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祁驿解元利
扇车门:降温感受不明显
这个很多车主都知道,把驾驶室一边的车门打开,再把副驾驶室位置的车门打开,反复开关十余次,可以降低一些温度。
记者实验发现,这样的方法其实只能改变车内的空气温度,车内空气温度下降后,车内座椅、内饰依然温度不减,人坐在里面,实际感受并不大,而且扇来扇去,其实挺傻的。
外循环:开车的时候可以用
车内高温时,打开外循环,风量开到最大位置,打开所有车窗和天窗,持续几分钟后,车内温度会很快降低。
记者先把车窗全部打开,然后开启了车内的空调外循环模式,把风量调到了最大。一分钟过后,车内温度下降了5℃。
记者发现,这个办法虽然降温有效果,但必须是在行驶时,利用车外空气的流通速度快、气压较小的特点,将车内的热空气快速散出去。
车内喷雾:局部降温,有一定危险
夏天汽配市场常见有“汽车降温喷雾”之类的产品,商家常夸口这类车用喷雾可以迅速给车内降温。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将罐体先摇匀,然后随意往车内坐垫、靠背、方向盘等高温部位喷一喷,很快就有明显的降温效果。
记者试用了几支号称有迅速降温效果的喷雾,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实际体验是,一瓶喷雾基本不够喷几回。结果发现这种喷剂的确能使局部温度迅速降下来,虽然过一会儿就会发现其对整个车内降温起不到多大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果是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瞬间冷却汽车座椅,很容易损害椅子上的真皮材质,使其老化。不仅如此,如果喷洒在汽车玻璃上则大有隐患,因为玻璃外侧的温度较高,这时在内侧采取瞬间冷却的方式使其冷却,有可能出现玻璃爆炸的情况。更加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在30cm范围内对着人喷,否则很容易会冻伤皮肤。
汽车遮阳罩降温:防止材料直晒老化
遮阳罩很便宜,最低的几元就有。用过就会知道,虽然并不能阻挡车内气温升高,也没有实际的降温作用,但能减少阳光直晒中控台,还防止材料直晒容易老化的问题,中控台减少阳光直晒,上车时,方向盘不会烫手,真皮座椅也不会热得让人无法坐下去。
冷水冲车法:会使车辆漆皮干裂受损
有条件的一些车主,为爱车降温的办法“简单粗暴”,关闭车门车窗,直接拎几桶水往车身上泼水降温。
实测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有效,天道福特4S店师傅告诉记者,此法的确可以迅速给车子降温,但就如同人在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用冷水冲澡一样,汽车里的金属零部件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剧烈的冷热交替也会使得车辆漆皮加速干裂受损。
逐步降温法:需要大概十分钟
其实,当车内温度已经很高的时候,降温是有步骤的,我们可以逐步采用这些措施,让温度降下来。
首先要开车门降温1分钟,打开车门和全部车窗,让车内热气稍微地散发。
接着不要关车窗,发动车后,打开外循环风量调到最大,保持两三分钟。此时有天窗的车辆最好打开天窗,利用车辆行驶时,气流在车顶快速流动形成的车内的负压,将车内污浊温度较高的空气抽出,迅速降低车内的温度。
第三步是关车窗,开空调内循环制冷,一共需要大概5分钟的时间,好处是避免了发动机启动时负担过大,空调压缩机也能很快进入到最佳工作状态。
提醒
不要在车内开着空调睡觉
很多车主肯定都有这样的经验——夏天出去开车或者办事,有时候比较累就喜欢开着空调在密闭的车内休息一会儿,但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有可能对你的生命造成危险。
有人做过实验,将一辆小车停在车行烤漆房内,将汽车空调打开并保持外循环状态,车门窗关闭。之后用一氧化碳检测仪检测不同时间车内的一氧化碳含量,检测结果是:15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70ppm,检测仪警示灯保持闪烁并震动;25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为91ppm,一氧化碳检测仪警示灯不停闪烁报警。进入烤漆房有明显窒息感,进入车内1分钟后能明显感觉到不适。也就是说,其实在密闭的车库内,开着空调的汽车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仅20多分钟,一氧化碳浓度就超标严重,有明显窒息感。所以,夏天要睡觉尽量不要选择在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