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零食,
是不少家长操心的问题。
近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
正式发布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
该标准将于6月15日起实施,
对儿童零食的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等进行了系统的规定,
儿童零食将结束标准“真空”,
家长给孩子买零食有了指南。
昨日,
记者在东方红大道一家大型超市看到,各类颇受儿童欢迎的零食琳琅满目,大多分散在各类货架上,并未设置儿童零食专区。随后,记者对部分家长进行了随机采访,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为孩子购买零食基本以日常习惯和孩子喜好为主,对儿童零食的标准不太了解。
国内首次出台的“儿童零食标准”具体指什么呢?
据了解,《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在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及安全性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比如,儿童零食所使用油脂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
此外,考量儿童身体的耐受性、排解能力以及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需求,还提出了少添加糖、盐、油的规定,并要求规定氯化钠、蔗糖、脂肪的限值;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零食不能“崩到小牙”;强制标出过敏原。
符合标准的儿童零食,孩子就能放心吃、随便吃吗?
对此,市中心医院儿科医生介绍,并非如此。零食中限盐限糖、不含反式脂肪酸,在健康程度上是有进步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儿童零食就能变成健康食品。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两餐之间加一些零食,可以补充必须的营养。但是,糖类、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蛋糕、碳酸饮料、冰淇淋等,都应当是被列入零食“黑榜”。
针对少年儿童的具体健康状况,可有针对性地选择零食。比如,孩子缺钙,可选用钙质饼干或增加饮奶量、奶制品等;缺铁,可选择强化铁元素的食品。对已经超重或肥胖的青少年,要严格控制零食的种类和供应量,一定要做到零食低脂、低糖和低盐的原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