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莲花灯教学视频、语音讲解参观展览、举办线上读书会、开办线上书法联展……疫情期间,贵阳市内各个文化场所都有推迟开馆时间,原定的文化活动也临时关闭,取消或推迟。但是,便利的网络,让丰富的文化“盛宴”在线上实现,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充电”。
孔学堂持续“在线”书会、讲座不停
“既然宅在家中,何妨多读几本好书。”2月3日起,孔学堂就启动了线上“溪山书会”活动,邀请了一些爱书的朋友,以线上“溪山书会”之名和市民分享好书。目前,已举办了十余期。
同时,市民还可在孔学堂听书,在《最忆当年初遇时》中品味钱钟书与杨绛的故事,在《大唐权鉴:李氏王朝家国天下》中了解比《长安十二时辰》更详细的“开元盛世”、还有传世名家经典《吾国与吾民》……
免费开放的孔学堂新语数字图书馆中,包含大量古典文学名著,以及陈忠实、张炜、徐则臣、毕飞宇等一批知名作家的作品,由名家名嘴原声演播,配以精品音效制作,给读者带来了知识与听觉的双重享受。还有线上“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就像在家的“网络课”,随时随地可学习充电。
2月21日起,孔学堂还回顾了此前举办过的部分“溪山翰迹”展览作品,众多高清的书画作品,让市民宅家观摩、享受优质的线上艺术盛宴。
其中,《“阳明的故事”———黔浙两地书法联展作品集》,是2017年4月,时值阳明先生诞辰五百四十五周年,贵阳孔学堂将与浙江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展览,汇集了浙黔著名书法家创作的五十八幅作品。《黔地潜藏 宋吟可精品展》也回顾了不少贵州当代书画大家宋吟可的原作高清图。
贵州省博物馆“云观展”藏品线上赏
春节前,贵州省博物馆就已推出“梦回大唐”上元夜集、制作如意发簪、“颐和园”里过新年等活动预告,也增加了不少鼠年元素的手工艺品、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可是,猝不及防的疫情却让博物馆闭馆至今,活动全部取消。
闭馆期间,博物馆推出了“云观展”指南,通过线上的“展览回顾”和“贵博讲坛”、“期刊资料”,市民可以足不出户,参观贵州省博物馆。
“欢迎来到古生物王国展厅,贵州地处西南腹地,古生物化石的种类想当丰富……”在贵州省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线上的真人语音讲解加高清的文物图片,可以让市民在家以“葛优躺”的姿势,就可舒舒服服地欣赏贵州省博物馆馆藏文物。
据了解,线上的语音讲解,不仅包括5个正在展出的展览,还回顾了11个往期展览。其中,有晚清时期,慈禧太后的日常爱用品;也有法兰西帝国时期,著名的拿破仑法典和法式宫廷用品;还有波兰的琥珀、奥地利的银器、俄罗斯的夏宫故事……
2月22日,贵州省博物馆推出“华灯连皓月 执手祈平安”莲花灯制作活动,通过视频教学,向广大公众发布“祈福征集令”,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战士们亮灯,为祖国祈福。一周时间内,共有近百名市民参与互动,分享了在家做灯视频或图片。“谢谢贵博的活动,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待到春暖花开时,再与孩子们相约博物馆。”参与的市民陈成说道。
贵州省文化馆文艺抗疫在线学艺、看展
百门名家公益免费线上艺术课程、上百个3D博物馆/艺术展/名人故居、还有“侗族大歌”、京剧《魔侠吉坷德》、杂技《黔·彩·荷》等文艺视频……都可在贵州文化馆的文艺抗“疫”专栏里找到。
在逛·场馆一栏中,南京六朝博物馆《回望六朝3D大展》、广东省博物馆《泰坦尼克文物精品展》、梁启超故居、孙中山故居等上百个博物馆、艺术展、名人故居都可实现线上观看,还可以720°鉴赏高清文物。
贵州省文化馆还出了推出由众多来自全球顶尖艺术家授课的100门公益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类技能学习和欣赏课程,总时长超过100小时。其中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全山石带您读懂巴巴油画》、《获格莱美奖提名的华裔作曲家、美国密歇根大学副教授周天漫谈古典音乐》、《柏林国家芭蕾舞团首席明星演员Dinu Tama-zlacaru芭蕾术语词典课程》,还有古琴品鉴会、钢琴品鉴会、中阮品鉴会、唢呐品鉴会等。
同时,文化馆还征集抗疫文艺作品和一线抗疫事迹,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均可。
除此之外,贵阳市交响乐团音乐学校已上线网课、贵州省花灯剧院免费推出贵州花灯戏曲电影《月照枫林渡》、贵州省图书馆虽已开馆,但是线上海量资源依然不停。
据悉,孔学堂、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文化馆的线上活动和文化资源,在疫情结束之后,或将转为线下活动,而当前的文化资源也将持续“在线”。市民可关注“孔学堂”、“贵阳孔学堂图书馆”、“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文化馆”等微信公众号获取以上线上活动信息。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董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