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外地人对苏州的误解有多离谱——苏州属于哪个省?(苏州是省内还是省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4 15:14:22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400    评论:0
导读

外地人对苏州的误解到底有多深?某搜索引擎关于苏州的关键词,有这么一条:苏州属于哪个省?搜索指数居然还不低??苏州人肯定想不到苏州已经不是江苏的苏州了,而是江南的苏州,中国的苏州……苏州人人都有船,出门走水路?外地人提到苏州,虽然联想不到江苏

外地人对苏州的误解到底有多深?


某搜索引擎关于苏州的关键词,有这么一条:苏州属于哪个省?搜索指数居然还不低??


苏州人肯定想不到苏州已经不是江苏的苏州了,而是江南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苏州人人都有船,出门走水路?


外地人提到苏州,虽然联想不到江苏,但是肯定能联想到江南。


有苏州小娘鱼去北方求学,被同学问:“苏州是不是到处是水,人人都坐着船出行?”



也不怪外地人误会,江南水乡嘛,古诗里“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可不都是小桥流水人家!


苏州西靠碧波万顷的太湖,发源自太湖的河流,一路向东蜿蜒流淌,由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遇到洼地,就汇聚成了塘、湖,造就了水道纵横交织、湖塘星罗棋布的景象。



但现代苏州,出于城市建设的需要,一些低洼水地早已被填埋,在上面建了高楼大厦。保留下来的湖泊、水道,早已失去了原来水路交通的意义,而更多成为古城原始风貌的一部分。



要想在苏州体味“水乡”的感觉,只能在景区里花一笔钱,坐一坐乌篷船



苏州人说话都是吴侬软语?


如果城市有性别,外地人对苏州的印象一定是偏女性向的:温婉、柔和、秀丽。苏州人说话都是吴侬软语,轻声细语,“恐惊天上人“。


苏州话的“软糯”,跟它的咬字和语调有关,唇齿音多,抑扬顿挫,再加上喜欢用叠词、语气词,所以听起来百转千回。



虽然“软糯“,但苏州人也是有脾气的,生气起来,“请倷吃记耳光”。骂起人来也毫不含糊,赤佬“十三点”“戮桥户头”,不带脏字,却一针见血。


其实走在苏州大街上,能听到苏州话的概率并不高,即使在本地化程度最高的古城区,日常听到的交流还是普通话为主。苏州本地人,在公司、学校等公众场合,也是说普通话。


苏州人早已接受了移民城市这一事实,虽然在本地中老年这一群体中,苏州话依然是主流,但在年轻人、儿童群体里,苏州话的使用比例是越来越少了。



苏州人的一天就是喝喝茶听听曲?


那些种草苏州的文案都这么写:“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茶馆太多”……


悠闲、富庶、慢节奏,成了苏州的标签。于是就有人以为,苏州人的一天,就是逛逛园林,去茶馆喝喝茶,听听曲儿……



这个误会可太深了。那只是旅客眼里的苏州以及苏州人。


苏州除了旅游城市外,它还有个称号“最牛地级市“。这才是现代苏州的真实面目。


能从一个平平无奇的地级市,逆袭到GDP全国排名第六的位置,除了高瞻远瞩的规划外,更离不开苏州人敢拼敢闯的精神,努力奋斗的身影。



在园林里喝茶,在茶馆里听评弹的,除了外地游客,就是本地退休的老年人。苏州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都是努力工作的打工人。




苏州人都嗜甜吃不了辣?


“甜“,也是苏州的标签。


外地人谈苏州人的口味,这么说:炒青菜都加糖;苏州的面都是甜的;苏州人吃不了辣……


苏州人与其是说嗜“甜“不如说嗜“鲜”。



春天的香椿头、青团子,夏天的黄鳝、三虾面,秋天的鸡头米、大闸蟹,冬天的茨菇、冬酿酒,吃食随着时令、季节走,讲究一个“鲜”字。


菜里放糖,也是为了吊”鲜“味,苏帮菜讲究“清淡有味”。


苏州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口味其实早已不那么单一。


苏帮菜只是其中一种,粤菜、川菜、徽菜……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口味,都能在苏州找到。



苏州人也不是都喜欢“甜“,排斥”辣“,也有无辣不欢的本地人,也有喜欢手擀面的苏州人。



苏州烟雨迷蒙,气候宜人?


有人以为苏州的气候就是春有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烟雨迷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真相是苏州的确四季分明,但冬季和夏季特别漫长,冬装和夏装一穿几个月,舒服的春天和秋天就像所有美好的东西一样短暂即逝。夏天的苏州,非洲人来了都要吐槽热,冬天的苏州,东北人来了都瑟瑟发抖。



苏州的雨多,尤其是梅雨季,但本地人一点不觉得美,反而是 “澳糟”,到处湿哒哒,衣服晾不干。


当然习惯了这种湿润也有好处,比如苏州人普遍皮肤细腻白皙,这跟气候也有一定关系。



人对于未知的领域总是充满固执的想象。


就像总有人以为内蒙古人都骑着马去上学,新疆人都擅长载歌载舞,海南人绝不会被水淹死……


外地人对于苏州的误解与印象,背后其实寄托的是对江南的一种向往。


图:苏茶网、摄图网


当时好侠来姑苏,千金不惜酒满壶。

 
关键词: 是哪个省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6777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