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紫金山新闻】
热烈祝贺
南京市第一幼儿园“三叶草”个人微型博物馆
开馆
又是一年的“5·18”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
“物馆的力量”
(The Power of Museums)
21世纪的博物馆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
它们可以将世界变得更美好
作为无可比拟的发现之地
博物馆教会人们了解过去
打开人们的思想
接受新的观念
构建更美好的未来
回 眸
作为幼儿教育从业者,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多年来一直潜心于博物馆课程的研究。鉴于儿童发展和认识的特殊性,一幼认为儿童博物馆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实习场,因此一幼以“做中学”为理念,以游戏精神为引领,创造性地建构了国内首家幼儿园中的儿童博物馆,形成了以聚焦式的班级博物馆为主体、综合式的园级博物馆为实践场和资源库、拓展式的社会场馆为补充的“班级-园级-社会”三级儿童博物馆体系,打破了时间、空间、资源上的局限,为儿童的经验生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儿童、家长积极参与儿童博物馆的活动,逐渐把参与儿童博物馆的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生活的一部分,唤醒了儿童“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创造表达”的博物意识。
延 伸
十余年的研究,一幼不断深化研究博物馆运行机制,优化完善儿童博物馆学习机制,更好地促进儿童自主建构经验,同时把唤醒公众的博物意识作为一项长期努力的任务。基于此,今年一幼向全园师生发出倡议,面向有博物收集兴趣与爱好的幼儿、家长、家庭征集,建构三叶草“个人微型博物馆”,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成为“自主策展人”,传递他们的博物理念,分享他们的博物收集故事。
经过精心挑选和认真筹备,一幼隆重推出了首个“三叶草个人微型博物馆”——敬宜剪纸坊。剪纸坊的小馆长林敬宜姐姐,是一幼的毕业生。
她从小就喜欢各种美工活动,偶然的机缘,她与“南京剪纸”结缘,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著名剪纸艺人张方林老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与学习中,敬宜越来越热爱剪纸,她积极参与了各种剪纸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在国外游学期间,她有意识地进行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分享与传播,让优秀的南京剪纸“走出去”。
目前,敬宜姐姐开始尝试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与自己的艺术创想,进行一些主题性的剪纸作品创作,用古老的传统技艺表达当下的社会风貌与真实感受,希望用“剪纸”这个符号高度概括想要表达的生活内涵与艺术创意。
布 展
作为首个“个人微型博物馆”,敬宜剪纸坊坐落在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南面儿童博物馆三楼,由敬宜姐姐和一幼老师、孩子们共同打造。她们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有趣的剪纸、各种质地的纸张,还有剪纸的各样工具陈列其中,馆内的一些作品和装饰都是敬宜姐姐和孩子们的剪纸作品。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将这些陈列物品进行了布置、分类整理与摆放,还兴致勃勃地探究起各种纸和特色的剪刀、工具。在大家的努力下,一间小小的 “三叶草个人微型博物馆”诞生啦!
开 馆
5月13日下午,南京学前教育研究与国际交流中心儿童博物馆里热闹极了!敬宜剪纸坊开馆啦!亲爱的园长妈妈、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来祝贺!敬宜姐姐早早地在剪纸坊里等着小朋友们。一开馆,敬宜姐姐向幼儿园和小朋友们赠送了自己创作设计制作的剪纸作品——《快乐草娃》,园长妈妈高兴地为敬宜姐姐颁发了“三叶草个人微型博物馆”证书,还赠送了一幼的吉祥萌物“小草娃”和博物馆文创礼物“恐龙布袋”!敬宜姐姐高兴地接过证书,她表示,自己的剪纸坊能够在幼年就读的幼儿园开馆,自己很开心,也感到温暖。她会继续努力钻研剪纸,并不断传承与创新,努力成为新一代“剪纸传承人”!
接着,孩子们和敬宜姐姐一起开始了有趣的“剪纸探秘之旅”。深绿、浅绿的纸经过折叠、勾画,变成了一片四叶草,带着快乐与幸运送给大家。孩子们在敬宜姐姐的带领下,享受着剪纸带来的乐趣。看!孩子们制作的剪纸可爱吗?
敬宜姐姐带着剪纸作品,又来到国际部,和大班小朋友一起聊冬奥会,说剪纸趣闻,让更多的孩子们都了解剪纸、喜欢剪纸,孩子们被生动、传神的剪纸迷住了!
前 行
不久的将来,一幼的系列个人微型博物馆还会迎来更多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参与、创设、开办,他们的加入让一幼的儿童博物馆更加生动、有益、广博。这世界那么多博物馆,为什么还要拥有一间自己的“个人微型博物馆”呢?世界很大,多的是变化,少的是一如既往。儿童博物馆,不属于哪种特定的门类,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博物馆,它更强调儿童的参与。儿童不只是博物馆的使用者,更是博物馆的设计者和守护者。一幼教育人一直向着博物馆奔赴,像孩子们一样,感受生活,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质朴而坚定地成为自己……这是一幼人“简单而幸福”的梦想,就像三叶草那样,微小、坚韧,随处生长!
转载自秦淮教育发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编辑 付娴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