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粟米和小米的区别_稻米小课堂(四)丨你知道稻作文明的起源地在长江,但肯定不知道“米”字的由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3 00:11:36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296    评论:0
导读

截至目前,我国共发掘出200余个稻作遗址,他们的分布,南北跨北纬24°—38°,东西跨东经108°—121°,长江中下游流域不仅数量上是最多,分布也最为密集,下游集中在太湖地区,中游集中在湖南、湖北两省。 以上各遗址的年代分布也呈一定的规律

截至目前,我国共发掘出200余个稻作遗址,他们的分布,南北跨北纬24°—38°,东西跨东经108°—121°,长江中下游流域不仅数量上是最多,分布也最为密集,下游集中在太湖地区,中游集中在湖南、湖北两省。

以上各遗址的年代分布也呈一定的规律,即以长江下游和中游为两个中心,向上下周围传播。

历史进程的规律表明,长江中游和下游是迄今为止代表两个平行的最早稻作起源地区,它们分别向北方和南方传播稻作。

米粒说:原来我们的祖先是从这里出发传向神州大地的,为什么是这里呢?

水稻的栽培生产需要大面积的平原土地,水源以及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国南方是绝佳选择。

但如果食物随手可得,没有人会耗费精力去栽培、等待。

大量新石器时期遗址提供的实物证明,当时的人们仍然处在采集狩猎社会向稻作农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之中,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最终稻米赢得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米粒说:“米”字的由来你知道吗?

这是米字的甲骨文,后来将中间的点连起来,用以表示放米的架子或槅板,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米”字。那时,人们把稻米和粟米都称为“米”,为了更好地区分这两种米,人们便把颗粒大的稻米称为大米,颗粒小的粟米则称为小米。

想更多了解关于我的知识,9月23日,到长沙县隆平稻作公园来吧!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场活动,我在这里等你哦!

潇湘晨报记者王开慧 素材来源:隆平稻作公园

来源: 隆平稻作公园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55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