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某人的一张高中聚会的现状表
二本毕业的她,有次去北大交流,发现最让她震撼的:不是北大老师和同学有多厉害,而是北大人身上那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北大,很少有人会翘课,连课间20分钟,都有很多人在看书、做题。
甚至期末考试之后,自习室、图书馆依然爆满。
而她身处的二本学校,氛围却截然不同:周围的同学,常常夜里熬夜打游戏,白天在课堂上趴着睡觉;平时不复习,快考试才临时抱佛脚。
甚至那些稍稍努力学习点的人,都会遭到周围其他人的孤立和排斥。
就像《送你一颗子弹》中的一句话:
“在这样的小圈子里,固然可以取暖。 但结果往往是大家集体坐井观天,越暖和也就越觉得井口那块天空就是整个世界。”
在优秀的圈子里,成员彼此会互相交流高密度、高价值的信息,耳濡目染一起进步、成长。
在劣质的圈子里,则充斥着毫无营养的低级信息,时间久了,信息茧房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固执。
你会渐渐失去学习和了解新鲜事物的机会,安于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平庸。
如果现在的你,正处于不那么满意的圈子,那么是不是就被定型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当然不是。
现在依旧来得及,我们可以主动构建出自己理想的人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安排和规划。
比如你毕业于二流大学,那么你可以做的,就是思考怎么接受一流大学的教育。
几条建议,供你参考:
①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活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去尽可能宽泛地去涉猎知识、培养技能。
②以985高校学生中的中档乃至高档水准来要求自己,打破学校、专业、环境的束缚。
③甄别筛选本校高水平的课程,以及网络上高水平的在线课程,不选择本校水平稀烂的课程。
④不要害怕不合群,不用担心自己拿起书本学习会显得特立独行。
优秀的人,就是早努力的那个人。
④找机会参加具有挑战性的各类竞赛,而不是只满足于在本专业的考试中拿到及格。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洛克定律,又叫篮球架原理,指的是: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又富有挑战时,才是有效目标。
因此,目标设置一定要有挑战性,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舒适区,设置在学习区,而不是恐慌区。
愿我们都能进入那个理想中的高水平圈子,让人生迈入一个崭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