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读者朋友们都看过《雷雨》这部话剧,这部作品的背景是由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
此剧的生活背景呢是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背景,讲述的是一个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那今天要讲的就是旧中国环境下狗血的感情“闹剧”。
曹禺和郑秀真挚却又凄凉的爱情提到中国近现代文学是绝对绕不开他——曹禺,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与鲁迅、郭沫洛、巴金是齐名的人物。
曹禺原名为万家宝,1910年出生于天津意租界的一栋小洋楼里,他一辈子特别爱戏剧,23岁的时候就创作了戏剧《雷雨》,也正是因为这部《雷雨》让中国的话剧史得以改变。
但曹禺的生活比他的作品还要精彩,甚至《雷雨》中的混乱生活家庭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为什么要这么说?
曹禺的人生是比作品还要戏剧性,曹禺先后有三位妻子,在情感生活上很是精彩,分别是郑秀、方瑞和李玉茹。
先说说曹禺的第一位夫人郑秀,郑秀出生于官僚家庭,是与当时在小洋楼里出生的曹禺家庭十分匹配,门当户对。
郑秀的父亲是国民政府最高检察院的检察长,这样的家庭不仅是书香门第,并且还拥有极高的权利。
而曹禺当时是清华大学是西洋文学系的毕业生,郑秀是曹禺的学妹,由于长得十分温婉美丽气质出众,被称作清华大学的“校花”。
当时的郑秀接二连三的收到男同学们的约会邀请。在曹禺知道后却病倒了,他的同学就跑去和郑秀说“家宝想你想到生病了,好几个晚上都独自流泪”听到这句后,郑秀当晚就去见了曹禺,就这样两个炽热的年轻人拥有了真挚的爱情。
经过4年的爱情长跑后,1937年曹禺与郑秀在长沙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正式结为夫妻。
很快两人的感情迎来了七年之痒,在郑秀生了两个女儿后,曹禺却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
讲到这里不禁感叹一下,可能在大文豪的眼里爱情依旧是纯粹的,出轨也是正常的,可能他们大文豪心里,会觉得精神的慰籍比婚姻或者任何重要。
借用林徽因的话来说:“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这句话用来形容郑秀与曹禺的爱情最合适不过。
方瑞的出现,爱情的破碎婚姻往往是爱情的坟墓,婚后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甜蜜顺心。曹禺觉得自己与郑秀的矛盾越来越多,男人似乎都有一个逃避的心理。
又或者是觉得郑秀,已经在精神上无法与自己共鸣,生活的一地鸡毛,让曹禺慢慢的讨厌回家。就在这个时候曹禺就结识了——方瑞。
曹禺结识方瑞时就曾形容方瑞:宛如一片明净的秋水般。这样的形容方瑞也是担得起的,因为当时的方瑞也是一个大家闺秀,名门秀女。
方瑞是邓石如的后代,祖父邓艺孙是安徽学界颇为著名的教育家,母亲又是清代文学家方苞的后代,方瑞的家庭是实打实的书香门第。
在认识方瑞不久后,曹禺就沦陷在方瑞的温柔乡当中,要说方瑞是一个草包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上面有说到方瑞的家世,既有文识,又有美貌的方瑞,也是让曹禺沦陷的理由。
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因为曹禺经常的不归家,和与郑秀无休止的矛盾争吵中,郑秀察觉到曹禺的反常。
毕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郑秀作为曹禺的妻子,对丈夫的反常非常敏感,便开始察觉与留意曹禺的一举一动。
有一次不小心看到曹禺与方瑞的信件,让郑秀十分难过,曹禺却说“别再看了,看了你会气死的,她和你不一样,不爱说话什么事情都爱写在信上”,郑秀听后是伤心欲绝,也和曹禺大吵一架。
从那以后两人的关系更是十分僵持,之后郑秀一家要离开大陆去往台湾生活,尽管知道丈夫与别的女人仍然是藕断丝连,却也割舍不下曹禺。即使是这样不舍,却也没等回曹禺的回心转意。
由于没有和郑秀离婚,曹禺便和方瑞一直保持婚外恋爱关系,一直持续十年之久,直到1950年,曹禺像法院提出了与郑秀“婚姻不合”的理由,像法院申请与郑秀离婚。在看到曹禺如此绝情和坚持,郑秀无奈答应,两人13年的婚姻就此结束。
曹禺郑秀离婚后,这才与一直婚外相恋的方瑞举行了婚礼。其实纵观古今中外这些大文豪们除了他们优秀的作品之外,还有就是他们这样情情爱爱的事迹。
就像上面说的那样,爱情也许也是他们灵感的一部分吧,要是放到现代来说怎么得被网友痛骂渣男。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方瑞和曹禺很是相配,两人婚后的生活也算平稳幸福,时间过了二十四年后,“屋逢连夜偏漏雨”1966年曹禺被隔离审查,这个时候的曹禺便不再是人人敬仰的大文人,变得开始平庸起来了。
方瑞由于担心曹禺,整日忧心忡忡,睡眠不佳,常要服用安眠药来帮助睡眠,后有一次因为服用的剂量过多,就再也没有醒来。
在1974年花容月貌的方瑞便离开了人世,此时的曹禺内心是孤独的,因为方瑞是曹禺在爱情里坚定选择的人。
方瑞去世了后,郑秀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默默地关注着曹禺,在曹禺每次去劳动的时候,都会看到有一个人在不远处关注着他。
在郑秀眼里此时是曹禺最困难的时候,她理应陪着曹禺,或许是一日夫妻百日恩。方瑞逝世后,郑秀有意与曹禺复合,他们的子女也十分赞同,可是曹禺却不再爱郑秀了,过去的爱情早已不复存在,过去了就是过去了,纵使方瑞逝世了。
曹禺五年后又再婚了,可是对象不是郑秀,而是京剧表演艺术学家——李玉茹,1989年原配郑秀因病逝世,据说郑秀在临终前还喊着曹禺的名字,很想见一面曹禺,但是曹禺并没有出现。
但是在郑秀病逝后,曹禺还是给女儿写了信,曹禺信上的内容是“妈妈病重,我内疚很深,你和黛黛小时我未能照顾,只是妈妈苦苦照顾,才使你们成才,想起这些我十分愧疚。事已过去,无法弥补,人事复杂,不能尽述。”
大家看到这里,可以说曹禺作为一名戏剧家,曹禺这辈子就完美诠释自己“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曹禺的原配郑秀为了他孤独的一生,无怨无悔,却没有等来回心转意的丈夫。方瑞与曹禺平稳幸福的婚姻,随着方瑞的逝世而结束。
最后曹禺又是与李玉茹的相爱相守,过完剩下的日子。在从曹禺的感情道路上,是可以看出曹禺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性格和对待爱情的方式,但是一码归一码,曹禺的作品还是十分优秀具有贡献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