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绝对是当代人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件大事,新婚的小夫妻需要“婚房”,还有考虑到以后小朋友上学的“学区房”,种种条件,让买房都是一件必须要重视的事情。但是,对于第一次买房的“小白”置业者来说,买房时置业顾问说的天花乱坠的各类专业名词到底是什么?恐怕也是一头雾水。
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公摊面积到底都是什么鬼?哪些和你实际居住体验有关系?这些你都知道吗?
不知道也没关系,小编已经帮你整理好啦!
建筑面积: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积、墙体柱体占地面积、楼梯走道面积、其他公摊面积等。一般建筑物外墙外围所围成空间的水平面积,如果计算多、高层住宅的建筑面积,则是各层建筑面积之和。换句话说,买房时你看到的户型图上标注的建筑面积,其实是大于实际的居住面积的。
使用面积:这个数据能够最真实的反映住宅的使用状况,是你居住的实际面积,但在住宅买卖中一般不采用使用面积来计算价格。计算使用面积时有一些特殊规定:跃层式住宅中的户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墙内面装修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公摊面积:商品房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在签订购房合同时,最好让发展商出示有关计算公摊面积的数据,也可以要求发展商列明公摊公用建筑面积的具体项目以及各项目的面积,这样业主可以通过数据求出公摊面积,以明确自身的权益。
得房率:指套内建筑面积与套(单元)建筑队面积之比。不要小看这个数字,举个例子,买房时选中的户型感觉非常宽敞精致,实际入住时却总感觉房屋变狭窄了,为什么呢?问题就出在得房率和公摊上,得房率低,表示公摊面积大,不划算,得房率太高,公摊面积小,就会感觉住的压抑,不方便。所以买房子时,得房率和公摊面积也要仔细看看清楚哦!一般情况下,多层的得房率在85~90%之间,高层的得房率一般在75~80%。
容积率:容积率是建筑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举例子,总占地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总占地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5。容积率越高表示土地的利用率也就越高,对配套基础设施的压力也越大一般,居住舒适度越低,反之,容积率越小,居住密度越小,相对舒服。
绿化率:绿化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居住小区里面的绿色所占据的面积,比如说是树木,花草,草坪和花园等。对于购房者而言,绿化率越高,代表着居住环境更好。
好啦,不知道你看完有没有清楚一点呢?下回去楼盘咨询,记得看仔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