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女人,迅速的从人群里穿过来,将一把红色钞票塞进巢金云手里。中年女人紧攥住她的手,使巢金云不由得一同握紧了那一把红色钞票。
“巢娭毑,我要三百斤蛋黄的,两百斤五仁的,你帮个忙吧”。
巢金云没搭话,一把将手从对方的手和钞票里头抽出来。用力大了些,一百元的纸币往地上掉了两张,她弯腰捡起,递给中年女人,然后边走边挥挥手。
“你别求我,还那么些排队的人,我也没办法。”
被食药监局点名批评
2017年9月4日,食药监局对巢娭毑糕点店进行检查,点名批评,被通报批评的原因大概是两点。
第一, 巢娭毑糕点店操作台有污物、灰尘,原料未能提供检查合格证明等;
第二,月饼有超重问题,工作人员表示更换模子大小不现实,只好改变销售手法。
此前,“巢娭毑”还被爆出原料乱摆放、添加剂未现身配料表,非纯手工制作等问题。
检查的这天有媒体跟随,镜头里面,巢娭毑本人穿一身白色工作服,戴白色低檐帽子,已经花白的头发从耳廓散出几根。
巢娭毑侧身站着,对着镜头,承诺针对食药监局的问题做出改进,保证不再有同样的问题。短短几句话,她越讲鼻音越重,断断续续,边说边撩起白色衣角抹眼泪,眼眶红肿。
事情迅速发酵至整个长沙,甚至全国。网络上,抵制谩骂的顾客很多,看热闹的同行也不少。对着一个62岁的老太婆,嘲笑、讽刺、谩骂,各种口水轮番上演。一饼难求、火爆天际的巢娭毑月饼似乎一夜成了众人踩的对象。
塞一叠钞票的中年女人
2015年中秋,腾讯大湘网原创栏目长沙客采访了火爆长沙的“巢娭毑”糕点店老板巢金云。两年后的中秋,我们再次来到桔园路巢娭毑的月饼作坊里。
这时候是9月中旬,农历7月末。离中秋节还有半个月时间,离“巢娭毑”糕点店被食药监局点名的事过去了两天。
长沙市雨花区桔园小区,在通往巢娭毑糕点店的路上,远远地看见一群黄牛摆摊在这里。
这里边有三四十岁,穿着体面的中年女人,也有踩着拖鞋、一脸油光嚼槟郎的男人。他们架着阳伞,搬个板凳坐在路边,跟前都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黄色麻质装的“巢娭毑”月饼。
黄牛们看起来挺悠闲,互不争抢生意,大多磕翘着二郎腿,磕着瓜子儿。过路的人或车来了,他们便大声吆喝一句,“买月饼不,正宗巢娭毑月饼,早上出炉的。”
回应的人并不多,偶尔一两个走过去看的,听了价钱后随即转身又走了。黄牛们一点也不着急,还顺手给指个方向,示意巢娭毑的店得从这条路走。边指路,边冲着顾客的背影笑着喊,“等下早点过来,不然这里也卖完了。”
黄牛没有瞎指路,从他们摆摊的点再走几步就是巢娭毑的店。
店面整体不大,一个收银窗口,一个拿月饼的台子。一个台阶下去就是一条窄窄的巷子,窄窄的,被来购买排队的顾客挤的水泄不通。于是有人用铁栅栏把窄巷子再隔成两行,一行进,一行出。
大概九点,巢娭毑端着一盘刚出炉的月饼出来,给外面排队的顾客一人发上一个。这里的人大多数排了很久队,有的凌晨就赶过来,早饭都没吃上。
巢娭毑发的月饼是蛋黄馅儿的,刚出炉,冒着油,散着香。这是店里面最贵的一种,41块钱一斤。
众人忙着吃月饼,一早到现在拥挤嘈杂的场面稍稍平静了下来。巢娭毑碰上几个相熟的老街坊领居,同他们隔着人群打招呼。其中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女人,迅速的从人群里穿过来,将一把红色钞票塞在她手上。中年女人紧攥住她的手,使她不由得一同握紧了那一把红色钞票。
“巢娭毑,我要三百斤蛋黄的,两百斤五仁的,你帮个忙吧”。
巢娭毑没搭话,一把将手从对方的手和钞票里头抽出来。她用力大了些,一百元的纸币掉了两张在地上。巢娭毑弯腰捡起,递给中年女人,然后边走边挥挥手。
“你别求我,还那么些排队的人,我也没办法。” 中年女人一脸失望的望着巢娭毑背影,手里的钞票被攥成一团。
像她这样拿着钱,买不到,一饼难求的局面不是稀罕事儿。这有点像国内外好些限量款的奢侈品,月饼和奢侈品,比较起来令人瞠目结舌。
27年的“巢娭毑”糕点店
巢娭毑本名巢金云,1955年生,今年62岁。
桔园路上的“巢娭毑”糕点店1990年开,到今天已经27年。这里原来是省政府机关的食堂,巢金云九十年代在食堂里卖糕点,后来食堂拆了,她舍不得食堂里那些老顾客,又在原来的地方做起了现在的“巢娭毑”。
巢金云没念多少书,初中后就辍学了。辍学时候碰上修湘江大桥,她十几岁年纪便跟着一群男人去江边上挑土。后来桥修完了,她没别的事可做,又被家里头送来糕点厂学手艺。
糕点厂虽是“厂”,在那个年代做的却全是手工活儿,看不到什么机器。且所有吃食最讲究真材实料,份儿足,不然就是欺骗了人民群众。
巢金云年轻肯干,三年学徒出来就被调到省机关食堂里去做。做的东西和现在一样,平日里是桃酥、鸡蛋糕,到端午节包粽子,农历6月尾便开始做上月饼。
月饼馅儿有许多,巢金云只做两种,五仁和蛋黄。1990年,巢金云自己开店时候,蛋黄馅儿的月饼卖到了15块钱一斤,供不应求。这中间原因也很简单,她现做现卖,不放添加剂,追究到现在这个时代,愈显难能可贵。
巢金云的店做到现在,每年只做中秋节前后两月。她请了二十来个人,加上女儿一起,每天从早上五点到深夜。工人要求也是全手工,都是她手把手的教过的,一天三四百的工钱。
过了中秋节的点,一年四季的其它时候巢金云都是无声无息的,她解散所有员工,自己零零散散卖点桃酥,又回到九零年刚开店时候的模样。
“她就举报自己人”
巢金云说,她本没有太大野心,做了四五十年月饼,巢娭毑火到这个地步,她也没开几个分店,或者是招商加盟。
外头假冒她名号的不少,且大多是些黑作坊,这里头不乏巢金云自己的亲戚。四姐和外甥女就曾因为仿冒被查,据说是巢金云亲自举报。
巢金云的六弟巢双龙在南门口另起炉灶开了一家“巢嗲嗲”。起初巢金云不大高兴,后来一看弟弟是正规生产,干净卫生,虽出自本家,却不打她的旗号,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各路来历不明的“黄牛”
巢金云辛苦了一辈子打出的“巢娭毑”品牌不仅使自家人眼红,在桔园小区的路上,那些黄牛靠着倒卖她的月饼,一个月竟也能赚个好几千块。
有媒体曾报道,黄牛们和巢金云是串通好了的,把月饼高价倒卖出去,钱两边平摊。
但实际上,大多数黄牛巢金云表示她都不认识。黄牛也分好几种,一部分是糕点店的小区附近的居民。因为买月饼需先拿号,号在每年中秋节前的一个月开始发,趁着天时地利人和,这些黄牛总是先外人一步拿到号。
拿了号,黄牛凭号子买月饼,高价再卖出去。41块钱一斤的蛋黄月饼,黄牛们曾经炒出150一斤的高价。还有些人干脆直接倒卖号子,一张排队的号子最高卖出过140块。
另外一些黄牛,大概就是些无所事事混迹社会的人。
去年时候,一群彪形大汉乌泱泱的走到巢娭毑糕点店门口,挤散一群正在排队的人。
他们找巢金云卖月饼,她不给,便直接七八个人上来围着她,也不管眼前的人已经是一个过了六十岁的老婆子。后来再一行人冲进去砸锅摔碗,一片狼藉。
巢金云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她不禁感叹自己一把年纪了心脏算好,当时没吓出个毛病,现在还能继续做月饼。
她还感谢砂子塘的派出所,他们后来专门派警察来维持秩序,这样的情况就少有了。她不至于因为做个月饼倾家荡产,丢了性命。
“巢娭毑”和“互联网”
黄牛的事便是这样,外头传言千百种,各种古怪离奇的说法都有,甚至说她和黄牛分了钱一起出去旅行。
这些东西,巢金云一把年纪了都可以不计较,毕竟是捕风捉影的事。最让她耿耿于怀的还是关于“巢娭毑”糕点店的那些事儿。
前一阵,有家媒体曝光“巢娭毑”的生产作坊不卫生,多处有问题。
巢云金从微信上看到别人推送来的报道,不看还好,一看便吓她一跳。她愤怒的指出那篇报道里面的图片分明不是她家的作坊,里头的人穿的工作服和她的“巢娭毑”糕点店的完全不一样。
这是一个冒牌的黑作坊被查,移花接木到火爆长沙的“巢娭毑”。报道火了,巢金云顺其自然的又挨骂了。她一把年纪了半夜做梦,四处都听见骂她的声音,她想解释,竟然不知向谁去说。
巢金云听不出骂声从何处来,也不知该找谁去争辩。
这不是往常做梦,这是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过去几十年教了她一手好的做月饼手艺,却没来得及教她如何面对来自虚拟的互联网世界。
岁月不饶人,巢金云62岁,她老了。
做了一辈子月饼
从十几岁到六十岁,从糕点厂的女工到“巢娭毑”糕点店的老板娘,巢金云这一辈子都在做这一件事。她仔细想想,自己除了做月饼似乎再无其他爱好。
如今新时代的口水不断的淹没巢金云,她有些想不干了,又舍不得每天辛苦来排队的顾客,舍不得那些吃了她几十年月饼的老长沙人。
外界的报道似乎没有影响到巢娭毑,桔园小区里排队的人并未少。
不喜欢巢金云的人很多,依旧信任她的却也不少。来路不明的黄牛们依然在那里摆着摊磕着瓜子,逢过路的人就吆喝。
“排不到队回头来买啊,早上出炉的巢娭毑月饼,卖完就没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