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记者刘斐 实习生袁芳甜
“头痛不痛?”“口干、口苦吗……”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院)5号楼国医堂23号诊室,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医大师伍炳彩同往常一样,为患者把脉问诊。尽管早已过了退休的年纪,但每周一三五,只要没有特殊情况,81岁的伍炳彩便会准时出现在这个诊室里。
2017年,伍炳彩被人社部等国家部委评为国医大师,但他的生活并无太大变化,依然是看书、教书、问诊。从青春年华到耄耋花发,他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所热爱的中医事业。从教行医60余载,从三尺讲台到一方诊室,伍炳彩不忘初心、矢志岐黄,以传承弘扬中医药事业为己任,殚精竭虑弘扬中医文化,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大医精诚”的人生追求。
由于医术高,名气大,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找伍炳彩问诊的患者很多。但伍炳彩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太好,医院不得不对其实施“限号”。即便这样,也有很多患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对于那些远道而来,特别是从偏远农村来的患者,伍炳彩总会为他们“加号”,导致每次坐门诊都要推迟一至两个小时下班,工作量比许多年轻医生都大。因此,伍炳彩有了一个为人熟知的称号——“加号医生”。多年来,伍炳彩总是因为加号加到误了饭点,学生劝他回家,他总说:“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这些人远道而来找到我看病,非常不容易。不给他们看病,我于心不忍。”
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伍炳彩医者仁心的体现。行医如此,他还将“立德树人”与“大医精诚”的价值观相融合,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以精诚为价值取向,践行着他的育人观。
几十年来,他手把手教授的学生不下千人,培养了一大批热爱中医事业的青年学子,不少学生已经成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省名中医等中医药骨干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伍炳彩潜心医术、“精勤不倦”,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国医大师等荣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江西省中医药防治专家组顾问,伍炳彩密切关注疫情变化情况,指导江西省新冠肺炎防治方案的制定,与相关专家一起拟定的“温肺化纤汤”“散寒除湿抗毒方”和“清热化湿抗毒方”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在伍炳彩看来,学者必须“博极医源”、博览群书,他的家里也堆满了书籍与医案。他说,只要还能动,就要为国家、为人民、为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复审:邹艳红
终审:邵平
监制:吴志刚、邱虎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