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电影演员张瑜_《庐山恋》张瑜:为进好莱坞弃夫,如今资产过亿,却说自己很可怜(庐山恋张瑜的国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3 01:19:3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955    评论:0
导读

张瑜 十多年前,印刻着一代人的电影回忆的名演员:张瑜,眉眼温柔地出现在访谈节目《我们相爱的年代》中。 或许是她本人讲究的“简单朴素”美容原则起了作用,当时已有50多岁的张瑜,美貌依旧,唯有略带松弛的皮肤暴露了年纪。 “不管是《庐山恋》还是


张瑜

十多年前,印刻着一代人的电影回忆的名演员:张瑜,眉眼温柔地出现在访谈节目《我们相爱的年代》中。

或许是她本人讲究的“简单朴素”美容原则起了作用,当时已有50多岁的张瑜,美貌依旧,唯有略带松弛的皮肤暴露了年纪。

“不管是《庐山恋》还是《庐山恋2010》男女主主人公,最终都是战胜了一切选择了自己的真爱。”

“好像在你的作品当中就是爱情可以战胜一切,想问一下你本人也是持这样一个关于爱情的态度吗?”

在主持人撕下题板上关于张瑜的“爱情最大”词条后,问出了粉丝都想知道的问题。

如今的张瑜还像当初那样,笃定地认为“爱情能战胜一切吗?”

张瑜与张建亚

1989年,张瑜向丈夫张建亚提出了离婚,彼时二人一人在国内,一人在美国,大洋彼岸传来的“噩耗”,摧毁了他们的笃定和爱情。

历经接近三十年的单身生活,张瑜到参加节目时仍旧未婚未育,她停顿了稍许片刻,回复了主持人的问题:

“对,其实爱情就是一种动力,使得你有勇气去生活,去面对任何的困难坎坷,我认为爱情上升一下就是真善美的一个体现。”

接近满分的答案,虽浪漫动人,却也唤醒了老粉丝们的遗憾。

若不是当初“情敌”一般的阻碍,如山般阻隔了二人,他们如今定是一对神仙眷侣。

《庐山恋》剧照

“你真傻,傻得可爱!”

柔情似水,娇赧可爱的张瑜在年轻男子的脸上轻轻地碰了一下,空气中瞬间充满恋爱的味道。

或许是过分羞涩的缘故,张瑜亲完浑身发抖,男孩的脸也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

那是1980年,一对衣着新潮的情侣约会的场面,那一幕美好的不真实。

然而,张瑜对面的人并不是张建亚,那一幕也确实并非出现在现实中,彼时正在拍摄影片《庐山恋》,与她对戏的男演员名叫郭凯敏

剧中的角色和剧情是虚构的,但郭凯敏对张瑜的感情却是真实的。

他真的成为了张建亚的“情敌”。

《庐山恋》剧照

当时的社会氛围保守,不像如今人们爱起哄,但一部成功的剧作足以让观众在舆论上自动将两人看做情侣。

《庐山恋》便是这样一部不同凡响的电视剧。

或许如今人们无法理解一个“脸颊吻”意味着什么,但在当时,这个“吻”却让《庐山恋》却称为“中国第一部吻戏”。

在《庐山恋》自1980年7月12日上映后,它成为了“放映场次最多”“用坏拷贝最多”“单片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

《庐山恋》所讲述的:侨居美国的国民党将军周振武女儿周筠,在庐山游览时,与山上潜心攻读的小伙子耿桦相遇,彼此相恋的曲折故事。

也成为了特定历史阶段当中,首部表现爱情主题的电影。

《庐山恋》剧照

因《庐山恋》,张瑜当选了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百花奖的“双料影后”。她在剧中换的43套衣服,也成为当时被广泛讨论的话题。

被人广泛讨论的还有二人荧幕“cp”以外的真实关系。

张瑜和郭凯敏在当时都没有谈过恋爱,在戏中与彼此接触显得羞涩了很多,这使得二人在生活中表达真实感情时也磕磕绊绊了些。

拍戏过程中,剧组将二人拉到了庐山的别墅内,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两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在张瑜口中,她是如此描述郭凯敏的:

一到饭点,郭凯敏拿着空饭盒,来向张瑜讨要她的饭盒,做什么呢?当然是帮她把盒饭一起打了。

二人总会在创作过程中反复沟通细节,除了打饭以外,郭凯敏还会特别照顾张瑜。

只是郭凯敏仿佛个人有些“情绪化”,总会时不时的他会在角落里抽烟,像是心情总会被突如其来的抑郁侵袭一般。

《庐山恋》中的经典吻戏

而实际上,这些“对喜欢的人好”的笨拙表现,正是情感青涩的郭凯敏在爱情上的表达方式。

心里的话说不出口,最终只能变成郁结与苦闷,化作根根香烟随风而逝。

当然,张瑜的“不开窍”也并非只是因为郭凯敏的“表达不到位”,在张瑜的择偶条件当中,郭凯敏显然也不是最优选。

“我觉得我希望找的还是年龄比我大的,小郭和我差不多吧,甚至还比我小半岁这样子。”

多年后,反应过来郭凯敏意图的张瑜道明了自己“所有心思都在工作上,没有多想”的原因。

也是因此,让二人的感情故事发生的可能性也归了零。

郭凯敏自然也没能成为张建亚的“情敌”。

年轻时的张瑜

关于张瑜,真正的“绯闻”,发生在她与运动员汪嘉伟之间。

一个是著名的电影明星,另一位是热度很高的“排球王子”,俊男靓女的组合成为继张、郭cp过后,又一对备受关注的“情侣”。

“张瑜写信求爱汪嘉伟”的新闻占据了当时各大报刊的重要位置。

相传,汪嘉伟确实也因张瑜而与原本的女友张洁云分手,他与张瑜还互送了情侣戒指给对方。

重要的是,感觉到队友因张瑜的“横刀夺爱”,郎平等一众女排运动员对张瑜怨恨颇深。

汪嘉伟

凡此种种,仿佛足以给张瑜“定罪”。

却没想到,这又是一次张瑜“恋爱八卦”的乌龙,原来是有人冒充张瑜搞了这次恶作剧,虽影响恶劣,却实在怪不到张瑜本人分毫。

无论是银幕搭档的郭凯敏,还是俊男靓女组合的汪嘉伟,都不曾走进张瑜的感情世界。

真正能够与张建亚抗衡,犹如“情敌般”力量的唯有张瑜的“事业心”。

张瑜的爱情,没有被女明星杂七杂八的绯闻玷污,也没有争风吃醋,离婚原因也无关乎二人之外的其他人。

甚至这些“乌龙事件”发生时,二人的人生轨道还在各自地运行着,但仿佛从这一步步的“前路”,又能预判到两人终将相遇。

他们那么相似,他们都是那么要强的人。

张建亚

与郭凯敏在爱情中小心翼翼的作风不同,张建亚并不是一个拘泥于常规行事规范的人。

1951年出生的他,比1957年出生的张瑜大6岁,与张瑜“理想型”所应该有的年龄差符合,也与张瑜所醉心的工作有诸多联系。

在与张瑜相恋前,张建亚在事业发展中便显示出一种“大胆”的作风,他曾扬言:

“从那时开始,我比较自觉地就想要做和人家不一样的东西。”

这样的理念催生下,第一部由他独立执导的影片《冰河死亡线》,张建亚就做成了别人做不成的“炸黄河”。

中老年张建亚

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之前,张建亚是上影演员剧团的一分子。

上影厂几年待下来,耳濡目染,我觉得导演是最有创造力的,只有做了导演才可以实现自己的创意想法。”

1982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他师从白沉谢晋桑弧三位上影厂恩师,从此便走上了导演的道路。

张建亚就是这般的果断且有主见,从演员到导演,重重阻碍,却被因拥有信念,便无所畏惧的他一一化解。

张瑜与张建亚

张瑜在认识张建亚之前,大放光彩的“周筠”一角,不过是她执着拼搏的冰山一角而已。

十几岁的中学生张瑜,在那时还不懂“何谓梦想”,演员梦实现的也些许被动了些。

1973年,张瑜陪朋友去参加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选拔演员活动,朋友表演结束之后,张瑜同朋友打算离开。

此时却被考核老师叫住试了一段戏,就被上影厂著名导演谢晋看中意外拉上了演员这条道路。

张瑜

就连《庐山恋》的大火,让张瑜在演艺界扶摇直上的角色,在选角过程中也有当红演员宫雪花等女演员争抢,甚至不惜为此“动了脸”。

而仅仅因为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的徐桑楚去剧组探班之时,意外发现力求完美而反复拍摄的张瑜,她当时的表现给徐桑楚留下了深刻印象。

徐桑楚认为,这个女孩善良纯真,身上有庐山恋女主角的影子,便大力推荐张瑜饰演女主角周筠。

张瑜的成名是那么幸运。

一切关于“幸运”的巧合,在这部剧所获得的成绩面前显得不值一提。

张瑜大可以坐享其成一切荣耀。

但和张建亚一样,张瑜同样果断且清醒,面对八面而来的赞赏,张瑜却说自己“好像生活在金鱼缸里。”

张瑜

别人希望被忽略的“幸运因素”,在张瑜这,却主动被提及了出来,关于做演员,她的确仅仅为新人,演技也需要进一步的磨砺。

为此,在《庐山恋》还被广泛夸赞的同时,张瑜又进了别的剧组,拍下了在《巴为夜雨》里出色地扮演了刘文英。

这个决定,让她一举成为“百花”“金鸡”双料影后。

可她还嫌自己不是表演专业出身,认为自己的演技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也是因为对于事业这般的“有主见”,为自己设定的标准高,而使得她有了结交拥有更多演艺知识的导演,张建亚。

中老年张建亚

巧合的是,二人的中间人正是郭凯敏。

张瑜是郭凯敏的演员朋友,张建亚是郭凯敏的导演朋友,正在寻觅更好的发展道路的张瑜,便在郭凯敏的介绍下认识了张建亚。

共同的朋友,共同的圈子,都在寻觅着更好事业发展道路的可能,张瑜与张建亚像是能量同频体一般,“巅峰”处相见。

对张瑜一见钟情的张建亚发起了猛烈的攻势,一封封情书夹带着火热和深情,最终征服了张瑜的心。

1984年,张瑜和张建亚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张瑜

此时,张瑜已多次刷新了自己在观众眼中的形象:

她是《小街》当中,蹦蹦跳跳的假小子,是《巴山夜雨》的客轮上,押解要犯的“红卫兵小将》;

是《知音》当中唱着委婉清歌的小凤仙,是《清水湾,淡水湾》中善 良而毅然捐献出十万元遗产的女工。

她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一年内连获四冠的演员,分别为: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政府奖。

而张建亚在事业上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他所在的上影厂最为活跃的创作室“三创”当中的“五花社”,依据着导演中心制的思路,生机勃勃地开创着一个又一个的新视角新道路。

“最高产的一年,上影厂一年出品16部影片,就有11部出自‘三创’。”

张瑜与友人

然而,从未因获奖,荣耀加身而感到完全满足的张瑜,还是走出了她梦想中的那一步:进修深造。

这时,同为“事业狂”的张建亚未曾感受到二人婚姻的危机,“事业心”作为他如情敌一般的力量,悄然掌舵,改变了二人的命运。

张瑜在听闻北京电影学院要开设能力提升班时,她果断报名参加,最终北影校长建议她:可以去更大的舞台发展。

1985年11月,张瑜便跟随着“出国热”的潮流,飞赴美国求学。

告别了自己如日中天的事业,与新婚的甜蜜期都没有完全度过的丈夫就此暂别。

张瑜

留学期间,张瑜获得了美国中西文化交流桥梁组织和旧金山某基金会以及香港艺人之家等团体提供的助学金。

在生活方面,二人的异国恋并没有经济遭遇困境。

让张瑜有所烦扰的是国外的全英文授课,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她而言,攻克语言障碍,从而深入学习电影知识并不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

在南加州北岭大学学习电影制作的那5年,她每天清晨6点起床,乘车赶往几十公里外的学校读书,晚上回到家还要做大量作业。

为了减少“被资助”的负罪感,她还在业余时间教孩子学习中文,在律师事务所中当办事员获得报酬。

后来,经朋友介绍与日本富士健康器材公司签了3年的广告模特合同。

这个样貌上美艳娇俏的女人,内在有着非同寻常的刚毅。

张瑜

张瑜去美国的那几年,张建亚作为上影厂导演,在事业上屡屡有所突破,1987年同吴贻弓合拍了具有突破意义的荒诞喜剧《少爷的磨难》。

该片成功成为当年上影厂的票房吸睛之作。

从《三毛从军记》《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开始,张建亚正式开始自觉地以一种文化自嘲的喜剧形式来树立个人的创作美学和风格。

张瑜也已优异成绩获得学士学位,并开创了自己的贸易公司。

在个人发展上,二人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丝毫没有显现出不同步的现象。

张建亚

然而,让张瑜深感崩溃的瞬间,便是一封封可以击溃张瑜心理防线的信件,是张建亚以工作之便来美国找她时,那些短暂的狂喜。

短暂拥有与长久失去交替出现的温暖,让故作坚强的张瑜格外难熬,长时间的异地分居,永远没有孤军奋战心里的力量来的纯粹。

1989年,张瑜终于还是向张建亚提了离婚。

没有第三者插足,甚至二人的感情都没有完全破裂,在梦想与爱人的疯狂撕扯中,张瑜走向了张建亚所在的另一边。

张建亚

此后的张瑜,毕业后逐梦好莱坞,受到资本与人种的限制,未能成名,来到台湾发展,又因为台湾地区边写边拍的高强度工作拖垮的身体。

再后来,二人之间的联系仅限事业上的交流。

仅存的特殊,或许就是张建亚建议她回大陆发展,她便听从了意见;

张建亚邀请她出演短片《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她便毫不犹豫的去了。

两人之间回不到当初的关系,但信赖与照顾成为了关系的底色,永久的被珍藏。

张建亚

张瑜此后的梦做的并不顺利,导演的几部片子没能获得太大的反响,但她的主要事业方向依旧集中在演艺。

相反她在金融方面摸到了门道,在故乡和越南、美国都有投资,钱挣的倒是盆满钵满,家财数以亿计。

只是每每提到感情问题时,张瑜会显得落寞不少,起先在回复这个问题时,她还会剖析自我给出一番理由:因为自己的文化结构很特殊。

“既孕育于大陆文化的土壤,又接受美国文化熏陶,还在台湾拍片,算是三方文化的边缘人,要找一个合适的男人真难。”

张瑜早年参加的节目

后来再提时,她便经常感叹自己“可怜”:自己失去了一个家。

“目前哩还是好好拍几部戏再说吧。”

说不遗憾,必定是假的。

直到10年前,在上访谈节目《我们相爱的年代》中,她似乎释然了许多,她最后的发言,似乎表明:

即便最后的落幕不够精彩,却不会影响张瑜内心对于“爱”的定义。

或许这样的遗憾,让未在婚姻中的张瑜比别人更懂爱情。

 
关键词: 电影演员张瑜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681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