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毛泽东打破蒋介石的三次“围剿”,贡献巨大,为何处境仍然憋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3 12:18:4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888    评论:0
导读

毛泽东打破蒋介石的三次“围剿”,贡献巨大,为何处境仍然憋屈?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先后打破了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围剿”,巩固和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的贡献如此巨大,但他个人处境却依旧

毛泽东打破蒋介石的三次“围剿”,贡献巨大,为何处境仍然憋屈?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先后打破了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围剿”,巩固和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的贡献如此巨大,但他个人处境却依旧十分憋屈——遭到以王明和博古为首的“左”倾错误的极力打压,先被剥夺军事指挥权,再被撵来撵去,凄凄惶惶。

1931年11月毛泽东(右二)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比较大的根据地有四块:毛泽东、张国焘和徐向前、贺龙、方志敏,其中,以毛泽东的根据地和队伍最大,生命力最旺盛,但毛泽东的处境却最憋屈

也就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前后,发生了严重的日本入侵事件——“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占领了我国东三省,这意味着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陡然直线上升。

也意味着,抵御日寇侵略成为当时中国人民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日本早就觊觎中国,清朝末年的一天,鸭绿江边的日本军队看到满清八旗士兵耀武扬威的样子很不爽,给了一梭子弹。

接下来的事情让日本人惊呆了——他们不但没遭遇任何反击,反而看到这些八旗士兵撒腿就跑,轰然逃命,日本人捡起八旗士兵丢下的枪,发现这些八旗士兵的装备并不比他们差。

自此,日本侵略者从未放弃入侵中国的野心,于是几十年后就上演了赤裸裸的入侵事件——“九一八事变”。但令人气愤的是,蒋介石身为当时中国的最高领袖,对此竟然无动于衷。

要知道,当时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本质上其实是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试探性的挑衅,当他们看到蒋介石对他们的入侵无动于衷,却绞尽脑汁追剿红军的时候,他们笑了。

蒋介石如此无良自私,但毛泽东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只有战胜蒋介石才能取代他,从而代表这个国家和所有人民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毛泽东等人坚决主张抗日。

但这时候,毛泽东还没能有足够的机会对付日本侵略者,却先被苏联领导的共产国际搅乱了这一锅粥。在共产国际的扶持下,王明以不正当的手段攫取了中央的最高领导权。

王明又扶植了博古作为临时中央负责人,他坐镇莫斯科遥控博古,通过博古操控中央领导权来推行他那一套荒唐的“左”倾错误路线:比如,日本入侵中国东北,他们竟然要保卫苏联。

理由是,王明、博古等人认为,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的目的是要入侵苏联,这是日本反苏战争的导火索,因而他们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光膀子往前冲,冲了去干什么?去保卫苏联!

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

中央领导权落入王明、博古这些人手里,可想而知后面发生多么荒唐的事情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他们连谁是敌人都搞不清楚,军事斗争能力一塌糊涂,但搞打压的政治斗争却很厉害。

王明、博古他们搞政治斗争的手段就是党同伐异,谁不听他们指挥就打压谁,甚至把你赶出党组织。偏偏在这时,毛泽东最亲密、最鼎力相助的战友蔡和森被顾顺章出卖壮烈牺牲了。

蔡和森曾以辞去政治局委员的强硬态度迫使中央给毛泽东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身份,他鼎力支持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他也曾想和毛泽东一起回湖南或苏区,但最终没能成行。

因为蔡和森听从了党组织的安排,去领导白区工作,党内重要人物顾顺章叛变后,出卖了蔡和森,导致蔡和森最终惨死的敌人手里。在党内,蔡和森是唯一可以影响毛泽东的人。

毛泽东面对的形势就是这么严峻:中央包括蔡和森在内的曾经支持毛泽东的领导人要么牺牲了,要么失去领导权,毛泽东更多的支持者都在基层,这就意味着他得独自面对王明等人。

王明坐镇莫斯科,源源不断地向根据地派出他的忠实追随者来发号施令,这些人一来到根据地,除了对毛泽东等人进行批评就是指责,因为这比干正事简单,只要党同伐异就可以了。

他们全盘否定毛泽东的路线,说毛泽东是“狭隘经验论”,共产国际甚至派来一个叫“李德”的德国人来指挥红军作战,早期的共产党人多艰难啊,一直没能摆脱苏联(共产国际)的阴影。

于是,王明派来的这些人很快就取消了毛泽东在军队的地位,毛泽东被他们赶出了红军,在他们安排下,毛泽东去负责筹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随后,毛泽东当选苏维埃共和国主席。

苏维埃共和国主席这个身份对毛泽东来说是悲喜交加的,喜的是他第一次获得了全党的认可,后来还因为这个身份才得以随军长征;悲的是,王明等人随时可以免掉他的其他职务。

这一时期,党内的其他高层人物陆续进入苏区,比如叶剑英和邓小平,军事上颇有天分的叶剑英很快就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佩服得五体投地,而邓小平也旗帜鲜明地站在毛泽东一边。

时任苏区中央局书记的周恩来(右三)

1931年12月,红一方面军从4万多人发展到了6万多人,周恩来就在这时候从上海抵达瑞金,出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是毛泽东的直接上司。周恩来带来了攻打江西大城市的指令。

毛泽东在会上表态不能打,很自然,毛泽东的意见仍然是少数派,这时毛泽东又提出是否听听前线指挥员的意见,但这一次项英断然拒绝毛泽东了,他知道基层很多人支持毛泽东。

毛泽东一直强调这时中华民族最主要的敌人是日本侵略者,他在文章中指出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将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敌人,但王明等人却号召大家武装保卫苏联,真是荒唐啊!

毛泽东对此拒绝妥协,想也想得到啊,号召全体中国人为了保卫苏联而抗日,能得到中国社会几个阶层的认可?无奈之下,毛泽东只好请病假休养,期间他抱病起草了对日战争宣言

就在此时,红军在赣州前线吃了败仗,腹背受敌,大家请毛泽东急赴前线参加决策,毛泽东反对打赣州,大家不服气非要去打,结果就成这样了,可到头来又要毛泽东出来救火。

赣州打了33天,没能打下来还让红军伤亡3000多人,没辙了又叫来毛泽东救火,毛泽东在会上说应该去打福建,他向周恩来提议,远离根据地直下漳州,周恩来批准了毛泽东的提议。

毛泽东和林彪、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占领了漳州城,筹集了一百多万元款项,又扩红近千人。那些读懂了毛泽东的路线的人就跟着会打仗了,不懂的人就会迷信,毛主席总是对的。

毛泽东打仗时,项英到了上海一趟,捧回来中央的尚方宝剑:严厉批评毛泽东,顺带批评了周恩来。传达中央指示——日本瓜分中国就是要进攻苏联;打击国民党就是拥护苏联。

毛泽东当即表示,中央的政治估量和军事战略是完全错误的,周恩来没有像毛泽东这样坚决顶住中央的这种错误批评,而此时的蒋介石则依然铆足了劲要掐死这些共产党人。

蒋介石置日本赤裸裸的入侵于不顾,悍然对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他的计划是先集中兵力剿灭张国焘和贺龙的两个苏区,搞定之后,再大举进攻中央苏区。毛泽东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 第三次反围剿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5719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