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趣新闻|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2 18:11:00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120    评论:0
导读

4月12日,“原来雨伞是中国发明的”这一话题竟冲上热搜。 这不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吗?怎么还有如此恍然大悟之感呢? 那,雨伞究竟是谁发明的呢?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上,就记录着鲁班造伞的故事。相传,春秋末年,聪明能干的木匠鲁班,想造一个能遮阳挡

4月12日,“原来雨伞是中国发明的”这一话题竟冲上热搜。

这不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吗?怎么还有如此恍然大悟之感呢?

那,雨伞究竟是谁发明的呢?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上,就记录着鲁班造伞的故事。相传,春秋末年,聪明能干的木匠鲁班,想造一个能遮阳挡雨的东西,一开始,他建了个小亭子,后来经过嬉闹中的小孩头顶荷叶的启发,发明了伞。

当然,这故事也有另一版本,鲁班的妻子云氏,因担心鲁班日常在外工作,饱受风吹日晒雨淋,而发明了伞。

传说毕竟是传说,已经难以考证。伞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据专家考证,“伞”(“傘”)是南北朝时期始造的新字。这是个象形字,其字本身包含了“伞”的全部要素。如果代表这个事物的文字都出现了,那么这个事物本身一定已经在社会上广泛存在了。

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官阶大小高低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比如,皇帝出行要用黄色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

油纸伞从唐朝开始盛行,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西湖借伞,定下了与许仙的千古姻缘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油纸伞的盛行,源于唐朝的造纸业十分发达,社会用纸广泛。有的工匠在纸上涂桐油,制成能防雨的“油纸伞”,一时间,下雨人人举纸伞的情景,在长安各地随处可见。这一时期,由于专门用于书画宣纸的出现,出现了专门用宣纸做伞面、书画家在伞面写字绘画的书画油纸伞。也是这一时期,油纸伞传播至日本、韩国、台湾、南洋等地。

宋代广泛使用“绿油伞”,颜色以绿色为主, 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热闹的集市上人们用的就是这种“绿油伞”。文人诗句中也频频出现伞的字样。如北宋孔平仲“强登曹亭要远望,纸伞挚手不可操”;“狂风乱挚雨伞飞,瘦马屡拜油裳裂。” 此中“油裳”也是指的油纸伞。

到了元代,由于棉布的发明,出现了棉布上油的油布伞。元代以后,油纸伞、油布伞一直是我国民间主要的雨具工具。

明清时期,油纸伞在民间广泛使用,同时这一时期的书画家们也喜欢在伞上创作。2005年3月,在美国的一次拍卖会上,文徵明创作的一把山水画油纸伞曾拍到98万美元的价格,可惜古代流传至今的名家创作的油纸伞寥寥无几。

清代以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油纸伞一直是民间主要的雨具工具。

而西方,一直到18世纪才开始用雨伞。

公元12世纪,英语出现“Umbrella”这个词。伞的英文Umbrella来自拉丁文的Umbra,有遮阳、阴影处的意思。伞在最初发明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的。所以,西方一直只有“阳伞”。

1747年,英国商人汉威到中国广州办货。发现中国人打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雨停后把伞一收,随身携带,甚为方便,回国时便买了一把。这便是西方出现的最早的伞。

1874年,一个名叫霍克斯的金属拉丝工取得弧形钢质伞骨的专利权。有了这种伞骨,伞可以收紧,从此钢架布伞成为英国绅士常用的雨具。到19世纪中叶,雨伞成了英国人的生活必备品,而且用伞也成了英国人的一种时尚。

而现在人们最普遍使用的折叠伞,有人说是出自北京师范大学一位老教授的设计灵感。1957年第6期《人民画报》在“退休的老教授”专栏里,还刊登了他发明的折叠伞的照片。

所以,中国人应用雨伞比西方世界早了整整1300年之多。西方世界的第一把伞还是由中国人带过去的。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宪伟 整理报道 综合北京日报等)

 
关键词: 折叠伞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5166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