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生活》·中国军号 作者:蒋东霖
“嘭嘭嘭”,目标击倒。训练场上,第80 集团军某旅狙击手白宇曦正和男兵进行激 烈角逐。 这个身躯娇小的大学生女兵,经过士 官学校的历练,完成了从话务员到狙击枪 王的精彩转身。白宇曦上演了属于自己的 “士兵突击”。
面对梦想她有拼劲
2019年3月,经过7个多月的比拼,白宇 曦成功入选北部战区陆军狙击手集训队。
参加这种规模的集训,是每名狙击手 的梦想。 但从进入集训队开始,白宇曦就受到 不少男兵的“冷嘲热讽”。一向争强好胜的 白宇曦暗暗下定决心,“再苦再累也不能认 怂,决不能被他们看扁了”。
白宇曦明白:这次集训高手云集,在 这里没有性别之分,只有实力之别。来到这 里训练,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忘记自己 的性别。
为了梦想,她给自己定了更高的目 标。练据枪,她跟男兵一样,肩上扛着10公 斤的砖头,胳膊上压着重重的沙袋;练稳 定,别人顶半个小时弹壳,她就顶1小时,直 至双肘麻木……过硬的素质和能力,让其 他男兵刮目相看。
面对挑战她有狠劲
在很多人心目中,女狙击手“很酷很 飒”,关键时刻往往能够一枪毙敌。殊不知 “高光时刻”的背后是千万次枯燥而寂寞的 苦练。
她们流过盛夏的汗水,感受过秋天的 风沙,邂逅过初冬的白雪。 炎热三伏,白宇曦每天趴在滚烫的地 面上据枪,空气中的热浪化成了汗珠流到 眼睛里,无数次干扰着视线;大雨滂沱,为 了避免枪支性能受损,她把雨衣盖在枪上, 自己却泡在雨水里。
塞外草原,风沙特别大。白宇曦说:“迎 着风沙训练是常态,眼睛‘吃’沙子是家常 便饭。” 为了从难从严训练,她还要练习在雪 地里伪装,让自己与所处环境融为一体。
一 次射击训练中,当一切准备就绪,指挥员下 达射击口令后,白宇曦的枪却不听使唤,怎 么扣动扳机都不能发射,起初以为是枪支 出现了故障,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自己的 手指被冻僵了,刚刚只是在“意识”里扣动 了扳机。
千米障碍狙击训练,队员全副武装,15 分钟内要完成翻高板、跳深坑、狙击步枪射 击、过云梯、扛弹药箱等多项内容。连男兵 都会感慨有些吃不消,何况女兵。
在进行翻越2米高板时,看着男兵都过 得很轻松,白宇曦刚开始心里直打退堂鼓。 但千米障碍不相信眼泪,白宇曦不相信命 运。力量不够就练力量,爆发力不够就练爆 发力,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每次训 练归来,她的膝盖、胳膊上都是淤青。终于, 她完成了千米障碍狙击训练,并且取得了 优异的成绩。
面对细节她有钻劲
每次翻开射击记录本,白宇曦都会小 心翼翼。这两本厚厚的“射击宝典”,她视若 珍宝,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下了每次打靶 的时间、场地、气温、风速、风向等数据。
白宇曦说:“只有通过各类数据一次 次的分析比对,形成的经验才能算是自己 的。”
一个合格的狙击手必须要有沉着稳 定的心理素质才能确保每次都发发命中。 白宇曦还记得第一次参加集训的时候,因 自己基础不好,心态不够稳定,经常陷入 一种消极焦虑的情绪中,成绩经常忽高忽 低。
“射击,必须要心无旁骛。”教练员的一 席话让白宇曦如梦初醒,她开始尝试集中 注意力,每次越障时她就使出全力;射击时 眼睛只盯着目标;端枪时丢掉杂念,冷静克 制,在不断的练习中,白宇曦很快突破了瓶 颈,成绩在提高的同时,也趋于平稳。
塞外草,数百狙击手展开对决。最终,白 宇曦以总成绩805分的绝对优势领先第二名 男兵23分,夺得冠军,被授予“狙击枪王”称 号,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女枪王”。
(《解放军生活》·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