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主力一、三军团乘胜进攻,挺进到赣东、闽西地区。
蒋介石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蒋介石在第二次“围剿”红军失败后,于1931年6月21日,亲自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就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23个师另3个旅,约30万人的兵力,发动第三次“围剿”。这次“围剿”,蒋介石采取“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企图击破红军主力。
国民党军队的动向很快被红军无线电队侦察到了。6月30日,毛主席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名义在《十二军委并转以栗同志及边界工作委员会、卅五军军委》中写道:
“今日无线电消息,何应钦由南昌进到抚州,称其为前敌总司令。蒋介石有密电对何应钦,电首机急,何总司令官速译转第三军团及追击第一、二两路所属各部队。又据郝梦麟电台通报称,本军奉令仍随34师,由永丰向上行,由沙溪推进等话。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敌军要很迅速地向我们进攻已毫无疑义。”
针对敌情,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仍然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决定调红一、三军团迅速回师赣南,以便集中力量战胜敌人。这时,无线电台第一次发挥了调兵遣将的作用。红一、三军团接到电报后,于7月10日从闽西出发,绕道千里,昼夜兼程,赶回兴国地区,抢在敌军到达之前做好了应战准备。
7月23日下午4时,配属红三军行动的红军第一期培训班报务员曹丹辉侦收到一份何应钦发给各路部队的“万万火急”的电报。这是一份“限十天扑灭共匪”的命令,全文324个字,是蒋介石关于“分进合击”红军的兵力配置与战斗部署。曹丹辉用第二次反“围剿”中缴获的敌军密码全部破译出来。电报经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和政委蔡会文阅后,迅速送到一方面军总部总政委毛主席的手中。
毛主席和朱德依据电报提供的敌军部署,在敌我力量为十比一的悬殊对比及东、南、北三面受敌的情况下,镇定自若沉着应对。他们急命红十二军向黄陂东北大金竹方向移动,引诱迷惑敌人。朱毛则率主力部队由敌军之间约二十里间隙的大山中秘密越过,回到兴国境内集中。
在红军秘密转移途中,毛主席为了防止电台泄密,亲自找到电台负责人王诤问:“电台缺了什么就不能工作?”王诤答:“真空管。”毛主席准备自己携带,但又怕碰坏,因为真空管对红军来说实在太珍贵了。于是他又问:“还缺什么也不能工作?”答:“电键。”毛主席立即命令卸下电台的电键亲自保管。
由于严格保密,红军神不知、鬼不觉,顺利穿过了敌军包围,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莲塘、良村、黄陂方向突击,在40天内,一连打三仗,三战皆胜,缴枪万余,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
8月11日,红三军在黄陂附近与总部会合时,毛主席亲切地接见了曹丹辉,并高兴地对他说:“你收的那份何应钦的电报对这次战役很有价值。”他还当场吩咐胡参谋告诉副官处,发给曹丹辉3块银元以资奖励。
鉴于红军电台台长王诤王诤在反“围剿”中所立下的大功,在1933年中央苏区庆祝“八一”建军节的时候,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二级红星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