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江大湖大武汉,伊水而居
长江、汉江穿城而过, “百湖之城”为她加冕,
其中最亮的一颗明珠,就是东湖。
▲东湖风景
3300公顷的水域,
沿着磨山珞珈山逶迤的苍黛徐徐铺开,
任水天相接、鸟飞鱼跃。
她隐匿于市,
又消融着武汉这座千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的喧嚣。
▲东湖风景
这里有美景,更有故事。
你是否不曾想过,今天的大美东湖,
90多年前,还是一片荒野,
直到一位年轻银行家的出现。
▲周苍柏照片
他叫周苍柏,
1888年出生于武汉工商世家,
祖上经营的周恒顺机器厂
是清末民初湖北最大的一家民营机器厂。
周苍柏也曾赴美留学,
在纽约大学经济系攻读银行学,
1917年毕业回国,在上海银行担任总行会计。
▲周苍柏家楼房照片
这位出身工商世家的少爷,
从小受家庭熏陶,有志于实业救国,
于是,他决定回到武汉,
为当时的武汉市民做点什么。
1929年,周苍柏创办义记公司,
担任英商颐中烟草公司武汉总经销,
他将经营中所得的30万两银元利润,
全部投入购买东湖边的土地。
周苍柏出身优越,却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
生活简朴、乐善好施。
他看到穷人家的孩子衣服破烂,
会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送给他。
而就是这样一个简朴节约的人,
为什么愿意把30万两银元积蓄都拿来买地建公园呢?
只因有颗实业救国的心。
▲海光农圃牌坊
1930年,周苍柏建造的公园初具规模,
他的父亲为其题字“海光农圃”
周苍柏的义举也让他结识了不少有识之士,
我国著名农业行政管理专家、农学家杨显东,
就因周苍柏的志愿,
将本属于自己的磨山无偿送给了他。
▲东湖磨山
零敲碎打,一点一滴,
积少成多,由点成面,
海光农圃建成的第二年,
就完全免费对市民开放,
这也是武汉市第一家
集种植与观赏为一体的免费开放式公园,
而周苍柏因此,被称作“东湖之父”。
▲海光农圃建设
在“海光农圃”,
市民可以锻炼身体、嬉戏游乐,
在当时深受群众喜爱。
▲海光农圃地图
1938年,日本侵略武汉,
周苍柏转移到重庆,而他的几个儿子选择投身革命。
▲1937年周德佑(右)、周小燕(中)、周天佑(左)于汉口家里
儿子周德佑,
是一位艺术工作者,
抗战爆发,他毅然参军,
白天行军、演剧,做群众工作,
深夜还在编写剧本,
每天只能休息三个多小时,
最终心力交瘁牺牲。
另一个儿子周天佑,
也选择了到反法西斯战争前线,
最终在法国战场牺牲。
女儿周小燕,
选择自己擅长的音乐,
用教育和歌声鼓舞国人的气势。
他们还和邓颖超联合创办了医院,
在战乱时救助了无数的落难儿童。
▲日军侵占武汉后海光农圃遭到破坏
情系东湖,初心所至,
这是周苍柏的家,也是所有武汉人的家
战乱中,
“海光农圃”被毁,
抗战胜利后,
回到武汉的周苍柏尽力恢复,
却已远不及当年规模。
▲被毁后的海光农圃
怀着浓烈的爱国情怀,
1949年6月,武汉解放后仅一个月,
周苍柏就主动把海光农圃献给了国家,
这也圆了他20年前初建“海光农圃”的心愿
服务于民!
▲九人提案照片
收归国有的海光农圃,
经周恩来批准,更名为东湖公园。
仍然心系东湖的周苍柏,
此后也陆续提交许多有关东湖建设的提案,
全心全力发展东湖。
▲88号令等文件
1960年,周苍柏举家离开武汉,
但东湖一直是他心心念念的家。
1970年,周苍柏病中弥留之际曾经对儿女们说:
而武汉人,也不会忘记周苍柏
为他们带来的这座城市乐园。
为了纪念他,
后人们在东湖之滨修建了
以他名字命名的“苍柏园”
▲苍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