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生机大会#
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看了这个数字你还敢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么?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或事业成就,和关注孩子的情绪相比,哪个更重要?
12月1日,年仅25岁的失联摄影师鹿道森确认身亡,一个有才华的摄影师、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凋落了。他的遗书看哭了无数网友,他的离去揪痛了很多人的心。
这几年,青少年自杀事件频繁发生。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而且这个数据每年都在发生变化,还处于增长的状态。自杀已成为我国14~ 34岁群体的首位死因。
我们来看这两年发生血淋淋的青少年自杀事件:
南通银河湾一名15岁初二男孩从19楼坠落,不治身亡。
江苏无锡,一名12岁的女孩,在开学第一天跳楼自杀,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武汉14岁初三学生,在学校打扑克被老师请家长,被母亲当众扇耳光后跳楼自杀;
湖南娄底市一名12岁初中生因暑假作业未完成,在居住小区跳楼身亡;
常州11岁小学生因作文被老师批评不正能量,跳楼自杀;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25岁研究生在实验室自缢身亡;
江苏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1岁学生跳楼自杀。
看了这些血淋淋的自杀事件,我们不得不重新去审视和反省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我们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事业成就,而是要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不要只重视他飞得高不高、远不远,而要多关心他飞得累不累,苦不苦。
我们再看一组数字,看看我们青少年的令人堪忧的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高出2009年0.4个百分点,重度抑郁为7.4%。
初中高中阶段最严重,10个高中生就有4个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其中还有1个是重度抑郁!为什么当今社会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如此糟糕呢?
现在孩子情绪脆弱的原因有很多:学习上的压力,家庭的矛盾,父母的忽视,别人的欺凌,和家人朋友的沟通少,生活单调,缺少运动,沉迷于网络,学习或事业上的挫折等等。重视和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重视。尤其是父母,陪伴孩子时间最多的人,更要担负起关注孩子情绪和心理健康的责任。
家长朋友,我们都希望孩子在学业上金榜题名,在事业上成就突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可以理解。但是,健康阳光的心态才是成才的基础。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即使他有优秀的成绩,又能飞得多高多远呢?隐患又有多少呢?
那么,怎样关注孩子的情绪呢?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是整洁干净的,民主和谐的,温馨幸福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把家里打扫得干净整洁,父母之间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和睦融洽。家里没有赌博活动和频繁的聚餐娱乐等活动。
2.多陪伴。
父母正确的陪伴有利于孩子安全感、自信感、幸福感的建立,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从摄影师鹿道森的遗书中,我们可以读到留守儿童、寄人篱下的经历给他留下了心灵上的巨大的创伤和浓重的阴影。孤独抑郁的种子不知不觉中已经生根发芽,这是他后来走上自杀之路的一个因素。
父母生下了孩子,就要担负起长远的责任。不能因为忙于生计就让孩子成了孤独的留守儿童,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就让孩子缺失了父爱母爱,不要为了轻松就把孩子甩给了爷爷奶奶……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要努力做到不缺席、不逃避。
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陪伴孩子爬山晨跑,陪伴孩子度过难关……在孩子羽翼未丰之时,你的陪伴就是他们心灵最美的天空。
3.多沟通,倾听孩子心灵的声音。
孩子放学时,可以问孩子今天过得好不好?今天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和小朋友玩得怎么样?……努力让孩子和你敞开心扉,你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情绪状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继而及时解决问题。
4.尊重孩子,不要做孩子的君主。
不要认为他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就可以随便对他发号施令。许多家长以学习为中心,为孩子安排了满满的补习课程:美术课,钢琴课,书法课,奥数课,跆拳道课,英语课,写作课……孩子不堪重负,却不敢反驳,长久下去,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可能会怯懦胆小,或者叛逆暴躁,结果不但课程没学好,心理健康也越来越糟糕。
很多事情我们需要和孩子商量。比如,孩子回家后不喜欢先写作业,你就不要强迫孩子去做,可以和孩子商量,你是先写作业呢?还是玩半个小时再写作业?一般的孩子都会选择第二种,给了孩子自主权,孩子当然会乐于去学,心理也不会有排斥感。
5.多方面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
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多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比如和班主任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情绪状态;通过孩子的同学或朋友了解他交友情况。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思想状态,有没有打架情况,有没有欺负人,有没有被欺负……
摄影师鹿道森的遗书中这样写到:“语言暴力,被排挤,被欺负,让下跪,被威胁,拦着路不让你走,一群人欺负你……被取各种侮辱性的外号。”如果当初父母能及时地察觉异常,及时地了解情况,及时地解决问题,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
6.父母做孩子良好情绪的榜样。
父母要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家人间要友好相处,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父母情绪的平和、稳定、乐观、健康,会像种子一样,在孩子的心里发芽,生长,开出美丽的情绪之花。
7.在孩子遇到一些挫折或困难时,家长要给他勇气,教他方法,给予关爱。
摄影师鹿道森在人生低谷时,如果父母能多一些关爱,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引导,也许那位优秀的摄影师现在还在用他的摄影机拍摄着人间的美好,我们依然可以欣赏到他独特的摄影艺术……可是没有如果,当他的父母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很苦很累、抑郁崩溃时,那个孩子已经再也回不来了。
“我的状态已经越来越不好,突然崩溃的情绪无法集中精神工作,失眠焦虑已经牢牢控制我,又或者昏睡一整天,这样的日子多久才能结束啊?”
这是外表乐观的鹿道森心里的情绪状态,也是很多孩子的心理状态,可是,我们有些家长却不知道。
8.如果发现孩子情绪不好,一定高度重视。
首先要了解孩子情绪不好的原因,然后给予开导、安慰和调节。如果孩子遇到了重大的挫折或者已经有焦虑情绪,除了家长自己开导,也要求助于心理医生,及时地治疗。除此之外,也要求助于孩子的朋友或同学,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游戏或运动,可以分散孩子精力,缓解压力和焦虑。
记得我儿子读初三那一年,他的一个男同学家里突然出现了变故——他的父亲因为车祸意外身亡,巨大的打击使他情绪低落,打算辍学。我儿子听说他的遭遇后,给他买了两本书,去他家安慰他,鼓励他去上学。那孩子的母亲悄悄对我儿子说,你以后每天抽出点时间陪陪他,开导开导他。我虽然不教他,也让儿子带给他一封信,鼓励他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在大家的关爱和努力下,这个孩子终于重返校园,后来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这个孩子的母亲是一位称职的睿智的母亲。其实当时她自己因为失去丈夫,她的心情会怎样的悲痛难过,可想而知。但是她依然记得关爱孩子,借助同学的力量开导孩子。
对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多一些重视吧,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仔细聆听他们心灵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让他们像茁壮的小树一样健康成长。
关注孩子的情绪比关心他的成绩或成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