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痛心!“医侠”离世,年仅57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3 15:58:0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227    评论:0
导读

3月27日11时37分 我国著名血液病专家 中国血液肿瘤领域、 CAR-T治疗领军人物 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周剑峰教授 因突发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 抢救无效去世 年仅57岁 在淋巴瘤患者康复交流平台 “淋巴瘤之家”上 有患者发长

3月27日11时37分

我国著名血液病专家

中国血液肿瘤领域、

CAR-T治疗领军人物

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周剑峰教授

因突发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

抢救无效去世

年仅57岁

淋巴瘤患者康复交流平台

淋巴瘤之家”上

有患者发长帖悼念:

“那个为我们带来光的人走了”

他是中国血液肿瘤领域的领军人物

血液科领域的重大损失!”周剑峰教授去世后,同事、朋友纷纷在朋友圈悼念。“就在昨天,他还参加了好几场学术会议,奉献了多场精彩的讲座授课,完成了多位患者的诊疗会诊。”

1997年,周剑峰教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获血液学博士学位。2001年,周剑峰从美国进修归国,2年后担任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他是同济内科系统最有才华的主任之一。”武汉医疗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科医生听闻周教授去世的消息非常震惊,“他是非常难得的临床和科研都出色的医生,他把中国的CAR-T治疗提升到了国际高度,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医生的声音。”

周剑峰教授生前曾对媒体形象解释过CAR-T治疗。“CAR-T治疗是从癌症患者血液中收集分离T细胞,而后在体外进行基因修饰,给T细胞装上‘识别器’,让它能很快识别肿瘤细胞。同时,基因修饰还会给T细胞装上激活信号,让它像带着引线的爆竹一样,只要遇到肿瘤细胞,就发生‘爆炸’,把肿瘤细胞给杀死。”

今年1月,第二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周剑峰教授团队的“应用全人源抗BCMA CAR(CT103A) 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系列研究”获得殊荣。

“如果他没有走,这项成果马上将从临床试验进入一线临床,造福更多患者。”同济医院一位员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上周她还见过周教授。“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我马上有篇高分论文要发,今年还有两项重大突破。他还有好多计划好了的工作……太突然了……”

“让中国人不用再出国治疗”是他所想

“能出国看病的人总是少数。尽快实施能解决问题的医疗新技术是我们医院、医生应有的责任。”2013年,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美国已用于临床,当时北京、上海等地大的医疗中心也开始了实体肿瘤的治疗试验,周剑峰敏锐地嗅到了CAR-T的价值,心心念念让中国人“不用再出国治疗”。

周剑峰生前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多次提到,绝大多数复发难治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失败后,往往因无药可用而离世,而CAR-T就是他们绝处逢生的一株救命草。

周剑峰教授团队。

2015年10月,周剑峰团队成功实施了华中地区首例CAR-T疗法,治疗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者是一位同行,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骨髓移植,但即便实施半相合的骨髓移植,成功率最多只有30%,今后的生活都将与并发症作斗争。周剑峰团队为患者抽出50毫升的血液,提取白细胞,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它们变成一个个像带着GPS导航的“肿瘤杀手”,再将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这些“肿瘤杀手”将准确地寻找白血病细胞,发动攻击,杀灭这些化疗已经无可奈何的白血病细胞。

2015年11月7日,当患者的复查结果送到周剑峰手中,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泰戈尔的诗:“我的心,像狂野的鸟儿,在你的眼里找到蓝天。”

“那个为我们带来光的人走了”

随着CAR-T疗法治疗白血病的病例增多,周剑峰又开始了新的拓展。2016年以来,周剑峰又将CAR-T疗法成功运用于复发难治的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带领团队在血液系统这三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让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600多位患者受益。

周剑峰突发疾病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举院震惊,很多患者也难以接受。一位南昌患者得知后,第一时间发微信向同济医生求证:“是真的吗?难以置信!他真的是一个好医生。同济会举行追悼仪式吗?我想来送最后一程。”

“眼见着您这些年后背越来越弯,白头发也日益多了起来。”在淋巴瘤患者康复交流平台“淋巴瘤之家”上,一位周剑峰的患者发帖悼念:“您说,好久没见猎豹刚哥了,想见见他们。很多家属都能在病房见到您,没架子,还经常给病人送药。”

周剑峰教授一边输液一边工作。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很多患者的留言都非常令人动容:“您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淋巴瘤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提到CAR-T,您是病友的首选!愿给我们带来光的您,在另一个世界安好!您留下的光源,也会越来越亮!”

截至到记者发稿前,由于周教授家人过于悲痛,无法接受采访。从与周教授生前有限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周教授喜欢看武侠小说,熟悉他的人都喊他“大侠”。他曾告诉记者:“我喜欢迎难而上,我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打通抗击肿瘤的最后一公里,做制定标准的救命侠客。”

救命侠客

您一路走好!

长江日报出品 记者|王恺凝

来源: 长江日报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5939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