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国人的最爱是什么?我说是吃,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一直以来,吃在我国文化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从网络上“广东人吃福建人”一直到现实中的特色小吃,下至街边油炸串串,上至四川水煮白菜,从地球上的珍奇野兽到太空归来的“粽子味”航空仓,可以说,国人的一生,是美食的一生。
要说从食品的种类中分出个三六九等,那排名第一的无疑是肉食了。我们最常食用的就是鸡、猪、羊、牛几种,但面对美味的马肉却极少食用,这又是为什么呢?
马肉属于一种小宗类肉品,在肉品的消费中占比并不大,但却是一些地区的人民最重要的偏好,也是马业经营的一笔重要收入来源。
从1961年到2010年世界马肉的产量总体在上涨。1961年世界马肉总产量为56.15万吨,到了2010年则达到了73.70万吨,合计增长了31.25%,虽然相比起同期世界肉品产量288%的增长率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在小宗类肉品里,这个增长却并不能算小了。
马肉的需求量猛增主要依靠日本、美国、西欧等国的带动,近年来马肉成功地成为了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的肉食品,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由于国外的牲口饲养或者其它种种原因,不断得上各种疾病。比如疯牛症、口蹄疫等等疾病。这些问题给一些欧美人带来了恐慌,许多人从此不敢吃牲口肉,转而寻找其他健康的肉类替代品。
结果挑来选去,还是自由奔腾的马儿比较合适,毕竟马主要还是以谷物粮草为食的动物,而不是那些在牧场被喂下黑心动物内脏饲料,或者激素饲料的猪、牛、羊,因此马肉成为了肉界新秀。近几十年来欧美国家大量订购来自加拿大的马肉,但竟然还持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马肉价格持续上涨,国际价格远超各类牲口,居高不下。
除了这个原因,马肉本身风味独特,肉质柔软、香甜、脂肪低瘦肉多,也是它流行的原因之一。比如在日本的某些地区,马肉会作为一种高级食材被端上桌,甚至有的地区出现了“无马肉不成宴席”的夸张盛况。
马肉作为高级菜肴,价格是普通猪肉的好几倍,但人们还是竞相购买。马肉中的极品,是一种名为“樱花肉”的马肉,它是出自一种特殊喂养的马儿的背肉制成,看上去肉质鲜嫩,红白交错,犹如樱花一般美丽,故得此名。而它的食用方法,是直接生吃的。其味道之鲜香,可见一斑。
除了味道鲜美,马肉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马肉的脂肪含量大约在13.4%,这个数值比猪肉低16.36%,比牛肉低15.36%,比羊肉低7.96%。而且,马肉的脂肪质量远远高于牛肉,猪肉和羊肉的脂肪。不饱和脂肪酸是有机体生命维持正常的物质代谢,所必须必备的物质,并且不饱和脂肪酸是不可替代的。缺乏不饱和脂肪酸会引起一些疾病,马肉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65.5%,马肉中的亚油酸含量高达15%-20%,远远高于猪肉和牛肉。
除此之外,马肉所含的胆固醇仅为2.48%,远低于猪牛羊等牲畜。综上所述马肉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蕴含丰富的营养价值,包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许多维生素。
除此之外,马肉中含铁量也是猪肉和羊肉的5-6倍,是一种优质的补血产品,非常适合妇女儿童以及各类心脑血管病患者食用。
马肉的药用价值,早在明代就被中医发现,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记载:“马肉甘酸、平、无毒、主治伤中,余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脊,壮健,强志 轻身,不饥,作脯,治寒热瘘痹,煮汁洗头疮白秃。”近代日本对马肉进行研究证实,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的作用,老年人长期食用马肉有防治动脉硬化、心肌梗塞。高血压等症。
既然食用马肉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为何我国却极少食用马肉呢?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食用马肉的国家主要是一些游牧民族。常年在大草原上与马羊作伴的人群更有机会接触到马肉,再加上草原上可以吃食的东西其实非常的少,所以游牧民族便把主意打到了马儿的身上。他们的马也分为了赛马和肉马两种,肉马会专门饲养,用于食用。
而我国国内游牧民族并不算多,大多数内地人还是以食用猪肉、羊肉、牛肉、鸡肉为主,并没有养成食用马肉的习惯。再加上自古以来,马作为重要的军事资源,具有着极高的价值,普通老百姓无法食用到马肉,因而没有培养起食用马肉的习性。因此,国内马肉食用较少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饮食习惯所造成的。
其次,我国马肉食用的推广太少,国内的消费群体也对其知之甚少。即便知道马肉这种好东西,但由于没有购买渠道,或者渠道太少,也是其无法在国内进行大量售卖的原因。
最后,我国是一个吃食大国。一向热爱美食,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关于马类烹饪的菜品少之又少,再加上马肉的烹饪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不然会发酸。所以,后续菜品研发没有跟上,也是国内食用较少的原因之一。
虽然目前国内马肉市场看起来没有什么前景。但是我国的马肉生产量早在2010年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产量比起排名第二的墨西哥还要高出两倍多。
我国的马肉生产量从1961年的2.16万吨到2010年的20.16万吨,增长了近十倍。在马肉产出的占比达到了27.35%,生产力可见一斑。而国内的马肉加工业也在快速发展,现在大连、石家庄、天津等地区都建立了马肉加工企业,主要出口对象是日本和欧美国家。国内现在在广西桂林以及内蒙古食用较多,受众较少,但也从侧面说明还有许多可以推广的空间。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健康又美味的肉类可以在国内也多加推广,让我们早日尝到马肉的美味。所以,不仅仅是马肉的生产企业,还有国内的优秀大厨们,我们能不能吃上一顿传说中美味又健康的马肉盛宴,就靠你们了,还请大家多多加油,多多努力!
参考文献:
[1]何丹,蔡智军,李毅,欧建民.生食马肉加工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6):12-14.
[2]刘莉敏. 蒙古马肉常规营养成分测定及脂肪酸特征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3]魏健. 熏马肉煮制熟化及贮藏期品质变化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
[4]赵立男,巴吐尔·阿不力克木,郭婵婵,孔令明.宰后成熟时间对马肉不同部位食用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2015,36(07):197-203.
[5]秦菊. 伊犁地区马肉品质与理化性状的分析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
[6]钟贤武,林虹,谈宇菲,邓小玲,黄熙,张永慧.欧洲“马肉事件”案例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3,39(06):51-56.DOI:10.13217/j.scjpm.2013.06.051.
[7]赵立男,热夏提达·吾来提,杨随霞,阮超霞,巴吐尔·阿不力克木.马肉不同部位的品质特性分析[J].肉类研究,2013,27(07):35-39.
[8]王利,钱泽涛.马肉的生产加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肉类研究,2008(09):66-68.
[9]康健,王龄.马肉的加工工艺及其营养价值[J].食品科技,2004(07):33-34.
[10]白山别克·吾汉,甫拉提,徐国强.马肉的食用及医用价值[J].肉品卫生,2000(06):45-46.
作者:小果 校稿编辑:小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