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甲秀楼_贵阳甲秀楼风光首次亮相央视《天气预报》(贵阳甲秀楼风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3 01:14:5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196    评论:0
导读

4月13日,贵阳市甲秀楼风光首次亮相央视《天气预报》节目,可以看到图中南明河岸柳树依依,沿岸高楼拔地而起,甲秀楼在城区闹中取静,远观时与河中倒影相互辉映,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如梦如幻。 南明区甲秀楼亮相央视天气预报栏目 位于贵阳市主城区

4月13日,贵阳市甲秀楼风光首次亮相央视《天气预报》节目,可以看到图中南明河岸柳树依依,沿岸高楼拔地而起,甲秀楼在城区闹中取静,远观时与河中倒影相互辉映,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如梦如幻。

南明区甲秀楼亮相央视天气预报栏目

位于贵阳市主城区南明河上的甲秀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贵阳人文历史的见证。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公元1598年),始建初衷,是时任贵州巡抚江东之希望贵州“科甲挺秀”,建此楼供年轻学子们读书,改变贵州人才稀少的局面。

甲秀楼为木结构阁楼,高约22.9米,红棂雕窗,白石巨柱托檐,雕花石栏相护。楼内现有八块清代留下的碑刻,楼门前长联共174字。甲秀楼建设几经辗转,最终选址在河中一块天然鳌状巨石上,这块巨石古称鳌矶石,就是现在甲秀楼的楼基。

甲秀楼2006年5月与贵阳城东文昌阁一起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 AAA 级景区。

景区从广场牌坊起由北至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石牌坊、涵碧亭和浮玉桥,第二部分是甲秀楼,第三部分是甲秀楼后的翠微园。

涵碧亭

甲秀楼石牌坊在清朝时为全木质结构,上书“城南胜迹”四个大字。“浮玉桥”之名来源于其质地,该桥由贵州特产白棉石打造,从远处看如一条玉带浮在水面。

“城南胜迹”石牌坊

浮玉桥在明朝时被称为南堤,主要用于预防洪灾,明万历年间修建甲秀楼以后慢慢成为一处景观。桥上的涵碧亭原是古人纳凉休息之地,因桥下有深潭“涵碧潭”而得名。亭子四柱上刻有两副对联,分别是“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银汉浮空星过水,玉虹拖雨雁横秋”。

浮玉桥

翠微园古称南庵,是明清风格的苏州园林式庭院。明正德四年,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曾有《南庵次韵二首》《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等诗记载当时胜景,其中“隔水樵渔亦几家,缘冈石路入溪斜。松林晚映千峰雨,枫叶秋连万树霞”“岩寺藏春长不夏,江花映日艳于桃。山阴入户川光暮,林影浮空暑气高。树老岂能知岁月,溪清真可鉴秋毫”等句子,至今读来仍清丽喜人。

翠微园

不仅如此,甲秀楼还会在节假日不定期开展灯光秀,璀璨灯光秀亮相,流光溢彩。

南明河畔,甲秀风光,何不约上三五好友闲暇时逛逛,定叫你“流连忘返”。

实习编辑:刘权锐

责编:陈 萌

审核:陈丽娟

 
关键词: 甲秀楼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641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