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京能集团_再次解决同业竞争!京能集团“清退”金泰地产资产包(金泰地产和京能置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3 00:48:0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366    评论:0
导读

图片来源:国资京京官微 梁学城/发自北京 6月27日,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披露,北京金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泰地产”)转让北京金泰卓越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泰卓越物业”)100%股权,底价5758万元,信息

图片来源:国资京京官微

梁学城/发自北京

6月27日,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披露,北京金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泰地产”)转让北京金泰卓越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泰卓越物业”)100%股权,底价5758万元,信息披露截至7月22日。

企查查显示,金泰卓越物业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2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物业管理、房地产经纪、出租办公用房等,金泰地产持有100%股权,也是其旗下唯一物业管理服务的公司。

截至2022年3月31日,金泰卓越物业营业收入为1192.24万元,营业利润为7.84万元,总资产为4672.59万元,总负债为3391.32万元。

据悉,2014年12月,根据北京市政府统一部署,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能源投资”)与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京煤集团”)合并重组。2016年3月,北京能源投资名称变更为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京能集团”)。

而金泰地产便是京煤集团旗下资产,京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能置业”)则是京能集团控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此次重组导致京能置业和金泰地产双方业务线形成同业竞争。2021年1月,京能置业在公告中披露,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京能集团决定对金泰地产现有业务三年内完成退出,不再拓展新项目。

在合富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李兴旺看来,京能集团的此番操作在解决了同业竞争问题的同时,也得以控制地产投资,未来将更多精力放在能源产业上。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苏义华表示,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过程中,由于行业、产业的重组,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重组、吸收合并的企业出现了业务重合的情况,极易导致上市公司被动产生同业竞争。特别是电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的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庞大,下属公司众多,在整合过程中尤其容易产生同业竞争问题且解决困难。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各种股权交易、并购重组将不可避免,那么因此而产生的同业竞争也会随之增多。”苏义华说道。

为避同业竞争做“割舍”

2004年12月8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出资设立、注册资金达到130亿元的国有独资公司京能集团正式成立。

记者了解到,京能集团是在以原北京国际电力开发投资公司和原北京市综合投资公司这两家公司为基础合并重组的新公司,在北京市政府电力能源的投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此之外,京能集团还进行跨越式发展,投资的领域关系到多个行业,例如电力能源、节能环保、热力供应、地产置业以及金融证券等行业,投资的区域是以北京市为中心,逐渐向附近地区扩展,涉及的省、市、自治区有山西、内蒙、宁夏、四川和云南等地区。

重组之时,京能集团和京煤集团均已在资本市场立足。其中,京能集团手握上市公司京能置业和京能电力,而京煤集团为上市公司昊华能源的控股股东。

根据当时的整合方案,要将京煤集团的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给京能集团,并由京能集团对京煤集团行使出资人职责,京煤集团保留独立法人地位并改制为一人有限公司。而金泰地产便是划拨的资产之一,这也就成了金泰地产与京能置业同业竞争的导火索。

殃及池鱼,作为金泰地产的下属企业,金泰卓越物业也被摆在了货架上。事实上,这也不是金泰卓越物业第一次被出售,该公司的股权转让消息早在2022年5月初,即被金泰地产挂上了北京产权交易所。只是,当时金泰地产并未披露具体的转让价格。

2021年12月和2022年3月,金泰地产曾两次挂牌转让所持有的内蒙古大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转让底价分别为2.13亿元和1.91亿元。相比第一次挂牌,其第二次挂牌底价降低了约1600万元,不过依然至今未能成功交易。

京能置业同样也做出了割舍。2021年8月30日,京能置业发布公告称,拟以3.61亿元收购金泰地产持有的丽富地产100%股权。2021年10月25日,京能置业公开挂牌转让京能物业公司100%股权及相应债权。最终,京能物业公司100%股权成交价格为0.29亿元,并收回债权0.46亿元。

事实上,这也不是京能集团第一次出现同业竞争。2010年,京能集团作为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能热电”)实际控制人,双方旗下电力热力资源业务出现重叠;2011年与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重组后,双方旗下热力能源业务出现交叉竞争;

彼时,京能集团为解决同业竞争,京能集团承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将京能集团煤电业务资产及燃煤热力项目注入京能热电。

地产板块发展坎坷

资料显示,京能置业立足北京及首都经济圈,目标为深耕京津冀经济圈,全面拓疆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

不过,京能置业近几年发展得并不顺遂。拉长时间线,京能置业从4年前开始业绩承压。2018年~2020年,京能置业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持续下滑,总负债连年攀升。财报数据显示,2018~2020年,京能置业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372万元、1889万元和-7124万元;总负债分别为36.51亿元、92.17亿元和149亿元;经营现金流分别为-4.608亿元、-53.31亿元和-6.11亿元。

京能置业对此表示,一方面是由于2020年度无新增竣工项目,可结转商品房大幅减少,另一方面是预售项目尚未达到交付条件,不符合收入确认标准。

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对记者称,京能置业空顶着北京的名称,在北京的土地项目却越来越少。其开发的项目主要分布在外地,而且多是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大西北。而三、四线城市,正是中国房地产过剩、去库存最头痛,泡沫最大的地方。

不过,从2021年年报来看,京能置业业绩大幅回升,营业收入也几乎创下新高。财报显示,2021年,京能置业实现营业收入21.33亿元,增幅高达554.86%;利润总额1.29亿元,增幅为305.47%;资产负债率80.16%。

此外,相比起在规模竞速中“攻城略地”的房企,京能置业在土地市场上尤为谨慎,相对处于“一年一拿地”的状态。记者了解到,2021年上半年,京能置业无新增土地储备面积,无新开工面积。直到2021年底,京能置业才联手龙湖启动当年首次拿地动作,竞得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地块,随后公布案名:京能龙湖·熙上。

记者了解到,拿地前夕,京能置业会习惯性地进行一轮融资。此次管庄拿地前,京能置业于11月22日申请了25亿元永续信托贷款.。

翻阅历史拿地及融资记录,2020年7月25日竞得北京门头沟龙泉镇项目前,京能置业也申请了20亿元融资,并向控股股东京能集团申请11.3亿元股东借款,合计31.3亿元。

一位京能置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京能置业原本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错过了成长机遇期,业务越做越小。在当前行业调整的阶段,就显得比较被动。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述人士回应,随着整合的推进,京煤集团旗下的房地产业务有望注入京能置业,而这有望实现集团整合后在京城空前惨烈的房企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

不过,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京煤集团在重组后,先后将煤炭开采、房地产、电力生产和京西“一线四矿”开发等业态剥离后,开始致力于打造京能文旅平台。

京煤集团目前旗下还有一家北京京能房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暂定名,简称“京能房产经营公司”),是京能集团旗下京煤集团全资子公司,是京煤集团三大主业(文旅、康养、不动产经营)之一,负责京煤集团在京不动产的管理和运营。截至目前,京能房产经营公司有员工800余人,资产总额118亿元,管理不动产面积近90万平方米,拥有写字楼、底商、平房、院落、独栋、地下空间等多种房产。

李兴旺表示,一定程度上来看,京能房产经营公司与京能置业仍旧存在部分交叉业务,只是目前并没有显现出端倪,如果一旦形成同业竞争,未来不排除京能集团会进一步清退相关资产。

国企央企加速撤离房地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平均房价每平方米不足2000元,2010年全国平均房价每平方米不足5000元,而2020年全国平均房价每平方米已经突破了“万元大关”。

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进一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买房、炒房的大潮当中去。同时,很多央企、国企也都纷纷跨行加入到了房地产开发的领域中去。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表示,与其他房企相比较,央企、国企在融资、资金、实力上都有优势,所以一直是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常客,他们的加入无形中进一步加剧了土拍的竞争程度,推高了土地溢价率,对房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量非房地产主业的企业加入房地产行业,不仅使得大量资金流入到房地产行业,推高了地价、房价的上涨,同时也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行业等造成一定的挤压效应。”

2010年,国资委为78家非房地产主业央企下达了"退房令",只留下16家主业可以经营房地产的央企。2011年又增加5家,中航神华中煤、新兴、鲁能,白名单扩展至21家。直至2020年1月,国资委再次要求央企严把主业投资方向,不得为规避主业监管要求,通过参股等方式开展中央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规定的商业性房地产等禁止类业务。

2020年,国资委将重新厘定中央企业主责主业提上日程,提出央企要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的“两非”剥离,抓好无效资产、低效资产的“两资”处置。

在这一要求下,目前众多中央企业已列出清单,明确时间表。另外,还有非主营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也有一批在大浪淘金后选择归复平静,冷静退出正在退烧的房地产行业。

2021年,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部分央企背景的险资企业纷纷开始从房地产业务中剥离出来。据媒体报道,自2021年9月3日至11月11日,中国保险旗下的子公司大家人寿已累计减持金地集团股份的比例达到了5%。无独有偶,中国人寿也已经连续5个季度减持万科A

一位棒球运动员曾提出过“甜蜜区”模型,即确定最佳的击球区,而非任何球都奋力击打,只做能力范围内的,并把它做到极致,有助于最终赢得比赛。面对房地产行业下行,主动整合自身资源,调整发展战略,或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策。

不过,在宋丁看来,国企、央企的离去,不仅不会造成楼市竞争压力减小,反而会加大楼市的竞争力,毕竟能和国企、央企竞争的房企真的不多。而随着资金非常雄厚的国企、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也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失去了大量资金的流入,这本身也是对房地产行业的一个调控政策。

 
关键词: 京能集团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413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