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丁伟
掌上咸宁报道
12月28日,岁暮天寒,铜钟乡清水村聚草康“七彩药谷”中药材种植基地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一排排整理好的田垄上,十多位工人分工协作,有的在覆盖黑色薄膜,有的在种植金银花,场面甚是壮观。
“种苗子的同时要下肥料,肥料和植物根部要用土壤隔开,否则会烧根。”该基地技术人员孙志平边察看种植情况边指导工人种植技巧。
据了解,此次种植的是红色(药用)金银花,一年可开4次花,相比普通金银花,它的抗逆性强,对气候、土壤适应性强,花期较早、时间也更长,一般从5月持续到10月。现在冬季种植,明年5月份开花,采摘时正好是金银花上市旺季,可以保证效益最大化。
孙志平告诉记者,农业种植是个细致活,除了掌握种植技巧外,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很必要。像他们此次在地上覆盖的黑色薄膜就大有用途——雨天可以防潮,夏天可以防晒,对土壤干湿起到调控作用,从而保证土壤干湿度的稳定性。另外,它还可以阻止杂草生长,金银花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每年光在除草上就需要大量的劳力,考虑到人工费用、以及劳动力欠缺等问题,覆盖薄膜反而是更经济实用的方式。
除了种植金银花外,聚草康“七彩药谷”中药材种植基地还将种植黄精、菊花、射干、虎杖、红花、百合、芍药等药材,规划每种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上,并配套建设育苗基地和中药材饮片、饮料、食品等全自动生产车间,计划通过三年规划和建设,力争建成集旅游观光、研学实践、成品产销、生态养生为一体的农旅综合开发基地。
“我们计划种植面积是6000亩,已经完成了将近4000亩,现在土地平整基本结束,主要是种植阶段,在今年年底把所有的种植区全部种完。其他的中药博物馆、产品交易中心、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也会相继开工。预计在明年5月1日全部完工,确保一期项目如期开园。”湖北省聚草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薛云奎说。
项目建成之后,基地内各色药材花卉交相辉映,红花和芍药花的红、射干花的橙、决明子和菊花的黄、虎杖花和黄精花的白、白芨花的紫,凤仙花的粉,配上郁郁葱葱的药材的一片绿,花香中夹着药香,形成一幅乡村美好七彩画卷。
同时,基地采取“市场主体+集体经济+农户”的经营模式,也将为周边村民提供在基地务工的机会,建成后预计可带动500余人就业,将促进群众增收和当地经济发展。目前铜钟乡中药材总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明年将继续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进一步发挥中药材产业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
今年以来,崇阳围绕打造湖北道地药材产业之乡目标,积极谋划布局,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截至10月末,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05万亩,其中当年新增2.715万亩。黄精、白芨两个主导品种基本形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55万亩、1.25万亩。规模化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全县100亩以上黄精规模基地达到22160亩,中药材种植已成为拉动该县乡村振兴“新引擎”。
责编:张敏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