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鸭群为什么会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没有卖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3 10:29:02    作者:life    浏览次数:837    评论:0
导读

在批量养殖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鸭群出现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现象,养着养着就大的大小的小,到售卖期间,整个鸭群看起来很不协调,就像是两批鸭子一样的,参差不齐,没有卖相。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没有及时淘汰弱苗;二、饲料喂养问题

在批量养殖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鸭群出现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现象,养着养着就大的大小的小,到售卖期间,整个鸭群看起来很不协调,就像是两批鸭子一样的,参差不齐,没有卖相。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没有及时淘汰弱苗;二、饲料喂养问题;三、养殖密度过大。四、用药不当。

一、没有及时淘汰弱苗。

鸭子入场后要进行必要的挑拣,将状况不正常的鸭子扔掉,很多鸭场总觉得鸭子活着就行,不在乎他们的身体状态,这是不对的,搞养殖不是养宠物,养殖是要赚钱的,批量养殖一定要讲质量而不是讲数量,片面的追求成活率往往造成高成本。

弱苗生长缓慢,很大的原因可能来自母体,也就是种蛋的质量,比如种蛋的新鲜度较差或者母鸭有病,孵化的时候对种蛋的挑选不彻底,孵化期间对种蛋的管理不当等,从饲料的角度来看,养大弱苗消耗更长的周期,需要投入更多的饲料和人力,成本更高,是不划算的。然后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很多弱苗本身是携带病毒的,就像一些无症状感染者,但是属于传染源,所以,淘汰弱苗对鸭群整体健康而言是有利的也很有必要。

入场前两天,判断小鸭弱苗的方法:

1、翻身后自己不能翻起来;

2、走几步就摔倒;

3、不合群,总是单独一只在远处大声叫;

4、毛发松散,精神萎靡;

5、下水上岸后身上总是湿漉漉的,不懂打理,全身发抖;

6、各类畸形,特别是腿部和颈部畸形;

7、用手抚摸小鸭腹部,有较大硬块的鸭(这个较大硬块是蛋黄,在小鸭的体内,没有被消化吸收,硬块越大说明小鸭的胃越弱)。

鸭苗,麻鸭入场

二、饲料喂养问题

1、饲料投喂不足,或者是饲料桶分布不合理,比如饲料桶与小鸭的活动范围不匹配,活动范围很大,饲料桶没有分散摆放或者摆放太少,造成很多鸭子找不到饲料桶,吃不到料或者吃不饱。

2、 没有采用饥饿刺激的办法促进生长。这是很多鸭场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在批量养鸭的过程中,大概每一周都会出现鸭群吃料减少,或者不增加的情况,这是因为鸭子得了厌食症。

判断鸭群得厌食症的方法是看鸭的精神状态和粪便,粪便只要是成型度很好就是正常的,鸭群出现厌食症的前两天,精神状态没有问题,仍然会很活跃,赶鸭时,反应敏捷快速。

这个期间,很多鸭场会采取用药的办法,比如采用增进食欲的中成药拌料。这个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这种方法会让没有得厌食症的鸭子吃料猛增,得了厌食症的鸭子因为根本不会吃料所以仍然继续保持厌食的状态。

正确的办法是让鸭群挨饿。选择一个晚上或者一个白天不喂料,集体挨饿。

通过饥饿刺激,鸭群通常能恢复正常,如果没有采用这种饥饿刺激,没有得厌食症的鸭子就会正常生长,得了厌食症的鸭子就停止生长,基本上就几天时间内,造成整个鸭群大小不一。

一旦鸭群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时,就会增加养殖难度。因为大的总是吃得更多,小的总是在挑食,整个鸭群生长极不协调,每次喂料的时候,大的鸭子往食槽一站,小的鸭子就只能在旁边干看着。

这时候,很多鸭场常常会采取挑拣的办法,把小的挑出来,另外养。实际上这种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因为得厌食症的鸭群整体状态仍然是生长缓慢,然后由于营养不良,逐渐会出现免疫与抗病毒能力低下,突发鸭群疾病。

3 、投喂方法不科学。在季节发生突变的时候,鸭子的采食是有变化的,比如寒潮来临期间会狂吃,寒潮过去后就吃很少甚至不吃,这种情况主要是鸭子狂吃的时候,把胃吃坏了所以我们喂料一定要每天适量增加,而不是无限度的增加,不能看到食槽空了就马上添加,生怕它们吃不饱,一定要杜绝暴饮暴食

天气暑热鸭子白天吃很少,晚上吃很多,这期间的喂食不能光看白天的采食量,也不能光看夜间的采食量,必须要根据全天24小时的采食量来判断并采取合理措施。

以早上喂料为准,早上喂料的时候,如果出现所有的食槽都是吃得光光的,鸭子不紧不慢地来吃,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如果出现所有的食槽都吃光,鸭群急不可待,呱呱叫,争着来抢食,说明我们喂料太少,这时候要注意观察,被他们秒杀的饲料量是多少,这个秒杀的量,就是当天晚上要增加的量。

相反的情况是,如果早上喂料的时候,发现食槽的饲料没有吃完,那么没有吃完的料,就是当天晚上要减少的料。

这种观察与测试,要每天进行,因为整个鸭群正常的吃料都是逐步少量增加,而且这种增量是相对稳定而且有规律,当遇到极端恶劣天气时,要采取不增不减的办法,避免鸭群出现暴饮暴食。

批量养殖,我们要善于掌握这种增量规律,当出现非天气原因出现增量减少甚至停止,那么就说明鸭群的健康出了问题,我们首先要用饥饿刺激来筛查,看看是否是得了厌食症,然后在确认没有厌食症的情况下,通过粪便和鸭的精神状态来判断鸭群是否生病。

4、通过赶鸭下水的方法来刺激鸭群吃料。很多品种的鸭比较懒散,不爱活动。比如番鸭、泥鸭。这两个品种的鸭特别是泥鸭,每次赶下水后,上岸就会狂吃,如果不赶,可能数小时蹲在原地,不吃不喝。

泥鸭的批量养殖

三、养殖密度过大

判断养殖密度过大的方法:

1、鸭群互相啄毛、啄肛门、啄颈部就像打架玩一样的;

2、鸭群烦躁不安,整个状态不平静,水上和岸上的鸭子时不时就表现很亢奋;

3、吃料异常,不是三三两两排队来吃,而是单独一只吃几口就跑开然后折回来又吃几口,吃料后的鸭子不是排队慢悠悠去喝水,而是跑去啄其它的鸭子。

4、总是出现几个鸭子同时围攻某一只鸭子的情况。

5、互相踩踏,总是出现多只鸭子故意踩踏蹲着的鸭子这种情况。

养殖密度过大的规避办法最好的就是分群,将鸭场分割成更多的板块,如果是水上围网的鱼塘养鸭模式,那么就得拆开水上围网,进行满塘放养。

当然,科学的办法就是合理总结各批次鸭的养殖状态和分布,随时进行纠偏,避免下一批次再次出现养殖密度过大的问题,鸭场的养殖密度越大,鸭群的生长状态越受影响,同时,鸭群的生病率也会上升。

白鸭的批量养殖

四、用药不当

用药不当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病症多发,用药的时候,只是针对了某一种鸭病忽视了其它鸭病,治疗不彻底。

规避这种问题的办法是,当鸭群出现个例死亡的时候,及时解剖,单次解剖新死亡鸭的数量不得低于三只,当三只死亡鸭出现两种甚至三种病症时,为了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得继续增加解剖鸭的数量,找不到新死亡鸭时就找病残鸭。

批量养殖中,多病突发的情况,时有发生,鸭场一定要及时防疫,尤其是常见鸭病的防疫。很多鸭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想省钱,没有打针,完全是保持一种侥幸心理。

值得提醒的是,疫苗一定要来自正规途径,现在市场上很多肉禽药品推销员,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人是卖假药和过期药品的。

 
关键词: 鸭子的种类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5606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