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数据成了新农资。息烽县立碑村是“贵州第一淘宝村”。该村每天汇聚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农特产品,再通过电商平台营销推广,让这些“山里货”变成畅销全国的“香饽饽”。
得益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在贵阳贵安出现了立碑村这样一批知名的“带货村”和“直播村”,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一同步入了电商时代。“2017年开始,息烽县就邀请专业公司组织村民开展培训,同时建立了平台运营、物流配送等电商产业链,帮助村民开展电商业务,助推特产出山。”息烽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杨忠华说,目前,电商正在全县蓬勃发展,以立碑村为例,全村注册电商企业最多时有六七十家,网店四五百家,年销售额超4200万元,成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培育点。“此外,我们还借助大数据搭建了产销对接态势感知系统,能根据市场变化精准指导生产。”杨忠华说。
与立碑村走出的电商路子不同,开阳县则通过大数据,带火了乡村旅游。
打开“村村”APP,游客可以预定开阳县龙广村的民宿,查询附近的旅游景点、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还可以发布各种活动需求,如打糍粑、学蜡染、吹陶笛等。
“‘村村’是一个整合乡村全资源的互动型、体验型、娱乐型、定制型的农旅生活大数据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探索解决农民如何深度参与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盘活农村资源。”平台开发运营方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津桃介绍,“村村”1.0版本于2018年上线,如今已是3.0版本。上线以来,“村村”深度联结农民和市民,丰富乡村体验内容,目前,“村村”已覆盖开阳十里画廊区域,平台注册用户已达5000人以上。“下一步,‘村村’还将在全市和全省逐步推广,服务更多农户、带动更多农户、盘活更多农村闲置资源。”肖津桃说。
数字技术拓宽了视野,打破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壁垒,一个个生动的案列,充分展示了贵阳贵安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上的不断创新和探索。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编辑:侯绍华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