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协办的第二届“古籍文献收藏、研究与整理出版”国际学术论坛之“东亚汉籍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研讨会在北京、桂林、温州三地同步开幕,与各位领导、专家、同仁相聚云端,以汇集多方智慧、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古籍文献的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论坛开幕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编辑汤文辉主持。
开幕式上,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全国高校古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安平秋先生在致辞中表示:2022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是中央主管机构在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形成的。既高屋建瓴,又切实可行。它从总体要求、完善工作体系、提升古籍工作质量、加快古籍资源转化利用、强化古籍工作保障五个方面做了全面、简要的论述,涉及古籍工作中的古籍收藏与保护、古籍整理与研究、古籍出版与利用这三个相互连接的工作(所谓的上、中、下游),涵盖了古籍工作的全部程序,是集思想政治原则与专业学术工作为一体的经典性文献。今后,我们古籍领域的全部工作,从政治原则、思想指导到专业工作、学术发展,都应该按这一意见的指导去进行。就是我们今天遇到的一些业务领域的问题,都可以依据这个文件去解决。因为它是在1981年中共中央37号文件之后,根据当前古籍工作的实际而形成的指导今后工作的意见,代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原则性意见。
安先生在致辞中指出,这次学术会议是在2019年11月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学术论坛之后,仍然由北大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共同主持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学术论坛。主题与第一次相衔接,仍然是“古籍文献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而重点放在东亚地区。这次的会议,是在《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出台四十天的时候召开的,我们这次的学术论坛,也正是在这一文件的指引下进行的。系列论坛的后续会议,也会沿着这一文件指引的方向前进。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全国高校古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安平秋先生致辞
北京、桂林、温州三地同步召开线上会议
研讨会桂林会场
研讨会温州会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黄轩庄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版协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三十多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致力于经典古籍的整理和珍稀文献的出版工作,陆续出版了600余种40余万册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经典古籍整理著作和珍稀文献图书,形成了涵盖普通古籍与经典古籍出版、大众古典文化阅读、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整理出版、珍稀古籍文献档案资料等门类相对齐全的出版体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开启民智、传承文明”为出版理念,以“为了人与书的相遇”为使命,以出好书为价值追求,在新时代下,我们希望各位领导、学者、朋友们继续关心、帮助支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工作,我们也愿与各位专家一道,继续共同致力于海内外古籍文献的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共同书写新时代我国古籍工作新的发展篇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黄轩庄致辞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陈源源在致辞中对温州的历史文化、温州大学及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学脉传承、温州大学汉籍研究团队及其研究成果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陈源源致辞
随后,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张伯伟教授、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王小盾教授、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黄仕忠教授、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部特任教授芳村弘道先生、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副院长王勇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陈广宏教授等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报告,该环节由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玉才教授主持。
5月21日下午,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发言。5月22日上午,先后有9位专家学者进行发言。发言完毕后,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廖可斌教授对会议发言进行了总结陈词。来自南京大学、南昌大学、重庆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更多相关领域话题进行探讨与交流。(详见后续新闻报道)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编辑汤文辉主持开幕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编辑汤文辉认为:华夏文化从轴心时代发展至今,汉字符号系统是其核心,东亚区域共享这一伟大的文化传统,而汉籍就是承载文化的具体载体。本届论坛以东亚汉籍为主题,既有华夏文化复兴发展的大背景,也有全球化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中日韩越四国学者云端论道、切磋琢磨,具体论题涉及传统古籍、改制本、渡唐本、笔谈本,以及传播研究、影响研究、思想观念研究等,内容广泛、成果丰富;论坛展现了学术机构、馆藏机构、出版机构密切合作,学者、研究馆员、出版人在《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旗帜下共襄盛举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