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有关科学补钙的几个问题(有关科学补钙的几个问题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5 10:30:3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592    评论:0
导读

补钙是个比较老的话题了,但各种媒体仍然大肆宣传,似乎营造了一种全民缺钙的异常氛围。其实,补钙的作用也不宜过于夸大,尤其是补钙还应讲究科学,不应盲目。现就补钙中的几个问题作些解答。1、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吗维生素D就像打开钙代谢系统

补钙是个比较老的话题了,但各种媒体仍然大肆宣传,似乎营造了一种全民缺钙的异常氛围。其实,补钙的作用也不宜过于夸大,尤其是补钙还应讲究科学,不应盲目。现就补钙中的几个问题作些解答。

1、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吗

维生素D就像打开钙代谢系统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如果完全没有维生素D的参与,人体对膳食中的钙的吸收率还达不到10%。同时,维生素D还具有促进肾脏对钙重吸收和调节血钙水平等功能。人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即从膳食中摄取及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活性维生素D。如果人体中维生素D不足,会导致钙、磷吸收率下降,而逐渐引发疾病,如佝偻症、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等。因此在补钙的同时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使人体最大限度地吸收钙。老年人的胃肠、肾脏功能下降,体内维生素D更加不足。所以,老年人在补钙的同时,更要补充维生素D。不过,维生素D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并非越多越好,摄入过多的维生素D同样有害无益,建议最好听从医生的指导。

2、长期服用活性钙好吗

目前市场上的钙剂有百余种,大致可分为合成钙和天然钙两类。合成钙有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天然钙即活性钙多是由动物的骨粉或水生贝壳类动物(如牡蛎壳、蛤蛎等)经过高温煅烧而成的混合物,多数以氢氧化钙为主,用来补钙容易为人体吸收。但是其含重金属的量较高,有一定的腐蚀性,若长期较大剂量服用,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胃痛等不良反应,而影响胃肠功能。因此不提倡长期补充活性钙。

3、何时补充钙制剂最合适

一般来说,植物类食物含有较多的植酸,而植酸和草酸可能和钙离子结合成不溶性的钙盐,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动物类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过量的脂肪酸易与钙离子结合生成“钙皂”,人体也无法吸收。因此在进餐时不宜补充钙制剂,否则会导致人体对钙的吸收率下降,造成浪费。而空腹(停止进餐8~10小时以上)补充钙制剂容易导致胃肠的不适。所以,在两餐之间服用钙制剂,可保证钙被人体更好地吸收。

4、补钙过多会引起血钙过高或发生肾结石吗

很多具有泌尿系统结石的人担心补钙会加重肾脏负担或产生新的结石。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担心。因为人体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钙平衡的能力,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上升时,降钙素会促进钙离子进入骨中贮存起来,使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保持正常水平。当血液中钙离子下降时,甲状旁腺素会动员骨中的钙进入血液以提高血钙水平。同时,血钙水平还受到肾脏、肠道的调节,因此正常人每日摄入2000毫克以下的钙,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也不会引起高钙血症,但是每日摄入的钙量不宜超过2500毫克。

5、胃酸缺乏的人,应如何补钙

患有慢性胃炎、胃酸缺乏的人在服用某些钙制剂后会感到胃部不适。这是因为钙制剂进入人体后,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分离成钙离子。由于食物进入胃中,可以刺激胃分泌大量的胃酸来消化食物,所以胃酸缺乏的人可以在饭后服用钙制剂,以减少胃部不适,也可以选择经柠檬酸、果酸调整过的补钙品,或用一杯酸性果汁饮料送服钙制剂。

6、选择钙制剂有什么原则

1.钙的含量高。主要看钙的绝对量,不单纯看其溶解于水的钙量,因为在基础胃酸状态和进食的低峰值胃的状态,钙量多寡与钙剂的绝对量有关。

2.不良反应少。选择对胃肠道无刺激作用、不易引起便秘的钙制剂。

3.价格适宜。补钙前应先估计一下食源性钙可获得多少,然后再按所缺的钙量选择钙剂,争取用较低的价格获得所需的钙量。有肾功能障碍(高磷酸血症)的病人不宜选择磷酸钙,服用钙剂易便秘者可选择碳酸钙以外的钙剂。

更多健康保健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老友杂志】(微信ID:laoyouzazhishe)

此文刊登于江西《老友》杂志,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老友》杂志

 
关键词: 氢氧化钙是什么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7359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