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刘家宁,小学生经常在家里看到,爸爸需要弯腰才能拧头朝下的螺丝,爸爸的腰经常会疼,而这一切孩子却看在眼里,于是小小的种子在孩子的心里发了芽。
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发明一款螺丝刀,爸爸不用弯腰,就能拧螺丝,可以减轻爸爸的负担。而这个时候刚好学校组织了小小发明家的活动,他把他的想法画在了纸上,下图就是孩子画的图纸。
专家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也开始帮助他,他也和父亲一起查资料,看书想办法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他是个5年级的小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学习初中的物理力学知识,下了不少功夫,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师和父亲的帮助下,他研究了8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成功了。
他实现了转向功能,可以拧下头朝下的螺丝了。同时为了拧螺丝更省力,他还增加了“一”字型金属手柄。这个一字型金属手柄还可以折叠在盒子里,十分方便。
当手柄折叠起来,他就是个菱形盒子,只有手掌大小,所以很便携。这款螺丝刀在设计上将棘轮、铰链、弹簧柱塞等结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款既可以改变方向,又能增大力矩,同时兼具外形优美便于携带,生产成本低等特点的新型螺丝刀。
这项发明他也申请了国家专利,并获得了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从此爸爸再也不用弯腰拧螺丝了,他开心极了。
这项专利有企业出价80万来购买专利,刘家宁的爸爸拒绝了,父子俩认为这个发明还需要在细节上在完善和优化,希望在未来能真正走进生活,给人们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