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科普排位赛#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青云计划#
名医简介:李振华,男,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从医60余年,从教50余载,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1990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200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评选为全国首届国医大师。
【案例】清热化痰,理气开郁法治疗郁证案
司某,男,22岁。
1985年9月2日初诊
病史:患者12岁误染手淫之恶,成年之后自愧不已,痛不欲生。头晕健忘,胆小易惊,心烦易躁,惊悸不眠,睡则噩梦纷纭,幻听幻党,甚则秽语不休,外出忘归,口苦而黏,胸闷痰多,大便干燥,三日一行。近来诸症加剧,曾服用多种中西药,但收效甚微。诊查:就诊时患者表情淡漠,羞于见人,双目呆滞,不愿言语由其兄代诉病情。望舌暗红,苔黄厚腻而边有齿痕,脉弦滑。
辨证:证属痰热郁结,心神被扰。
治则:治以清热化痰,理气开郁。拟温胆汤加味。
处方:广陈皮,广郁金,生大黄(后下),清半夏,生栀子,莲子心,云茯苓,炒枳壳,瓜萎仁,胆南星,淡竹茹,粉甘草。
二诊:上方药服用5剂,自诉痰量减,大便通畅,夜寐得安,仍感心烦,精力难以集中,幻听幻觉。药后收效,上方继进。治疗中酌加淡竹叶、金礞石、辰砂、生龙牡诸药,共奏化痰清热、和肝胆、除虚烦、镇心安神定志之功。此方药连用1月,患者头晕止,心烦平,头脑清晰,夜寐安,幻听幻觉诸症皆消
【评析】本案引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李振华医案第一集)]
本例因手淫而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心情抑郁不解,气郁生痰化火,痰热内蕴,扰动君火,神不守舍,而致诸症。故治以清化肝胆痰热,理气开郁。药用郁金理气解郁兼能清肝热;二陈、竹茹、胆星除痰郁;栀子、莲心、大黄清心肝之郁火而除烦;金礞石、辰砂、牛龙牡镇心安神。温胆汤见于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用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方中“以二陈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如此温凉配伍得当,痰浊得化,胆气自清,胆气春生则五脏元真通畅,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矣。所以说“此方虽不治胆而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太故也。命名温者,乃温和之意,非谓温凉之温也……不但方中无温胆之品,且更有凉胃之药。”方名为温胆实为清胆和胃,恢复少阳胆气。此方药味平和,弗取峻补而气可复,非用猛攻而邪可退矣。
郁证简介:【作者寄语】又称“郁病”,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满闷或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内经》中有五气之郁的论述,而且认识到情志所伤是致郁的主要原因,《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灵枢・本神》亦有“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的论述。张仲景更是对妇女郁病中的脏躁及梅核气症状的观察十分准确,所创制之方沿用至今。如《金匮要略・如人杂病脉证并治》说:“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做;喜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又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如仍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果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古今医案研读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健康知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需问诊,可点击主页快问中医,按步骤详细描述病情,并拍一张舌面照片。