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大隐于市:闹中取静的红山公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2 22:56:37    作者:life    浏览次数:950    评论:0
导读

红山公园位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红山路北一巷40号,因为地处红山(山体由紫色砂砾岩构成)而得名。公园顺着地势起伏而建,大门刚好就坐落在红山路那最妖娆的一个转弯上,粗犷的石门上用红色“维汉”双语纵向印着“红山公园”四个大字。沿着陡坡走上去,路

红山公园位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红山路北一巷40号,因为地处红山(山体由紫色砂砾岩构成)而得名。公园顺着地势起伏而建,大门刚好就坐落在红山路那最妖娆的一个转弯上,粗犷的石门上用红色“维汉”双语纵向印着“红山公园”四个大字。沿着陡坡走上去,路过一拨驻扎在此的特警、协警,持身份证安检入园。园内巨木参天,凉意裹挟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被烈日晒疼的毛孔贪婪地吮吸着凉爽的空气,如获新生。

公园内的道路纵横交错,属于乱中有序的风格,因为地势的原因,放眼望去,整座公园的建筑层次感分明,地势最低的一层紧邻车水马龙的红山路,车来车往的声音不绝于耳,蜿蜒的林间小路上,是一张张高低错落的长椅,不时有游人坐下休憩,有的干脆酣然入睡,树荫茂密,却没有蚊虫骚扰,是一处惬意的天然空调房。再往上走一个大坡,是“双鹿迎宾”的塑像,周围是人工围起的花圃和喷泉,好像这才算走出了“过渡带”,正式来到公园的中央广场,顿时感觉安静了好多,只剩下游人的谈笑声和孩子们的嬉闹声。

走过广场,“大佛寺”红墙蓝瓦的艳丽色彩映入眼帘,意外在这里见到汉传佛教的寺庙,可见新疆真的是“多民族共存,各种宗教并举”。只是不同于内地,寺中香火零星,空无一人,粗壮的树枝上,却系满了红色的祈福带,有的颜色鲜艳,有的日晒风吹,已经暗淡无光。偶尔有游客驻足,在门口拍上几张照片就匆匆离去了。人气比较高的是不远处的“远眺楼”,建筑风格与“大佛寺”一致,雕梁画栋,所处的位置极佳,夏季被浓荫覆盖,是纳凉避暑的好去处,冬天树叶凋零之后,站在楼上,可以对半个城市一览无遗。楼外是一圈长廊,廊下墙壁上所展示的老照片,讲述着乌鲁木齐古往今来发展的脉络,东西两面长廊中断开的地方,是一串望不到尽头的台阶,几乎一直通向最下方南面的林荫道。院中正在举办荷艺展,荷叶翩翩,绿意盎然,却鲜有荷花的倩影,加之要额外收费,游客大多在门口止步,观望一下就移步前面的观景平台了。


公园入口,安检森严

观景平台更像是一个开阔的小广场。趴在雕花的石栏上,目光越过大片的树林,可以远眺城市的高楼和远处的山峦,视线毫无阻碍,阴天的时候,山的轮廓仿佛用勾线笔又特意勾勒了一下,浓云之下,棱角格外清晰。

眺望乌市全景

走过一大片儿童游乐设施,公园西面下坡的拐角处,是一尊林则徐的雕像,他一脚踏在石阶上,手扶石柱,长褂白须,神色庄严地目视前方,不怒自威。这位禁烟的铁腕英雄,因蒙冤而革职遣戍,发配新疆,却并未在此受到半点怠慢,反而是被各级官员迎来送往。他也因为日后为大力推动新疆的农业发展,深受人们爱戴和敬重,同时,林则徐还在他的《荷戈纪程》中,细致严谨地记录了他发配新疆途中的见闻,使之成为一部了解当时新疆的重要文献。

雕像前方,是一处印着“同心锁”三个红字的石 碑,石碑后方的一圈铁围栏上,挂满了系着红布条,铁锁,几乎都已经锈迹斑斑,但想必每一只锁中,皆是情侣们虔诚的心愿。再往前登上几级石阶,就是著名的红山塔,塔高10米左右,八角楼阁式,九级灰色实心砖塔,关于这座建于乾隆年间的红塔,传说有很多,多为“镇妖除灾”之意,是红山公园的地标建筑。

拾级而下,我们最后来到地宫门口,所谓的地宫,就是一个狭窄的石门,由此而入,是十八层地狱的各路鬼怪,十二生肖的铜像气势磅礴地排列在宫门口,正对着门口是一处微缩版的“天坛”,上面印着八卦阵的图纹,曾是皇帝祈福之处。


由于体力不支,我们没有入地宫一游。结束行程出园之前,我们倒是在门口发现了一个拍“大头贴”的摊位,这个充满了年代感的事物,顿时让我俩开始回忆中学时代的乐趣,于是兴高采烈地选了几组背景,留下了彼此人生中,第一次和异性拍“大头贴”的记忆!

 
关键词: 红山公园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5462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