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于4月16日晚宣布,根据应对疫情“特别措施法”,将迄今在7个都府县实施的新冠疫情紧急状态扩展至全国范围。同时,日本政府宣布将修订补充预算,向所有国民发放生活补助金。
日本为何突然将疫情紧急状态扩展至全国?这又意味着什么?为何又改为直接发现金?
为何范围扩至全国?
7都府县紧急状态效果不彰
4月16日傍晚,在征求专家咨询委员会意见基础上,日本政府正式向国会通报启动全国紧急状态,随后首相安倍晋三在政府对策本部会议上宣布,将紧急状态范围从此前的7都府县扩展至全国,实施时间持续至黄金周结束的5月6日。
安倍首相宣布紧急状态扩展至全国。经济日报记者苏海河供图
安倍在会议上要求,重点防止感染严重地区人员向其他地区扩散,并最大限度地抑制黄金周期间返乡探亲、外出旅游等人员流动,要求全国居民停止非急需的外出活动,必要时可限制游客进入旅游景点。要求每一位居民至少减少70%、争取减少80%的人员接触。
继本月7日晚东京、大阪、福冈等7都府县进入紧急状态后,日本疫情呈继续扩散趋势,特别是多所医院、大学、警察署等发生集体感染,一周来全国感染人数增加了一倍,多地医院救治能力已接近极限。期间,北海道、静冈县、爱知县、富山县等多个地方甚至已经自行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特别是京都、爱知等县,当地不仅感染人数、扩散速度与大阪接近,且地理位置也相邻,容易被感染,纷纷要求政府将其列入紧急状态范围。
7日,日本政府对部分地区发布紧急状态后,东京都希望尽快指定停业或限制营业的行业范围,但日本政府优先保经济,不仅限制地方政府出台区域政策,甚至提出观察2周后再作决定。最终,在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再三催促下,3天后才终于同意大学、私塾等教育设施、影院剧场、酒吧、夜总会等娱乐设施及体育运动设施停止营业。
紧急状态下的东京街头。经济日报记者苏海河供图
小池百合子自嘲:“原以为自己是董事社长,最终不过是中层管理干部。”
日本媒体称,政府每一步政策都是被东京都催促下制定的。
目前,东京、大阪等多座城市医院床位接近饱和,开始租用饭店收治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
对于紧急状态扩展至全国,多数民众表示“早该如此”,这样才能真正抑制病毒扩散。
专家称科学标准不应放松。经济日报记者苏海河供图
对于安倍首相要求的居民至少减少70%,争取减少80%人员接触的目标,日本厚生劳动省专家组成员、数据模型计算专家西浦博教授指出,从科学角度必须减少80%,“70%的目标是政治家们提出的”,言外之意是那样难以达到科学防疫的要求。
进入紧急状态有何影响?
紧急状态实则软性操作
日本的紧急状态不同于欧洲国家的城市封锁,公共交通及社会服务业将维持营业。根据特别措施法,首相指定紧急状态范围和期限后,地方政府可据此要求居民减少外出,可指示学校、娱乐服务设施停止营业并停止大型集会活动,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上述要求无法则,不具强制性。
同时赋予地方政府强制权力的事项有:可征用土地建筑物建设临时医疗设施,可征用医疗物资食品,并指示物流企业运送上述物资,由地方政府承担相关费用。
为何改为向全民发现金?
政府支持率下降,民众呼声高
自3月上旬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居民生活造成的打击,日本各政党纷纷要求政府向收入下降的国民发放生活补贴。安倍首相也表示“将毫不犹豫地采取灵活机动的财政政策”。
4月7日,政府出台紧急经济对策,提出向收入减少、负担较重家庭补助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97万元)。但补助对象只占5800万家庭的1/4。
结果,国民批评此起彼伏。上周末共同社舆论调查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降至40.4%,不支持率则达到43%。60.9%的国民要求按人口发放补助金。
最终,在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再三要求下,16日晚,安倍首相改口称,取消原定计划,改为向每位国民发放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570元)生活补贴。为此政府将重新编制补充预算。
爱媛县知事中村时广感慨:突发政策连续出台,想起一句老话,朝令夕改。经济日报记者苏海河供图
对此,爱媛县知事中村时广发表了最简短评论:“朝令夕改”。
多数欧美国家对国民的生活补助已在3月底前下发,日本的补充预算,最快本月底通过,政府称尽量在5月份之内,把现金发放到民众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