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雷峰塔地宫发掘老照片:没有白蛇,最终之谜未解开,但是没有遗憾(雷峰塔底部被挖掘 白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4 14:31:0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461    评论:0
导读

【即将倒塌的雷峰塔,只剩下塔芯】雷峰塔,因《白蛇传》的故事家喻户晓。雷峰塔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庆祝黄妃生子而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初名“皇妃塔”,因位于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故名“雷峰塔”。【雷峰塔遗址,已经被树

【即将倒塌的雷峰塔,只剩下塔芯】雷峰塔,因《白蛇传》的故事家喻户晓。雷峰塔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庆祝黄妃生子而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初名“皇妃塔”,因位于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故名“雷峰塔”。

【雷峰塔遗址,已经被树木覆盖】民国时期,杭州地区盛传雷峰塔塔砖有辟邪”、“宜男”、“利蚕”等神秘功效,一时间无数人前来疯狂盗窃塔砖。原本就不堪重负的塔身,于1924年9月25日轰然倒塌。

【雷峰塔遗址】雷峰塔倒塌后,“雷锋夕照”之景不复存在。尽管人们希望能重建雷峰塔,但是因为社会局势动荡,最终不了了之。新中国成立后,关于雷峰塔重建的声音再次高涨,国家于2000年正式决定重建雷峰塔。

【雷峰塔遗址】隋唐之后,我国佛塔都有修建地宫,用于供奉佛祖舍利、法器以及安放皇家陪葬品。2000年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雷峰塔的重建,对雷峰塔地宫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次发掘并没有发现白蛇,而是出土大量价值连城的佛教珍宝。

【雷锋塔地宫考古现场】2001年3月,考古人员终于打开了雷峰塔地宫。整座地宫呈长、宽、高均为一米的立方体,位于地宫中央的铁函最引人注目。除了铁函外,地宫内还发现了莲花座青铜佛像、近千枚“开元通宝”钱币、两面铜镜、玉器、头饰、丝织物、皮革等文物。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雷峰塔地宫】毫无疑问,铁函是考古人员关注的重中之重。当考古人员打开铁函后,现场人员都沸腾了,因为发现了一座四角鎏金纯银阿育王塔。除了鎏金塔外,铁函内还有铜镜、鎏金银盒等6件珍贵文物。

【地宫铁函即将出土,武警在现场警戒】鎏金纯银阿育王塔塔身高35厘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12.6厘米,塔四周刻有佛教故事题材的浅浮雕。塔身四角有四根山花蕉叶,塔身正中矗立饰有五重相轮。塔内藏有佛螺髻发的金质容器,里面就是吴越王钱俶供奉的佛螺髻发。

【雷峰塔地宫铁函,最令人激动的发现】尽管距离最终揭开雷峰塔之谜只有一步之遥,但考古人员及专家们出于对文物的保护以及对宗教信仰的尊重,最终没有打开鎏金纯银阿育王塔。对此,专家们并没有遗憾,“雷峰塔地宫发掘出来的文物非常丰富,是吴越王国鼎盛国貌的集中体现,对研究当时的工艺成就、佛教文化的影响,有非常重大的价值与意义。”

【鎏金纯银阿育王塔,这是最重要的发现】

【考古人员搬出铁函】2002年10月25日,雷峰塔重建工程结束,西湖“雷锋夕照”的景观再次出现。值得一提的是,重建后的雷峰塔时采用宋代重建的五层楼阁飞檐砖塔形式宝塔,并在钢结构在原址上重建雷峰塔。

 
关键词: 杭州雷峰塔遗址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6750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