是后来这个雪茄的购买要好多手续,可能出现不安全因素,中央方面就停止了这种烟的采购,毛主席又只能抽回原来的卷烟。

毛主席周围的工作人员,为了让毛主席能够再抽到这个烟,打算让北京烟厂的几个老同志学着做这种雪茄,结果愣是没做出来。因为这种烟的烟叶就是当地人的土办法种的,制作也是古法新用,品质甚至不输国外的雪茄,所以北京的烟厂自然无法复刻出来了。

到了七十年代,毛主席身体渐渐地变差了,医生又动了让他戒烟的念头。一次生病时,毛主席自己已意识到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他就抽着烟感慨地说:“哎呀,这人病了,烟都没味儿。”

经过这次的教训,毛主席真的下定决心戒烟了。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只要是决心做的事,便没有不成的,跟蒋介石重庆会谈那次就足以见得。果然,这之后毛主席就真的不再抽烟,他下令让自己的警卫员撤下了所有的烟具,身上只留一根烟,这根烟不是用来抽的,而是在他烟瘾犯了用来闻的。香烟作为跟了他63年的老朋友,光是闻闻味道,也能让他安心一些。

有一次周总理来找毛主席,看着毛主席拿着一根烟不停地闻,有点坐立难安的样子,知道他烟瘾犯了,就劝道:“实在不行,就抽一根吧。”毛主席看着周总理严肃的脸,笑着放下了烟:“我忍得住,不抽了,我早戒了。你最近什么时候看到我抽烟的?再不抽了。”

从这时起,直到毛主席去世的两年间,他都没有再抽过烟。主席在生命的最后两年能戒烟的原因,也许是知道自己已经为革命奉献了一辈子的时间,最后的时光,应该要找回自己的平静了,好好地度过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光。

他从心里卸下了自己背了几十年的担子,因为他已经看到有一大批能力出众的后生能够接下他的担子将中国变得更好。但是,只要毛主席闻一闻烟味,就能马上从中回忆起之前自己为革命奉献的峥嵘岁月,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毛主席——伟人千古!

 
关键词: 旱烟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408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