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苞
步骤一:用浓墨点画萼片,注意中间留有空隙,整体呈半弧形分布。
步骤二:用双勾法勾出内侧花瓣,运笔要有提按之势。
步骤三:添画花苞右侧的花瓣,注意花瓣向右延伸,但是花瓣根部仍向中间靠拢。
步骤四:用相同方法画出花苞左侧相对称的花瓣,注意左右花瓣都在底层。
步骤五:剩下的空隙用于勾画小花瓣,完善花头的结构,使其看起来饱满。
步骤六:画出花梗,注意落笔留锋及运笔的顿挫。
半开花朵
步骤一:蘸浓墨用双勾法画出花瓣,三片花瓣在中心点处相互重叠。
步骤二:继续添画内侧花瓣,花瓣向四周发散。
步骤三:开始画外侧花瓣,注意起笔要包围着内侧的花瓣。
步骤四:继续向左侧绘制外侧的花瓣,花瓣之间的间隙有所不同,长短也不一样。
步骤五:环绕一周完成外侧花瓣的绘制。
步骤六:根据外侧花瓣的位置,找好适当的空隙,继续添画最外一层花瓣。最后完成完整的花头,层次分明。
全开花朵
步骤一:用笔尖蘸取浓墨,吸掉多余水分后,画出菊花外 侧花瓣的雏形,并留飞白,笔触有力。
步骤二:在上一步基础上,添画花瓣,使花头呈环绕状,两侧花瓣呈弧形环绕。
步骤三:在外侧花瓣上端添画内侧花瓣,注意花瓣向花蕊弯曲。远处的内侧花瓣用点代替,以突显立体感。
步骤四:绘制远处的外侧花瓣,花瓣紧挨着内侧花瓣。
步骤五:继续运笔,点画花蕊,注意与花瓣的区别。
步骤六:在最低端画出承接以上花瓣的最外侧花瓣,花瓣呈水平向外延伸,向上弯折的形态。
菊花叶子并不规则,例如细丝菊花的叶子齿尖细,宽瓣菊花的叶子齿宽钝,在写意画中不计较其区别。
叶子
步骤一:蘸浓墨并吸多量水分,注意画叶脉时运笔要果断。
步骤二:画出叶子的主叶脉和侧叶脉,起笔稳重、落笔留锋。
步骤三:勾出叶尖主要凸出的部分。
步骤四:衔接上叶子的轮廓,颜色要有虚实变化。
步骤五:两笔画出叶梗和主叶脉。
花枝叶
步骤一:蘸取浓墨绘制花瓣,注意菊花花瓣错落有致,靠近花蕊的花瓣更加圆润饱满。
步骤二:换重墨,向四周扩散花瓣,由中间向外开放,花瓣细长。
步骤三:浓墨画花梗,分枝相互交叉,弯曲以托住花头。
步骤四:换重墨染画菊叶,叶脉随着菊叶的大小有所变化。
步骤五:调和藤黄,笔尖略蘸曙红染画花瓣,外侧花瓣的颜色较淡。
采菊东篱下
步骤一:调和赭石,横向两笔画出最主要的篱笆,左右两侧的篱笆间隙要小,高低不同,中间留白。
步骤二:用小笔在篱笆上方细致画出菊花花头,花蕊颜色浓重,花头分布错落有致。
步骤三:重墨勾画花梗,纤细而直挺。
步骤四:调浓墨染画出菊叶,菊叶分布在花头到篱笆的空白处,让画面右侧更加丰富。
步骤五:调藤黄染画花头,花蕊颜色更浓,花瓣颜色过渡也要有深浅变化。
步骤六:题字落款。
写意菊花《红英》步骤步骤一
调胭脂和曙红,勾出菊花的形态,注意花和花之间的的聚散。
步骤二
控制毛笔的水分,把花头用曙红罩染一遍,让颜色稍稍晕开,可跑出勾线的范围。
步骤三
开始勾出菊花的枝干,注意主次的区分。枝干穿插用“女”字和“又”字结构的穿插方式。主枝旁边用小枝穿插,让枝干的结构更加主次分明。
步骤四
在枝干上点出菊花的叶子,注意叶子的摆放方式。画出叶子的俯仰,开合,聚散的变化。强调画面中点与线的构成安排。在勾画叶茎的时候,趁摆出的叶子笔触未干的时候,迅速勾出叶茎,让叶茎的线条自然发散。
步骤五
在勾画主要花朵的时候,注意组织穿插小的花蕾。
步骤六
调整画面,补上一些淡墨的层次,表现出虚实的变化。
步骤七
点出苔点,丰富画面。题字时,注意字的大小、位置安排。可选字数合适的诗词来补画面的重心,完成画面的题字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