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周报:下半年拉尼娜引爆农产品价格
市场表现
上周大盘宽幅震荡,农林牧渔表现尚可,板块涨幅为0.39%,跑赢沪深300(-1.69%),在中信一级行业中列位第四。细分板块方面,果蔬饮料、畜牧养殖领涨,涨幅分别为2.86%、2.03%,林木及加工、动物疫苗表现较差,跌幅分别为-1.29%、-3.29%。个股方面,大康农业领涨,上涨19.83%,大康农业、德尔未来、南宁糖业、龙力生物、正邦科技居涨幅前五,东方海洋跌幅最大,为-6.39%,东方海洋、中基健康、天邦股份、神农基因、福建金森表现靠后。
行业相关信息
上周鸡蛋、鸡肉价格小幅回调,鸡蛋大宗价为每公斤6.32元(上周6.79元),白条鸡大宗价为每公斤11.40元(上周11.50元)。生猪平均价格20.18元/公斤(上周20.92元/公斤),猪肉平均价格29.03元/公斤(上周29.83元/公斤),猪肉价格继续下跌。猪粮比价10.01,小幅下跌。豆油目前平均价格为6,057.89元/吨,棕榈油5,558.33元/吨,菜籽油6,212.50元/吨。早晚稻、粳稻均价2,585.00元/吨、2,762.50元/吨和3,150.00元/吨,小麦2,190.71元/吨,玉米1,940.62元/吨。粮食价格基本保持平稳。
行业及公司动态
习近平:扩大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中波关系迈上新台阶。
商务部四措并举促外贸回稳向好。
正邦科技:关于和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签订“农村淘宝网站”合作备忘录的公告。
中粮屯河:关于参与竞拍崇左市永凯左江制糖有限公司资产的公告。
投资建议
下半年拉尼娜引爆农产品价格。各国气象监测机构显示,接棒刚结束的厄尔尼诺事件,2016/17年度秋季和冬季将大概率发生拉尼娜天气。在中国,由于厄尔尼诺影响,南方地区出现持续强降水过程,在东南亚,厄尔尼诺则引发了持久的干旱。受干旱天气影响,大豆、小麦、玉米等作物有减产预期,从而对价格形成支撑。而即将到来的拉尼娜将导致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故可能对美国棉花、巴西大豆及我国南方水稻等种植作物的影响最大。建议投资者关注大豆、大米、棉花产业链上游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
食品安全风险,疫病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华融证券)
中粮屯河:关注糖业务利润释放及集团资产注入
中粮屯河 600737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陈佳 撰写日期:2016-05-23
报告要点
事件评论
糖价步入上涨周期,公司食糖业务利润有望大幅释放。目前公司国内外食糖产能约140万吨(含炼糖),年贸易量110万吨左右,占全国糖总进口量的40%左右。根据测算,15/16榨季全球糖缺口或达600万吨,国内缺口亦将超200万吨,在此背景下,我们判断2016年国际原糖均价18美分/磅(高点达20),中国平均白砂糖均价为5800元/吨(高点达6000~6500)。预计公司2016年食糖销量80万吨(不含贸易糖),吨糖平均成本约5600元(考虑Tully糖业),合计贡献净利润1.6亿元。此外,未来公司或将继续扩大食糖业务,重点布局广西、云南等甘蔗糖厂,并不排除依托中粮集团优势进行海外糖厂的兼并收购。
番茄业务将拓展国内市场及向终端延伸。目前公司具有年产大包装番茄酱40万吨、番茄调味品5.3万吨、番茄粉3000吨、番茄红素10吨的生产能力。近年来由于国内生产成本不断提升,番茄制品的国际竞争力随之下降,中国番茄酱出口单价已由2014年3月的1154美元/吨下跌至2016年3月的772美元/吨,两年之中降幅超过33%。而目前受制于国内饮食习惯,番茄酱国内消费量较小,因此,未来公司的番茄业务或将在维持现有产能基础上,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国内消费需求,扩展国内番茄酱市场,另一方面向终端延伸(目前为B2B模式),推广毛利率较高的番茄制品,如番茄粉、番茄红素等深加工产品。
集团糖业资产注入是大势所趋。目前除中粮屯河所属糖业资产外,集团层面涉糖资产还包括中糖公司(现有糖库20个,储存能力超过150万吨,目前已由中粮屯河托管)以及中粮农业(原来宝农业,在巴西拥有4个大规模糖厂,目前由中粮国际持股)。未来中粮集团要实现整体上市,首先需要对旗下企业的资产进行整合与重组,完成各业务板块的分拆上市,而中粮屯河作为糖业板块唯一上市平台,集团的糖业相关资产注入是必然趋势。此外,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公司在股权激励、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亦值得期待。
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别为0.07、0.10元,总体上,我们看好公司在糖价上涨阶段的利润释放以及国企改革前景,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糖价低于预期;番茄制品销售低于预期;改革低于预期。
北大荒:农林牧渔行业
北大荒 600598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 分析师:康敬东 撰写日期:2016-06-14
本期【卓越推】组合:北大荒(600598)。
北大荒(600598)(2016-6-8收盘价10.58元)
核心推荐理由:
1、清理整顿效果明显。2015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32亿元,同比下降13.9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59亿元,同比下降17.64%。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2014年3月处置北大荒米业集团有限公司股权导致2014年度合并报表形成收益6.42亿元。若扣除此因素影响,则2015年利润总额同比2014年增加5.39亿元,同比增长578.76%。2015年公司通过对下属工贸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大幅减亏,实现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减亏2.32亿元。
2、强强联合打造中国农业新品牌。合资公司佳北控股将打造全产业链大米市场高端品牌。利用联想佳沃集团的品牌优势,营销推广优势,现代企业管理优势以及互联网技术优势;北大荒及九三集团土地资源优势,自身市场优势,丰富优质的产品资源优势,尖端农业科技人才优势;智恒里海公司的海外市场优势及海外产地优势。充分发挥股权多元化的体制机制优势,能够弥补公司在市场营销、产品经营方面的不足,并有利于带动公司有机绿色农产品的种植业务,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
3、混改、农垦改革及粮食食品安全形势加速公司价值回归。毫无疑问,2016年无论是混改还是农垦改革、农村改革都将大步向前。在当前农业及粮食、食品安全形势越发紧迫的背景下,随着全球范围内诸多行业及商品价格陷入极度不景气,我们判断公司的相对价值上升是大趋势。公司巨大的资源价值在新的通胀大背景下,无疑期待重新调整和回归,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有实力的投资者,共同提升公司价值。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国际上有机农业蓬勃兴起,前所未有。国内有机农业深入人心,北大荒业绩利空出尽,公司清理整顿见效,未来有望成为有机农业龙头。我们预测公司未来三年EPS分别为0.56元、0.57元和0.63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家相关农业政策不利变化、战略合作不顺利、管理团队的变动等。
相关研究:《20151123清理整顿完成谋求发展落子》《20160323清理整顿成效显现加速发展有机农业》
隆平高科:一季报符合预期 关注外延扩张兑现!
隆平高科 000998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宫衍海,赵金厚 撰写日期:2016-05-03
公司公布2016年一季报,符合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7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6.31%,基本符合(甚至略超)我们此前增长1%的预测。扣非后公司净利润增长12.75%。每股收益0.1339元。
老品种稳定,新品种带动公司业绩平稳增长。新销售季,Y两优1号、隆平206等老品种销售稳定。部分地区销量略降但整体推广表现符合预期。隆两优、晶两优销售表现良好,带动公司整体收入、利润增长。
资源、资金优势明显,外延式扩张有望使战略更快速落地:我们认为,公司在定向增发过会后,在资金层面得到战略股东的支持,且中信集团在海内外并购资源获取,并购业务整合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公司有望在外延式扩张方面迅速加码,1)产品多元化。帮助公司进一步打造“全能型种业企业”;2)育种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这部分主要将与国外种子企业进行合作,生物育种不是外能的,需要和传统育种体系加以结合才能有突破性发展,这方面隆平高科的积累是最充足的;3)农业服务。公司此前设立湖南隆平高科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服务于农业、农民和新型的农业组织,逐步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充分发挥公司种子产业优势,实现公司“农业服务旗帜”的愿景。根据公司农业服务发展战略,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亦可成为公司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此外,公司3-5年内还有望提供优质农产品打通城市消费端;4)支撑隆平国际的海外业务发展。一方面,在政策放开后,未来拟在东南亚、美洲及非洲等目标国家建立运营中心,加快东南亚地区(印尼、孟加拉)产品研发和推广,有望加快与国外公司在业务及股权层面的合作,在海外复制第二个隆平;另一方面,在美国的研发团队与高校及海外种企有望开展生物育种、功能基因合作研发,增强产品技术实力。
极好的配置型品种,长期看好,维持“增持”评级!虽然资金到位还需一段时间,但可以预见,公司发展已重上高速轨道。此外,从基本面看,公司新品种开始放量,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等新品今年制种都在100万公斤以上,从预售情况看,产品基本脱销,16年还有隆两优534等新品上市,17年起绿色通道产品有望批量上市。在不考虑未公布的并购项目的情况下,预计公司15-17年净利润6.21/7.52/8.9亿元(盈利预测未调整),考虑增发摊薄后每股收益0.49/0.60/0.71元,16年PE42X,中国种业在粮食安全背景下,是国内重要的新兴战略产业,国内种企一定会孕育1-2家巨头,隆平目前在资金、资源上具有先发优势,长期看好,维持“增持”评级!
催化剂:海内外并购、合作落地!
登海种业:玉米种子龙头 布局正当时
登海种业 002041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吴立,刘哲铭,李佳丰 撰写日期:2016-06-08
行业处于变革的前夕
1)玉米种子处在更新换代的前夜。替代郑单958为代表的第七代杂交玉米品种很可能是同时具被郑单958的耐密性和适应性,以及先玉335的灌浆脱水快和生育期。这种性状是适应机械化籽粒收获的需要。
2)种子行业进入政策密集调整期。当前行业进入市场化改革深化阶段。政策的调整方向是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推进种企兼并收购做大做强。
3)行业进入兼并收购的高峰期。兼并收购是种企做大必经之路。当前行业进入短期发展瓶颈,库存过剩成常态,市场竞争陷入白热化。对比中美两国种业历史,我国进入种业兼并收购密集期。
公司是杂交玉米种子领域领头羊
公司科研实力业内领先,是国内杂交玉米领域的绝对领头羊。当前公司品种体系完备,先玉335处于成熟期,经过前期退货事件渐入正常。登海605、良玉99作为中坚品种,还处于成长期,是推动业绩增长的主力。登海618等新品种正在导入期,未来成长有持续性。
公司从经营细节上显露出改变的迹象
面对行业的变化,从公司的经营动向看,公司的经营理念及方式出现积极转变的迹象。这将为公司的成长注入新的活力。这种转变为公司估值提升打开了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杂交玉米种子领域的龙头企业,研发实力雄厚。公司品种储备丰富,梯队完善。虽然当前面临行业下行的局面,但公司底子仍在,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预计2016-2018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9亿、6.2亿、7.83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 0.56、0.7、0.89元,同比增长25.81%、26.2%、26.16%,给予17年30倍PE,则6个月目标价21元,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品种推广速度不达预期;病虫害风险;自然灾害风险;
顺鑫农业:5年蓄势准备造就巨大预期差 44%空间
顺鑫农业 000860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 分析师:刘鹏 撰写日期:2016-06-08
GARP策略最佳选择,成长性最好,且3年未涨(PS仅1.7倍)
顺鑫的成长性是白酒里面最好的(区域扩张能力,提价能力,本身利润率释放能力最优),而估值最低(PS角度)。目前是GARP策略的最佳选择,上半年涨的很少(年初到现在涨了9%)。具体来看:1)09年末至15年末,公司净利润增长134%,且核心产品白酒毛利贡献比例由56%提升至80%,而公司股价仅上涨26%;2)16年PS仅1.2倍(剔除肉、房地产等后,PS也才1.7倍),而最低的老白干(业务结构与公司十分类似)也有3.1倍,且行业平均水平是4.7倍。此外,我们判断资产剥离已是箭在弦上,当前是最佳入场机会。
细分行业:千万吨大众酒市场谋发展,且存消费升级
终端零售价在100元以内的大众酒市场年销量达千万吨(50元以内为主),呈稳增长态势,且集中度非常低,销量最多的牛栏山也只占3%左右。而牛二的发展机会则在于进一步攫取大众酒市场份额,以及消费升级所带来的量价齐升:1)牛二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符合大众口味的优质光瓶酒,且较早的全国化布局、市场卡位抢占大众酒发展先机,为自身发展构筑了一道坚实的护城河;2)光瓶酒提价是趋势,同类产品价格大多在25-35元,而牛栏山5年未系统提价,今年的提价是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开始。如能提到25元,则业绩能翻倍。
区域酒企的扩张启示:牛二利润率存1倍提升空间
参考大多数区域性酒企,我们认为牛二利润率不到10%,存1倍以上提升空间,且净利润年复合增速在30%以上。这些区域性酒企平均毛利率为60%,净利率超过20%。其中,最低的公司净利率也超过16%(青青稞酒,毛利率为63%);最高的是洋河股份,62%的毛利率,而净利率超30%。此外,参考洋河股份、迎驾贡酒扩张历程,省外市场成熟后,利润率可大幅提升。
风险提示:资产剥离进度较慢;白酒销售不达预期
投资建议:业务快推进与国改带来业绩与估值双升,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顺鑫的牛栏山在吨价提升、利润率释放以及区域扩张三个方面,潜力巨大,这种优势的转化将伴随国改和自身的业务推进加速验证并提升公司估值,当前是布局绝佳时机。采用分拆估值来看,不考虑地产,12个月内给予白酒16年3倍PS,对应162亿市值;肉业务,1倍PS。合计市值为192亿元,对应股价为34元,44%空间。
亚盛集团:上拓资源 下拓市场 产业链化布局提升盈利
亚盛集团 600108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赵金厚,宫衍海 撰写日期:2016-04-13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资产置换即关联交易公告:拟置出非农业资产,置入土地资产。公司拟从集团置入甘肃农垦集团拥有的5宗土地共计27.23万亩土地使用权及相关农业资产,主要坐落在河西的金塔、民乐、酒泉、山丹等地。 其中11.4万亩为农业用地(部分已有农作物种植),其余15.8万亩为宜农未开垦荒地,将在未来3-5年时间开垦。公司拟置出给集团的资产为矿业分公司、盛远分公司等四家企业。注入资产评估价值9.71亿元,置出资产评估价值9.67亿元,差额400余万元公司以现金支付。
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业绩改善并创造新增长点,传达积极信号。这是公司第三次从集团置入土地资产。此前,10-11年公司剥离亏损的农化业务,13年公司收购集团土地资产。公司此次将集团5宗土地及相关农业资产与本公司部分资产进行置换,能够更好地发挥本公司的土地资源丰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优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和产业链条,能够进一步优化本公司的资产结构和产业布局, 并减少本公司与集团之间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问题,同时也象征了集团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大力支持,投资者未来不用担心公司制度捆绑的问题。另一方面,本次置出的矿业分公司、盛远分公司、供销分公司以及持有的绿色空间100%的股权的主营业务为芒硝、原盐的开采与 销售、花卉种植等,与本公司的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且处于亏损状态(15年1-11月总计亏损762万)。
公司同时公告成立甘肃亚盛好食邦食品有限公司,用原料供应商转型品牌食品。公司拟投资5000万元,成立甘肃亚盛好食邦食品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过去几年,公司土地资源不断扩张,本次资产注入前,公司土地面积415万亩,已开垦耕地超过70万亩,统一经营模式的耕地占65%左右,现代化水平已经很高,公司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生产出大量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但由于营销的短板,品牌的缺失,公司主要在本地批发市场销售,给大型加工企业做原料供应。成立好食邦,公司将围绕产业链,以全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根本目标,实施以食品原料产业和食品产业为主的专业化、全产业链大食品发展战略,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体系,突出产业特色;借助现代营销手段,进一步做好特色农产品的 终端销售,开通大宗农产品的购销通路,形成“大流通”;把属于食品类产品、产业整合到专业化食品公司组团发展,推动形成一篮子能 够走向终端市场的农产品,用“亚盛好食邦”统一品牌,实现产业链各环节有机融合。通过互联网+ 市场营销思维,打造集优质农产品、食品加盟连锁专卖、电子商务、 团体销售、大宗批发、传统分销、大商超流通、系统采购等为一体的 优质安全农产品、食品市场体系及 O2O 的互联网+的营销平台,建立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食品产业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从而实现初级农产品就地转化为高附加价值的优质农产品、食品的市 场行为,获取更加合理的利润。大食品产业链建设完成后,预计将实现 年收入12亿元,净利润1亿元。
维持“中性”评级,关注食品端布局的催化剂。打通产业链推动产品溢价, 资产注入增加盈利能力,由于公司在食品端的布局才刚刚开始,业绩贡献的节奏具有不确定性,暂不做过多考虑的情况下,我们预计15-17年公司净利润1.24/1.61/2.1亿元(盈利预测未调整),每股收益0.064/0.083/0.11元,17年估值50X,我们暂维持中性评级,但我们强烈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在食品端布局的外延扩张,战投引入以及股权多元化发展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