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盘观
前不久,一个断了一截的宣德青花小瓶,竟然也以五百多万元成交。
500多万成交的小瓶
当下的收藏品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火的是:在大拍卖行特别是香港苏富比、佳士得等,残器都能卖出天价。冰的是:在民间,古玩市场异常惨淡,很多古玩经营者手上的东西,又开门又到代,级别又高,可往往面临无人问津的境地,价格和大白菜差不多!
难道,是民间古玩商手上的东西不好吗?
本人1998年开始便行走在上海、杭州等地古玩市场,上手过大量藏品,结交了数百个古玩商,认识的收藏家过千人,如果说民间的东西不好,这完全不是事实。相反,民间不但有好东西,且好东西往往都在民间。
许多藏家,别看他们不显山不露水,也没什么名气,可手上的东西却真的是一个字——好!一些古玩店老板,他们在古玩圈深耕几十年,手上的好货也不少!
可是,民间的好货为什么卖不出好价钱?
第一,砖家作乱
砖家,即到处说假的鉴定专家。目前古玩鉴定领域的砖家很多,拿古瓷来说,他们只认传世普品以及低段位的残器和瓷片,但凡高端一点、能够值点钱的,鉴定结论都是——假的。
很多想搞收藏的人,本来是很想买东西的,由于他们自己又不懂,所以买到东西后喜欢找所谓的专家鉴定,被砖家鉴成假的之后,自然非常不开心,谁愿意买东西后被人说假呢?所以很多人初入收藏就被砖家们吓跑了,民间藏品的受众少了,价格自然也不可能高。而一件东西价格的高与低,主要取决于有多少人想买。如果大家都去争着买,价格自然高。
第二,喷子坏事
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加速了信息的交流,增加了收藏品的曝光度,但同时也滋生了大量的网络喷子。在民藏圈,就古瓷来讲,有一批专玩普品或残片的低段位收藏者,他们自视自己水平很高,喜欢对别人的东西指手划脚,甚至冷嘲热讽、恶语相辱。
对一件藏品品长论短,我认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是信息时代,既然你把东西曝出来了,就应该接受别人的评鉴,好话自然好听,不好的话自然不好听,但我觉得,网上也是有道德底线的,网上的人虽然基本都用网名,但所做所为也是有现实人设的。所以对别人的藏品,应该友善、平和地评鉴,不要因藏品的看法不同,就对藏家污辱诽谤,这是一个人品性的问题,不要让人把你看扁了。
第三,拍卖行作梗
拍卖行,目前有两类,一类是手上有买家的,另一类是手上无买家的。
有买家的,他们对藏品要求很高,主要拍传承有序的以及使用痕迹明显的,有传承证据的最好。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无非也是为了证明拍品是真品不是赝品,以此来堵住砖家和喷子们的嘴,所以他们对民间那些没有传承记录的、使用痕迹不明显的出土器、库存器等,基本都不接受,而拒绝这些民藏品的最好办法是:鉴定成假的。当然,真正能卖货的拍卖行,因为他们有自己买家群体,且价格又比较高,所以如果是同类的拍品,他们一定是拍自己的,而不是通过征集拍别人的,除非你手上的东西是他们特别需要的。
另一类没有买家的拍卖行,他们也要想办法赚钱不是?那么,他们赚谁的钱?自然是赚卖家的钱。很多民间收藏者都有过上当的经历:某拍卖行工作人员说,你的东西很值钱,他们已经把卖家都找好了。然后收藏者以为发财的时机到了,交了一大堆名目繁多的费用,少则几万,多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可结果东西却根本卖不掉。
无论是哪类拍卖行,送拍的结果基本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卖不掉!
既然收藏品市场冰火两重天,民间的藏品很难被认可且很难出手,那么,作为收藏者的你,是望藏却步还是知难而进呢?
我1998年自从喜欢上古瓷收藏以来,反正我就做我喜欢做的事,每天学习和研究古瓷,不断地捡漏以及沉浸在捡漏的喜悦之中,有时也因买了赝品而象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但尽管这样,也是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二十多年下来,只为物喜、不为砖家和喷子生气,东西也不愁没人买了。因为你的眼力上去之后,收的东西自然也好,好东西收得多了之后,学识也大大提升,虽然不是什么专家,但一件东西如果让我讲,几天几夜也唠叨不完。
所以我要说,真正喜欢收藏的朋友,尽可能到民间去淘宝,真正的好东西在民间,就看你有没有一双火眼!很多民间卖古玩的商家,真的是快揭不开锅了,到民间收藏,既成就自己,又成就他人,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